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探讨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混纺交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利用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混纺股线与锦纶基镀银长丝,制作了8种防辐射织物,测试了各织物的屏蔽效能,分析了镀银纤维含量、洗涤次数对织物防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织物的屏蔽效能均大于43 d B;洗涤对织物防辐射效果影响很小。认为:各织物均可制作优良等级的民用防电磁辐射服。  相似文献   

2.
采用LZT-6200型电磁辐射测试仪对5台品牌手机在不同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针对功率密度值最大的手机辐射情况,对7种防辐射面料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7只电磁屏蔽面料对手机辐射都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而镀银纤维机织物对手机辐射的防护性能比不锈钢纤维机织物好,并能将手机电磁辐射屏蔽在安全范围以内;织物中金属纤维密度会影响电磁屏蔽面料手机辐射的防护性能,金属纤维密度越大,使用其作为手机电磁屏蔽材料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发镀银混纺纱电磁屏蔽织物和系统研究镀银纤维混纺比及镀银纤维比例对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设计并生产了4种混纺比的镀银纤维/棉混纺纱,应用这些混纺纱设计并制织了不同镀银纤维比例的电磁屏蔽织物,织物规格为14.6/(18.2+14.6)524/283 160平纹。在织造过程中总结了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最后利用平面材料电磁波屏蔽效能标准测试方法对织物的屏蔽效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经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镀银纤维的混纺比对织物的屏蔽效能有显著的影响;织物中镀银纤维的比例与织物的屏蔽效能成对数函数关系,且织物的屏蔽效能随镀银纤维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屏蔽织物的种类,并重点介绍了以不锈钢和银纤维作为屏蔽物的防电磁波辐射类纺织品的开发。其中不锈钢屏蔽纺织品包括不锈钢单丝纺织品和不锈钢纤维纺织品,前者不易染色,穿着时有刺痒感而后者存在纤维外漏情况,前者适合梭织物而后者适合纬编织物;银屏蔽纺织品包括镀银纤维纺织品和纳米银纤维纺织品,前者使用广泛,其梭织产品防电磁波辐射作用较好,而其针织产品穿着舒适性更佳,后者在生产时存在纳米微粒团聚等问题,且防电磁波辐射性能不如前者。另外指出,在镀银纺织物染整加工中应避免强碱高温长时间处理而损伤镀银纤维;使用时不宜用蒸汽熨斗熨烫且应室温、通风保存。  相似文献   

5.
在对针织孕妇装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织5种组织结构、12种规格的针织面料,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电磁屏蔽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同一频段下,5种组织中衬纬组织的屏蔽性能最好;织物的放置方式对屏蔽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分别从织物横向、纵向和45°方向测试各组织的屏蔽性能,在此基础上确定线圈长度为11.0 mm的衬纬组织的屏蔽性能最佳,可作为孕妇装面料的首选面料。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银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及透湿透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化学镀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葡萄糖作还原剂对涤纶织物进行镀银,借助扫描电镜、网络分析仪、织物透湿仪、织物透气量仪等,对镀银织物的表面镀层形貌、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以及织物的透湿、透气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增重率的变大,织物的屏蔽效能增加,当增重率达到37%时,电磁屏蔽效能增加不明显,故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面料的镀层厚度;研究还发现镀层厚度对织物的透湿、透气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缝内衣防电磁辐射面料的市场需求,通过织入不同比例的镀银纱线开发具有防电磁辐射效果的针织面料。介绍了面料的编织工艺及参数,设计了分别加入1、2、4、8路镀银纱线进行编织的4种针织面料,测试并分析了面料的电磁屏蔽效果。优选4路镀银纱线编织的面料推入市场,并给出日本检测机构对面料洗涤前后屏蔽效果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4路镀银纱线配置的面料能够有效屏蔽1 000MHz的电磁辐射,屏蔽效能可达20~40 d B。  相似文献   

8.
选择铜镍涂层织物、银纤维交织织物、铜镍金属丝织物、不锈钢交织织物4种电磁屏蔽面料进行研究,利用同轴传输线法测试它们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材料中的金属丝比例越大,织物的电导率越大,电磁屏蔽效果越好。在金属丝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银丝的电磁屏蔽性能优于不锈钢。经洗涤后,银纤维交织织物和不锈钢交织织物的电磁屏蔽效果没有明显变化,而铜镍涂层织物和铜镍金属丝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均有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9.
谢勇  杜磊  邹奉元 《丝绸》2013,(1):37-40,49
为研究各因素对镀银长丝嵌织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设计了30种不同组织、不同嵌织比例、不同纤度、相同经纬密度的镀银长丝纬向嵌织机织物,采用法兰同轴法测试了各试样在30~1 500 M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屏蔽效能。研究表明:在30~800 MHz频率范围内,织物的屏蔽效能随着镀银长丝嵌织比例的增大而增加,且随着嵌织镀银长丝比例的增大,缎纹组织电磁屏蔽效能最好;镀银长丝细度越大,织物的屏蔽效能越好;双层织物中镀银长丝的配置方式对其屏蔽效能有很大的影响,镀银长丝相互垂直形成网格的织物屏蔽效能远远大于镀银长丝平行排列织物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10.
镀银纤维多功能屏蔽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镀银纤维的性能,含镀银纤维织物的设计方法、制作工艺及其用途,其对微波的屏蔽效果可达99.99%,且具有抗静电、调温和抗菌作用,但纤维外镀的银粉易脱落.  相似文献   

11.
以镀银导电纤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组织和不同导电纤维含量对织物防辐射性能的影响。试织了5块包含不等量镀银导电纤维的试样,3种为针织物、2种为机织物;测试了试样的导电性能和屏蔽效能,分析了镀银导电纤维含量和织物结构对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屏蔽效能随着镀银导电纤维比例的增加而增大,针织物试样的屏蔽效能好于机织试样。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镀银纤维含量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以普通涤纶丝和锦纶镀银导电丝为原料试织了5组织物,采用振荡烧瓶法对不同镀银纤维含量的织物进行了定量抗菌性能测试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镀银纤维织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抑菌率随着镀银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且与Boltzmann函数拟合显著相关;镀银纤维含量达到3.6%时,织物对大肠杆...  相似文献   

13.
设计经、纬纱镀银纤维和涤纶纤维的不同排列比例并进行小样试制,对各方案的试样进行抗电磁波性能测试,比较经、纬纱中镀银纤维和涤纶长丝纤排列比及不同镀银纤维含量与抗辐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经、纬纱中镀银纤维排列越密集、银纤维含量越高,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性能越好.比较了镀银纤维网格与抗辐射性能关系,证明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性能与镀银纤维网格的大小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探讨棉镀银纤维混纺织物的抑菌性能及机理。采用不同含银量的镀银纤维与棉纤维纺制不同混纺比的棉镀银纤维混纺纱,并织制出不同含银量的棉镀银纤维混纺织物,测试了不同含银量、不同洗涤次数、与大肠杆菌不同接触时间的混纺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同时测试了不同浸泡时间下混纺织物的银离子释放率。研究结果表明:棉镀银纤维混纺织物中的含银量在2%以上时,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以达到100%;镀银纤维中的银含量、棉镀银纤维混纺比对混纺织物的抑菌效果均有明显的影响;镀银纤维的抑菌效果和镀银纤维表面沉积银层的离子化有关,银离子释放率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针织物嵌织不同比例的镀银长丝,分析镀银长丝含量对织物抗静电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指出,当织物达到抗静电要求时,银纤维含量越低越好。在此基础上,以11.1 tex/144 f DTY涤纶复丝和11.1 tex/34 f的X-static镀银长丝为编链纱,8.3 tex/36 f DTY涤纶复丝为衬纬纱,16.7 tex/288 f DTY涤纶复丝和11.1 tex/34 f的X-static镀银长丝为毛绒纱,在GE288型双针床经编机上开发抗静电珊瑚绒毛毯面料,介绍了其编织、剖绒、预定形、上柔、起毛、梳剪摇粒等工序的工艺及注意事项,最后对成品进行抗静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产品经2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效果依然极佳,具有耐久性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针织物嵌织不同比例的镀银长丝,分析镀银长丝含量对织物抗静电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指出,当织物达到抗静电要求时,银纤维含量越低越好。在此基础上,以11.1 tex/144 f DTY涤纶复丝和11.1 tex/34 f的X-static镀银长丝为编链纱,8.3 tex/36 f DTY涤纶复丝为衬纬纱,16.7 tex/288 f DTY涤纶复丝和11.1 tex/34 f的X-static镀银长丝为毛绒纱,在GE288型双针床经编机上开发抗静电珊瑚绒毛毯面料,介绍了其编织、剖绒、预定形、上柔、起毛、梳剪摇粒等工序的工艺及注意事项,最后对成品进行抗静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产品经2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效果依然极佳,具有耐久性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7.
镀银长丝嵌织方式对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织物中镀银长丝嵌织方式对其屏蔽效能的影响。将镀银长丝缠绕在自制的纱线架上,通过模拟镀银长丝在织物中的不同排列方式,构建了镀银长丝仿真织物模型,进行了镀银长丝不同嵌织间距、不同排列方式以及不同辐射频率下几种镀银长丝织物的仿真模拟试验。采用平面材料电磁波屏蔽效能标准测试方法对仿真模型的屏蔽效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的镀银长丝排列方式、镀银长丝嵌织间距及网络格对角线长度对织物的屏蔽效能都有影响。方差分析可证实:以上三种因素对织物的屏蔽效能均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通过两种加工方式研制成抗电磁辐射精纺面料,一种是镀银长丝与羊毛单纱并捻合股织造成并捻织物,一种是镀银长丝直接用作经纬纱与羊毛交织成交织物。由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结果可知,并捻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在2250-2650MHz波段内优于交织物,最高可达85dB,具有较好的抗电磁辐射效果。另外,经纬密度的变化对织物电磁屏蔽能力也有一定影响,两种织物紧度在78%左右、交织物羊毛与长丝比例为1:2时电磁屏蔽效果较好。其结果对开发高性能抗电磁辐射精纺面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影响超高压静电防护面料性能的因素。开发了一款多功能超高压静电防护面料。从影响织物电阻、屏蔽效率、耐磨性、阻燃性、强度等因素出发,对原料配比选择、组织结构、纱号、经纬密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导电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屏蔽效率提高,电阻下降;平纹织物洗涤后电学性能的保持性最好,尤其是电阻。认为:开发的面料实现了多功能复合的技术突破,可为电力作业人员提供更有效、全面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20.
采用赛络纺与包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用羊毛包覆镀银长丝纺制环锭包芯纱,选择合理的结构参数,开发抗电磁辐射精纺面料。选取纱线的捻系数、线密度及织物紧度三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测试纱线强度和伸长以及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屏蔽效能可达50 dB)。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织物屏蔽效能的主要因素是纱线线密度,即镀银长丝绝对含量。最终确定纱线线密度为23 tex,捻系数为540,织物紧度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