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宜兴紫砂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受到推崇,世界上享有盛誉。古人道:宜兴茗壶"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特别是壶类造型,可谓是"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就工  相似文献   

2.
李元军 《江苏陶瓷》2012,45(2):59-59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李渔《闲情偶记》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文震亨《长物志》云:"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可见明清一些文人士大夫对宜兴紫砂壶泡茶优点的认识是一致的:这就是用宜兴紫砂壶泡茶能尽得茶之色、香、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  相似文献   

3.
宜兴的紫砂茶壶制造业,始于宋而盛于明。明季李渔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积者莫过于阳羡”①阳羡即宜兴,称颂宜兴紫砂是最为理想的注茶器,当今宜兴壶盛名于东南亚,流芳于世界。壶价似金玉,已是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4.
宗志军 《佛山陶瓷》2014,(3):50-50,5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  相似文献   

5.
宜兴紫砂圆壶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  相似文献   

6.
邵毓芳 《江苏陶瓷》2011,(5):33-33,35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为何世人独钟宜兴紫砂壶?周高起又说:"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原来宜兴紫砂壶泡茶之佳,在于能尽得茶之色、香、味。宜兴紫砂壶之所以  相似文献   

7.
明代文人李渔曾说过:"茗注(泡茶之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评茶)必用宜壶."他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为理想的泡茶器皿.的确,宜兴紫砂壶制作精密、比例恰当,嘴攀胥出自然,注茶流畅,不涎水;把手稳当、口盖严密,倒茶时无落帽之忧.故自北宋以来名显历史、誉享中外,已近千年春秋.  相似文献   

8.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就艺术而言,地方色彩愈  相似文献   

9.
刘菊仙 《江苏陶瓷》2012,45(2):32-3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紫砂壶是最佳的泡茶器具,这种茶具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称赞紫砂壶艺"别出心裁,意在神韵"。在林林总  相似文献   

10.
井栏壶     
正"井栏壶"是曼生壶传统款式之一,整壶仿水井石栏圈造型。寓意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说到"井栏壶",就不得不提到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那就是陈曼生。陈曼生,名鸿寿,号曼生,清代嘉庆年间杭州人,"西泠八家"之一,擅书画、精篆刻。他曾任溧阳县令,从政闲暇之余,喜好宜兴紫砂茗壶,并设计茗壶造型,每个式样都自撰题铭,或亲自执刀,或由幕友镌刻,再交由当时宜兴的制壶名家制成,留下了"曼生  相似文献   

11.
范黎明 《佛山陶瓷》2012,(12):51-51
紫砂泥最适于用来塑造茶壶。明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天下最为理想的茶具。  相似文献   

12.
紫砂泥最适于用来塑造茶壶。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天下最为理想的茶具。  相似文献   

13.
范敏 《江苏陶瓷》2012,45(5):40-40
宜兴紫砂圆器造型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紫砂方器造型并存于世,相互映辉,不断演变、调整、发展、蕴育了漫长的紫砂发展史,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姿态万千的茗壶世界。紫砂圆器造型的艺术美,主要反映在圆器壶体造型的完美形式上。紫砂圆器茗壶的艺术美往往用"形、神、气、态"四大要素来衡量,其中"形"的好坏直  相似文献   

14.
许俊 《佛山陶瓷》2013,23(9):70-71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  相似文献   

15.
论素器艺术     
吴奇敏 《江苏陶瓷》2004,37(1):38-39
宜兴紫砂举世闻名,被誉为“东方明珠”、“陶中瑰宝”。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明代李渔说过“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他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理想的茶器。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茗壶,因其造型千姿百态、简练大方、色彩淳朴古雅、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独具匠心,手工工艺精美绝伦,以及独特的泡茶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独树一帜的"国之瑰宝"。论宜兴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性,其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比拟的,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可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17.
"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这是明代李渔《闲情偶寄》中对宜兴紫砂壶的赞美之词。宜兴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主要分为几何形体(俗称光货)、塑器(俗称花货)和筋纹器三大类,常见  相似文献   

18.
“茗壶莫妙于妙,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世间茗具称为首”都是对宜兴紫砂壶的美誉。源于宋,成熟于明清的紫砂陶艺发展到今天,宜兴紫砂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和优异的日用功能闻名于世。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砂壶艺术?  相似文献   

19.
正宜兴紫砂陶是一门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工艺美术陶瓷,历史悠久艺术成极高就,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日,宜兴紫砂陶在艺术上的表现更加完美丰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茗壶是宜兴紫砂的重要载体和经典类型,因其造型千姿百态、色泽淳朴古雅、工艺精美绝伦而独具艺术品位;同时,紫砂茗壶又充分凝合中华茶文化底蕴,包容并汲取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将艺术与人文结合,延续了紫砂艺术的生命,使之备受  相似文献   

20.
“茗壶莫妙于妙,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世间茗具称为首”都是对宜兴紫砂壶的美誉。源于宋,成熟于明清的紫砂陶艺发展到今天,宜兴紫砂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和优异的日用功能闻名于世。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砂壶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