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淡水油藏低对比度油气层成因类型复杂多样.将淡水泥质砂岩储层的低对比度油气层成因类型划分为5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低对比度油气层,采用交会图、测井新技术、常规测井信息的有效合理分析等方法识别油气层,通过合理选取泥质砂岩饱和度模型定量评价低阻油气层.实际应用过程中,综合运用定性识别方法和定量评价技术评价低对比度油气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确定了淡水储层中低对比度油气层识别评价的思路,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可靠的低对比度油气层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2.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损害表皮系数、措施增产率及损害半径作为油气层保护效果评价参数,利用油气层保护效果软件,对D和T油田100个井层的油气层保护效果进行了试井定量评价,79个井层保护效果好或较好,T油田比D油田的油气层保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J油田大量岩芯分析资料,应用油藏流体分布理论和毛管压力计算方法,研究该油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原因认为:地层水矿化度高(多数>20万ppm);微细孔隙发育,束缚水含量高;粘土矿物含量高且分布在碎屑颗粒表面等是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的主要原因.一般常规测井评价时,对这种低电阻率油气层容易误释而丢弃.依据油气藏流体分布原理,应用毛管压力方法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可准确地识别出这种低电阻油气层,并可预测其产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渗流力学基本理论 ,提出以油气层有效渗透率为突破口 ,确立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在油气层测试之前进行产能预测的方法。根据史南油田沙三段大量的试油和岩心资料分析 ,分别建立了油层、油水同层产能评价的实用数学模型。应用所建立的产能预测方法及数学模型 ,对史南油田沙三段高压低渗透油藏的 8口井 12层的产能进行了证实 ,表明了产能预测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同时也说明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评价油气层产能技术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根据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彩南、莫北等 5个油田大量试油结果和测试数据 ,对侏罗系油气藏油气层产能变化规律和压裂改造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数据分析表明 ,油气层产能高低主要受油气层有效渗透率和油气层流体粘度控制 ,油气层压裂改造的效果主要受控于油气层 (压裂前 )有效渗透率。对于有效渗透率大于 10× 10 -3 μm2的油气层 ,采取增产措施 (如压裂、酸化等 )并不能增加油气层产量 ;有效渗透率介于 0 .0 1× 10 -3 ~ 2× 10 -3 μm2的油气层 ,采取增产措施的效果最明显 ,产能提高约 10倍 ,在此范围内油气层有效渗透率愈低、增产效率愈高 ;有效渗透率介于 2× 10 -3 ~ 10× 10 -3 μm2 的油气层 ,采取增产措施具有一定的效果 ,产能提高 3~ 5倍。上述分析与认识 ,可以为油气层产能预测及低孔低渗油气层压裂改造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史南油田油气层产能预测方法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渗流力学基本理论,提出以油气层有效渗透率为突破口,确立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在油气层测试之前进行产能预测的方法。根据史南油田沙三段大量的试油和岩心资料分析,分别建立了油层、油水同层产能评价的实用数学模型。应用所建立的产能预测方法及数学模型,对史南油田沙三段高压低渗透油藏的8口井12层的产能进行了证实,表明了产能预测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说明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评价油气层产能技术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低电阻率油气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吐哈盆地不仅油气藏类型丰富,而且油气层电阻率显示特征也纷繁复杂,既有高电阻率水层,也有低电阻率油气层,同时也有正常的高电阻率油气层。其中,低电阻率油气层因其电性特征与水层及其围岩差别甚小,最难识别,往往容易忽视而被漏失掉。通过近几年对台北凹陷西部老井复查解释,不仅发现了一批低电阻率油气层,而且对此类油气层的识别也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系统总结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其测井评价方法,对今后这种类型油气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试油过程,能否保护好油气层直接关系到能否对油气层做出正确的储量评价。在试油过程中保护好油气层,对提高油气采收率有着非常直观的效果,对油田增储上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常在勘探开发油气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油气层损害,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枪毙"油气层等,钻井液是第一个与油气层相接触的外来流体,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往往较大。为减轻或避免钻井液导致的油气层损害、提高单井产量,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研究工作,先后建立了"屏蔽暂堵、精细暂堵、物理化学膜暂堵"三代暂堵型保护油气层钻井液技术,使保护油气层效果逐步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与石油工程师们追求的"超低"损害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随着非常规、复杂、超深层、超深水等类型油气层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前的保护技术难以满足要求。为此,将仿生学引入保护油气层钻井液理论中,发展了适合不同油气层渗透率大小的"超双疏、生物膜、协同增效"仿生技术,并在各大油田得到推广应用,达到了"超低"损害目标,标志着第四代暂堵型保护油气层钻井液技术的建立。对上述4代暂堵型保护油气层技术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案、室内评价、现场应用效果与优缺点等进行了论述,并通过梳理阐明了将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对现场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神经网络油气模式识别技术是综合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油气预测的技术之一 ,它首先通过计算获得多种地震属性 ,综合分析找出对储层油气比较敏感的地震属性组合 ;然后收集油气井与非油气井的井旁道地震属性 ,组成学习样本并进行神经网络学习 ;最后利用学习结果对储层进行油气预测。该技术在东海某工区的应用结果表明 ,振幅统计类和复数道统计类地震属性是对该地区储层油气最敏感的地震属性组合。神经网络油气模式识别技术可以作为东海地区储层油气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宝浪地区凝析气藏开发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凝析气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由于特殊的流体相态特征决定了其开发难度要比一般油气藏复杂得多,开发中不仅要考虑天然气的采出程度,而且还要兼顾凝析油的采出程度。通过对新疆宝浪地区一个带小油环凝析气藏的开发方案实例,总结了凝析气藏开发方案研究过程中应考虑和首先解决的问题,认为这类凝析气藏开发应以效益为中心,重点对气藏生产能力及开发方式进行论证,采取整体部署分步实施方针。  相似文献   

13.
周红涛  柳建华 《石油物探》2011,50(5):526-530,7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评价时存在多解性,因此,利用核磁共振和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MDT)测井技术实现储层的快速准确评价。从低阻油气层识别、低孔渗储层评价和新领域新层位疑难层的探索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核磁共振和MDT测井技术在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核磁共振和MDT测井技术在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4.
文南油田文88块天然气驱技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文南油田高温高压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难度大,水驱动用状况差、单井产能低等特点,选择了文南油田文88块沙三中油藏开展注气混相驱提高采收率研究,从文南油田文88断块的地质条件出发,根据油藏地质特征、采出程度以及驱替类型,将文88块2口井氮气试注作为先导性试验,以注氮气试验所得到的实践数据为依据,对文南油田文88块深层低渗油藏注天然气驱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南油田有广泛的天然气资源基础,可以为天然气驱提供较为充足的气源;天然气驱是文南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攻方向,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和潜力;对文88块深层低渗透油藏开展注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红外光谱录井技术在长庆油田三低油气藏中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庆油田是典型的具有“低渗、低压、低丰度”特点的“三低”油气藏。近年来,随着勘探领域不断深入,勘探难度越来越大,部分探区油气成藏复杂,油水关系识别难度大。为了有效勘探开发致密油气藏,加速在新区、新领域寻找新发现、获得突破,针对性地开展了录井检测技术的创新研究,长庆油田2007年首次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引入勘探领域,于2011年在长庆油田全面推广应用。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录井中的评价方法研究、与传统色谱技术性能对比等,通过170余口备类油气探井的现在试用验证,该技术分析速度快,更有利于薄差油气层的识别,且参数丰富,仪器性能稳定可靠,显示了其技术优势,录井综合解释符合率由61.5%提高到81.8%。结合实例阐述红外光谱的气体录井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效果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凝析气藏为近年来胜利油田油气勘探发现的新类型,表现为既不同于油藏又不同于气藏的一种特殊类型.济阳坳陷凝析气藏主要分布于盐湖相深层和古生界地层,凝析气藏埋藏深,具有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高、单井产能高的特点.高成熟演化是凝析气成藏的内在因素,高温高压是形成凝析气藏的外在因素,优质储层是凝析气藏富集高产的重要条件,优质盖层是维...  相似文献   

17.
低渗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井网模式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平井开发油藏已成为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许多油田开始得到普遍应用,根据水平井对油藏的适应条件,大庆、长庆等低渗、特低渗油田将水平井作为提高油井产能和油田产量的主要方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矢量化井网概念研究了具有原生裂缝的特低渗油藏应用水平井开发的井网优化模式,以长庆油田元48井区长4+5油藏为原型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井距、井网形式的模拟分析,水驱方向优选等,最后得到合理水平井开发井网形式。研究结果对同类油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轮南低幅度披覆构造低电阻率油层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轮南油田通过测井和试油相继在古近系、白垩系和侏罗系发现了低电阻率油层.对塔里木盆地22个油气田57个油气层的统计表明,低电阻率油层对储集层的物性条件及原油密度有一定的选择性,物性较差的储集层易表现为低油层电阻率,流体密度中等的凝析气藏或轻质油油藏易于形成低电阻率油层.高不动水饱和度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轮南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的分析,指出:具有主力油藏(或古油藏)背景的低幅度披覆构造具备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有利条件;储集空间与油气类型的配伍关系可能是导致部分油层呈现低电阻率特征的关键.图7表1参7  相似文献   

19.
塔北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和技术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塔北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一是采用地震层拉平技术恢复古地貌,利用地震振幅属性参数恢复古水系,以此为基础,分析岩溶性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二是利用相干体、振幅、波阻抗反演、约束测井反演等地震属性参数进行储层有效性分析;三是运用模式识别预测含油性。为避免单一参数的局限性,可采用直方图、二维交会图、三维交会图等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参数进行储层和含油气性预测。实际应用证实效果良好,根据古地貌分析预测的碳酸盐岩储层有利分布区与实际相符;古水系的研究为地下河、溶洞的展布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波阻抗反演、振幅、相干参数预测的储层吻合率达80%,模式识别预测含油气性经钻井证实是正确的;直方图预测区域钻井符合率达 70%以上,二维、三维交会图为分析有利储层的分布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是油气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反差较小的油气储层。对已知低阻油藏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以及含油气性和成岩作用对低阻储层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了SN油田的低阻储层的成因和机理与识别方法,建立了解释图版和识别标准。利用研究成果对该区域类似油藏进行老井复查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