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淠史杭灌区承担着农业灌溉、城镇供水等任务,同时也是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灌区水生态文明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基础上,就如何加强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是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在分析哈尔滨市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遵循"以松花江为纲、以水定城、以水兴城、城水相依"的理念,提出哈尔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从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及节约用水、防洪排涝、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文化传承与水景观提升六个方面,全面启动哈尔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成"大江安澜,湖库明净,内河水秀,滩岛生态"的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平原地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莒南县坚持"水安全、水经济、水文化、水生态、水景观"五位一体的工作方针,把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建设、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着力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依的宜居家园,城乡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北京建设生态城市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北方极度缺水的国际超大型城市,水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要素之一.北京水生态服务是指水及水生态系统为北京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的环境条件及效用.全面认识并量化评价北京水生态系统价值,是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和前提,其水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管理对于建设生态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水生态服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基于北京水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和分析,研究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加强系统管理、价值管理和经济管理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宁夏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顶层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为例,梳理了其顶层设计中的建设主旨与特征、基本原则、标准与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的建设内容,包括工程建设、水生态及水文化建设、灌区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与管理服务建设等方面,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建设现代化灌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导,以水生态系统的文明化发展为核心,遵循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指标筛选步骤,初步构建了符合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规律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和水管理6个子系统,共13个要素层22项指标,并给出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以期为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实现"低碳、绿色生态、节能节水"的功能定位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为山区型小流域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与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生态补偿制度是推进水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以水定发展、以水调结构"的水生态补偿机制能增强人们对水生态重要性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人们进行水城建设。从水城建设的原则出发,探讨了水城建设中的水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破坏谁补偿,补偿过程中要识别水生态系统关键因子,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持系统平衡和完整,促进水城建设中的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8.
针对宝鸡峡灌区现状,分析灌区水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生态水补偿机制、社会公益性职能补偿机制、经营性用水机会成本补偿机制、农业灌溉用水补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灌区水生态、水文化建设的投入,对具有重大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等对策,确保灌区职能充分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9.
灌区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梳理了灌区水生态环境污染物来源及类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和风险评价方法,从地表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地下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土壤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灌区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应加强灌区水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及相关管理制度研究、加大灌区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机理研究、加强灌区水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技术研究以及加强生态灌区建设与评估。  相似文献   

10.
山西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丽 《中国水利》2013,(12):4-7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煤长水短,十年九旱,地下水严重超采,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系统分析了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资源变化的状况,指出了山西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措施和主要手段,表明经过不懈努力能够再现"美丽山西"。这些措施和手段为:大力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水生态文明,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等。  相似文献   

11.
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框架性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城市水生态系统也是支撑其他城市子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部门介入,持续推动"的混合型推动模式,切实推动"城市水基础建设、城市水功能开发、城市水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水生态横向业务板块,构建"供水系统、用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三位一体的水生态纵向流程板块,形成"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水文化浓郁、水功能丰富,水管理有效、水服务优质"的城市水生态文明体系,把城市水资源建设开发成为城市的水资产,未来成为当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水遗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芜湖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工业产业不断集聚,水生态系统保护面临更大压力,保护水生态系统、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十分迫切。本文在调查芜湖市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出建设目标与任务,以探索中东部沿江工业城市经济社会与水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芜湖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东省莒南县坚持"水安全、水经济、水文化、水生态、水景观"五位一体的工作方针,把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建设、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整体推进"水、滩、岸、路、堤、景",着力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依的宜居家园。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东莞市水生态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建设生态城市,改善水环境,治水、治污、治河和城市景观相结合等方面入手,探讨修复水生态系统、构建人水和谐生态城市的主要战略方向,尝试提出了支撑水生态系统建设的三大战略任务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水生态文明引入灌区建设中,探索性地将灌区视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与人"四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在节水型生态灌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灌区工程、灌水技术、生态系统、管理及文化的构建路径,提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指出灌区建设中存在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未从机理角度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措施、节水灌溉服务体系不健全、未能实现科学生产等主要问题,展望了灌区建设需要研究的课题以及智慧型灌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立足于城市生态水系,结合自身特点提出有代表性的水利风景区规划。依据廊坊市水系发展历程和水文化历史遗存的分布特点,提出3个水利风景区规划。做好水利风景区规划,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建设,提高水利风景区景观水平,高起点、高质量地开展生态水利、环境水利建设,抓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发展水利旅游,使之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成都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探索"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型发展,在水资源支撑、水安全保障、水净化提升、水生态修复、水管理创新和水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实践,总结了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建设生态水利的困难和堵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红 《中国水利》2013,(19):43-45
广州市河流水系丰富,水在支撑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构筑广州生态水城战略意义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水城建设的总体思路、格局和目标,并从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防洪潮减灾体系、水生态系统健康调控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水城保障体系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市场动态     
<正>山东招远2014年拟投资6.8亿元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山东省招远市2014年计划投资6.8亿元构筑水利大框架,促进生态新发展。一是立足省级水资源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建设,进一步保护水资源,构建高效运转的水管理体系。二是立足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水生态,构建环境优良的水生态体系。保护水生态,投资1050万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977km2,治理率达到98%以上。改善水生态,投资1.56亿元,建设各类水利工程530项,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08万亩(3386.67hm2),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4.4万亩(2933.33hm2)。提升水环境,投资1500万元,完成13000m的城区管网改造,使规模以上工业万元  相似文献   

20.
水生态文明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乳城镇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乳城镇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确定乳城镇水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为"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健康、水管理规范、水景观和谐,水文化弘扬"。通过构建"六体一位"的水生态文明体系,实现"河库安澜、优美宜人、碧水畅流,集约高效、水润民生、人水和谐"的总体目标,在全镇范围内构筑"一河三灌五支六基地七公园"的水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