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几种回收硼酸母液的方法,并提出以硫酸镁作为回收重点的新工艺,在将其转化为轻质氧化镁的同时,副产含硼酸的硫酸钾和氯化铵。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锌收率在90%以上,副产品硫酸钾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提高硼酸收率、解决母液回收利用问题的方法,并对硫酸法生产硼酸母液回收利用进行了介绍,该工艺采用母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浮选分离的方法,达到精制硫酸镁、回收硼酸的目的,避免了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成品硼酸的质量不受影响,副产品七水硫酸镁的质量达到部标各项指标要求,没有环境污染,且已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氯化钠生产的海水盐卤大约2.6%硫酸钾和4.3%硫酸镁,由于其他盐的存在,使得回收困难。本文研究了硫酸钾和硫酸镁以硫酸钾镁复盐(PMS)形态回收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原理是基于这些盐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特性。找到了回收的盐达到氧化钾23%和氧化镁13%时,有机溶剂适当的克分子比例、盐卤的浓度、析盐时间和温度,回收的盐非常符合直接作肥料的要求。叙述了实验室和1吨/日试验装置的化学过程和加工过程机械的现实性。在最佳的操作条件下,硫酸钾的回收率大约是98%,而甲醇的损失仅为0.21%。  相似文献   

4.
《无机盐工业》2005,37(3):54-54
西藏硼镁矿制取硼酸联产碳酸镁是利用硫酸分解硼镁矿制取硼酸,母液达到共饱点后,或者排放,或者回收硫酸镁,硼的收率在75%左右。该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不仅生产硼酸,而且联产碳酸镁,硼镁矿中硼和镁资源都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降低了生产成本;(2)硼镁矿利用率提高,充分利用了宝贵的硼矿资源,硼收率90%左右,分解剂循环使用,仅有少量补充,原材料消耗低,加工成本大幅降低;(3)联产的碳酸镁质量达到国标优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5.
硼酸与硫酸镁分离的理论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硫酸分解西藏硼镁矿,一步法生产硼酸副产硫酸镁工艺过程中的硼酸—硫酸镁的分离问题,从相图分析出发,结合有关物料的物性特征,确定了淘洗法分离工艺。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经工业运行检验,简化后的淘洗法分离工艺,使工业级硫酸镁中三氧化二硼含量降低到1%左右,而分离出的粗硼酸返回酸解工序或结晶工序,最终制得合格硼酸,可大大提高硫酸一步法制硼酸时硼的收率。  相似文献   

6.
叶静 《化学工业》2002,20(3):14-15
分析了硼酸浓度和硫酸镁对硼收率的影响,提出了调整酸化浓度,控制硼酸含量是提高硼收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硼酸浓度和硫酸镁对硼收率的影响,提出了调整酸化浓度,控制硼酸含量是提高硼收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综合利用磷石膏废渣制硫酸钾的新方法。所用原料包括农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钾, 副产氯化钾铵复合肥和碳酸钙。流程中包括硫酸铵溶液的制备、复分解制硫酸钾铵、硫酸钾产品的制备和氯化钾铵的回收四个部分。在优惠工艺条件下, 产品硫酸钾符合标准一级品要求, 其中, K2 O> 45 % , Cl< 1 .5 % ; K2 O 转化率> 76 % , 全流程 K2 O 总收率> 97 % , N 总收率>93 % , 磷石膏中硫酸根转化率> 93 % 。  相似文献   

9.
甲醇溶液硫铵法制取硫酸钾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甲醇溶液硫铵法制取硫酸钾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和配料比对氧化钾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氧化钾收率达到90%以上。工艺过程简单、清洁,操作条件温和,甲醇易于回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回收富含硫铵化工废水制备硫酸钾肥的方法.对反应介质及温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以氯化钾为原料,以甲醇为助剂的工艺流程。硫铵转化完全,K2O收率在95%以上,无“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11.
针对苦卤化工企业副产氯化钾所得的粗一水硫酸镁产品,研究将其转化为工业级七水硫酸镁.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介绍转化新工艺的流程,工艺控制要点,连续流扩大试验的结果.产品七水硫酸镁w(MgSO4)为47.86%,达到合格工业级产品.  相似文献   

12.
周桓  张梦丽  郝晴  吴思  李杰  徐存兵 《化工学报》1951,73(9):3841-3850
硫酸镁的存在影响光卤石矿加工的钾盐收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对一里坪盐湖硫酸镁型光卤石进行等温不完全分解实验,研究了钾盐分解转化机制和动态特征,并建立了钾盐转化过程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1)硫酸镁型光卤石在加水过程迅速分解,而经过3~4 h诱导期,氯化钾与硫酸镁会逐渐转化为钾盐镁矾,经过50 h系统达到平衡,总钾量的近55%转化为钾盐镁矾,约20%溶于分解液,仅25%以固相氯化钾存在;(2)转化过程中,如有硫酸镁水合物存在,会出现“固、液相点不动的介稳态”假象,而实际上是氯化钾和硫酸镁水合物转化为钾盐镁矾的动态过程,当固相硫酸镁水合物缺失,液相点会向氯化钠、氯化钾、钾盐镁矾、光卤石的四盐共饱点移动;(3)钾盐镁矾生成的动力学方程的反应推动力(离子活度积与共饱点活度积之差)级数为1.5,产物存量的影响指数为2/3,反应速率常数为3.907×10-4 mol1/3·min-1,动力学方程与全组分物料方程构成了动态模型,可量化表达转化过程中任意时刻固液混合体系的状态。这一研究结果对改善盐湖钾资源利用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桓  张梦丽  郝晴  吴思  李杰  徐存兵 《化工学报》2022,73(9):3841-3850
硫酸镁的存在影响光卤石矿加工的钾盐收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对一里坪盐湖硫酸镁型光卤石进行等温不完全分解实验,研究了钾盐分解转化机制和动态特征,并建立了钾盐转化过程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1)硫酸镁型光卤石在加水过程迅速分解,而经过3~4 h诱导期,氯化钾与硫酸镁会逐渐转化为钾盐镁矾,经过50 h系统达到平衡,总钾量的近55%转化为钾盐镁矾,约20%溶于分解液,仅25%以固相氯化钾存在;(2)转化过程中,如有硫酸镁水合物存在,会出现“固、液相点不动的介稳态”假象,而实际上是氯化钾和硫酸镁水合物转化为钾盐镁矾的动态过程,当固相硫酸镁水合物缺失,液相点会向氯化钠、氯化钾、钾盐镁矾、光卤石的四盐共饱点移动;(3)钾盐镁矾生成的动力学方程的反应推动力(离子活度积与共饱点活度积之差)级数为1.5,产物存量的影响指数为2/3,反应速率常数为3.907×10-4 mol1/3·min-1,动力学方程与全组分物料方程构成了动态模型,可量化表达转化过程中任意时刻固液混合体系的状态。这一研究结果对改善盐湖钾资源利用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白云岩矿综合利用方法存在的工艺流程长、设备投资大、资源利用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不足,研究采用硫酸酸浸法处理白云岩矿制备镁化合物并对酸浸过程中产生的钙化合物进行处理。该方法在制得碳酸钙的同时,制备出了应用较为广泛、附加值较高的硫酸钾及氯化钾铵农用肥料。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碳铵中氮的转化率为93.82%,钾转化率在80%以上,钾的总收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硫酸盐型硫肥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介绍了近期发表的有关硫肥方面的重要文献,对有关硫酸盐型硫肥诸如硫酸铵、硫酸镁、硫酸钾镁、硫酸钾和硫酸铵镁及其应用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谈霞  杨生鸿 《广州化工》2014,(18):103-104,126
利用西台吉乃尔盐湖盐田老卤池中低钾高硫光卤石混盐矿为原料,及硫酸钾镁肥生产车间排出的母液及盐田水氯镁石,通过兑卤工艺-先正浮选提取氯化钾-后反浮选提取低钠光卤石混盐的工艺流程,并对光卤石混盐矿粒度、母液量、分解时间、正反浮选药剂相互影响关系等主要因素进行条件实验,验证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并获得最佳实验条件;同时通过先反浮选提取硫酸钾镁肥-后正浮选提取氯化钾的工艺流程,验证其可行性并取得试验钾回收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粗镁生产精制一水硫酸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MgSO_4-H_2O体系相图,提出了运城盐湖冬季大田结晶的粗硫酸镁生产精制—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后指出该产品具有纯度高、呈中性、不含重金属杂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硫酸镁热解制氧化镁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还原介质在不同情性保护气体下由无水奠酸镁高温煅烧制取氧化镁的工艺条件及过程,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及还原介质,无水硫酸镁转化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9.
由七水硫酸镁生产碳酸镁和氧化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品 《辽宁化工》2000,29(1):18-19
叙述了以七水硫酸镁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方法,并通过小试对合成碳酸镁的实验温度、时间及反应浓度进行了讨论,找出了正确的工艺条件,并生产出了符合标准的轻质碳酸镁和氧化镁。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硫酸钠和硫酸镁溶液对铝酸三钙(C3A)单矿浆体损伤的影响,使用外观、膨胀率、质量变化研究了浆体宏观性能的劣化,并进一步采用半定量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浆体的侵蚀产物含量和微结构,最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原位研究了C3A-CaSO4体系下钙矾石的形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的硫酸根能够扩散进入水泥基材料与含铝相的水化产物发生反应形成钙矾石,针棒状钙矾石在有限的空间中不断形成,会导致试件膨胀并引起质量的增加。在硫酸钠溶液中浸泡120 h后浆体中钙矾石质量分数上升到20.12%,而硫酸镁溶液中浆体的钙矾石质量分数仅为6.87%。与硫酸钠溶液不同,镁离子的存在会与孔溶液中的氢氧根发生反应形成氢氧化镁附着在表层,抑制了外部硫酸根的侵入,同时该环境下氢氧根的消耗引起的较低pH有利于石膏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