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散状物料转运站部件受冲击力大、磨损严重等问题,运用EDEM软件对转运站内物料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转载溜槽出口处的物料速度,同时对转运站输送带上的物料质量进行监测.通过对不同转载角度、不同结构形式的转载溜槽时物料的运行状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转载角度不同时,需要选用相应结构形式的转载溜槽才能保证物料转运的平稳性,减小物料对转运站部件的冲击和磨损,为转运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装车站溜槽的物料分布均匀性,降低粉尘质量浓度,提出基于CFD-DEM耦合的装车站溜槽设计参数优化方法。分析装车站溜槽的工作流程,采用CFD-DEM耦合的方法建立装车站溜槽有限元模型;建立卸料方程、物料与溜槽、挡板的撞击方程、滑行方程和运动方程,同时结合有限元模型展开颗粒运动分析和压力流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装车站溜槽物料对应的动堆积角参数、流线控制参数、物料入射角参数、挡板与物料之间的摩擦角参数,实现优化物料流、物料速度、溜槽横截面积和物料重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设计溜槽的物料分布均匀性高,并且粉尘质量浓度降低至912 mg/m3。  相似文献   

3.
从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工作模式三方面着手,分析了一种散装物料移动除尘漏斗的装车装置的研究设计。该设计原理可以使溜槽在作业和非作业情况之间切换,同步溜槽到指定位置,不需要人工的重复定位及重复装填,可避免因为物料的二次装填而导致的机械安全事故,减少装填工序,解决重复装填、物料遗散等装填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人员的安全性,提高设备的自动化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带式输送机转载溜槽设计问题,回顾了带式输送机转载溜槽设计计算方法的发展,对连续模型方法、DEM、模型实验等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给出了模型实验方法的模型设计的带速、滚筒直径、物料块度、密度的选择方法。分析了卸料轨迹的关键问题,对比了不同轨迹预测方法,给出了连续模型方法导流板、物料下落、进入底部曲线溜槽中物料运动的详细过程,导出了物料在导料槽中的速度表达式,对转载溜槽设计的基本步骤可能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为转载溜槽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皮带转运溜槽系统在设计上一般只考虑物料的通过性问题,没有考虑到物料流动和空气流动的影响,使得大部分物料转运点普遍存在扬尘、磨损、撒料、堵料等问题,尤其是在焦化行业中,普通溜槽导致焦炭破碎率的问题得不到改善,一般是通过降低转运落差、设计料打料装置,但效果不明显、改造难度大。针对此问题,可控流皮带转运系统可以缓冲料流产生的冲击以控制焦炭流动速度并减少粉尘的产生,降低焦炭破碎率。针对各种不同环境,设计S型落料曲面,利用焦炭运输产生的惯性,使用曲面改变焦炭运行轨迹,将高空坠落改为有序滑落,从而有效降低焦炭的破碎率。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选煤厂溜槽出现堵塞现象,基于溜槽堵塞原因,研究了排堵方法,设计了一种智能防堵溜槽,介绍了该种新型智能防堵溜槽的结构组成、防堵原理、执行机构以及上位机人机界面.该智能防堵溜槽系统可实现溜槽的智能防堵,更好地保障物料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输.  相似文献   

7.
针对选煤厂末原煤在末原煤脱泥筛入料水冲溜槽中物料分配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调整溜槽的设计结构和冲水位置,达到布料均匀的效果。工程实际运用表明,水冲溜槽优化设计改造后,物料通过水冲溜槽后进入筛面布料更加均匀,提高了末原煤脱泥筛的脱泥效果,降低了生产介质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已有很多现代化的矿山、码头、大型钢铁企业原料场,他们都使用由多台胶带输送机组成的输送系统,其中一台输送机与另一台输送机之间的物料转载处,一般设有转载溜槽。各驱动装置采用电气联锁,集中控制。为防止转载处堵塞,操作规定:只能按逆物料流的方向顺序起动,顺物料流的方向顺序停车。  相似文献   

9.
在散体物料转载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磨损、堵塞、粉尘污染等不利于生产的现象。应用离散元软件对散体颗粒物料转载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进而对结构进行优化,弥补了单纯对几何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不足。运用三维软件建立了转载设备的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到离散元软件中进行仿真运算。仿真得出了集料板角度与料流速度和溜槽受力的关系;溜槽半径与溜槽受力、受料输送带受力、物料分布情况的关系;溜槽半径与物料流动性的关系,为转载站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推导了溜槽运动微分方程的組成,并根据方程的解,确定了物料沿螺旋溜槽向上运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针对EDEM自动划分网格较稀疏问题,采用Hypermesh划分仿真模型网格,利用Herz-Mindlin接触理论的Archard磨损模型对转载溜槽磨损问题进行仿真,在网格单元上提取出漏斗和溜管衬板的接触能量和磨损量,分析了磨损量与接触能量的关系。假设转载溜槽衬板磨损深度为物料与溜槽衬板的使用时间为线性函数,根据现场衬板磨损量的测量值,将衬板的磨损系数关系的看作隐式的单变量方程,应用EDEM软件的仿真结果求解出磨损系数的标定值。分析了漏斗和溜管的磨损机理。该方法可用于转载溜槽的磨损预测。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炉布料溜槽的磨损失效,对溜槽进行了抗磨损结构设计和优化。在分析炉料运动和溜槽磨损的基础上,确定采用料磨料式和光面式衬板相结合的溜槽结构,并采用离散单元法分析了不同厚度料垫的炉料缓冲效果,根据高炉装料制度对溜槽耐磨衬板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溜槽磨损属于磨料磨损,在炉料冲击区域设置不小于60mm厚的料垫,能够有效分散炉料对溜槽的冲击,减少磨料磨损,优化后的料磨料式衬板在溜槽底部多储存了32.13%的炉料,溜槽总过料量增加了15.5%。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助力空气输送斜槽的新输送方式,用于解决空气输送科槽在安装和粉体输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斜槽安装时容易受到空间限制,粉体单纯靠重力作用流动;粉体输送效率不够高,且对斜槽角度的依赖性较大,输送过程中容易积料堵塞等。  相似文献   

14.
高温输送斜槽是利用空气使物料在流态化状态沿着斜槽向下流动的输送设备。文中对其结构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槽体结构和斜度、燃料燃烧装置、窥视孔、入料装置以及入料溜板。该结构的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并且操作简单,易于调节物料的流量以及温度。  相似文献   

15.
中部槽是刮板输送机的关键部件,其磨损失效是造成刮板输送机故障多发、寿命缩短及其他配套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叙述了中部槽在刮板输送机中的地位,分析了其磨损失效机理,介绍了新型耐磨材料以及表面强化技术在中部槽上应用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中部槽磨损改性方面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于Consteel振动输送机,四轴惯性激振器产生水平激振力,槽体在拉杆作用下可看做一个倒立摆。当激振力为水平激振力且拉杆较长时,槽体在垂直方向的运动很小,可以看做只有水平运动。当不考虑物料与槽体的滑动,把物料看做附加质量时,得到槽体和基座的两自由度模型。当把基座看做固定不动时,得到槽体和物料的两自由度模型。同时考虑基座、槽体和物料得到一个三自由度模型,以便综合分析输送机的水平运动。  相似文献   

17.
对鉴伪投币机的币道进行了建模,并研究硬币从投币口落下后使其速度损耗最严重的投币情况和进行币道曲线优化。文中用B样条对币道曲线上的型值点进行插值,以型值点坐标为参数建立了硬币通过币道时的能量损耗的函数表达式。采用遗传算法调整型值点,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币道曲线使能量损耗大幅减小,缩短了硬币通过币道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汽车的电动升降器进行了受力和形变分析.分别对玻璃升降器从下止档开始上升状态和上升到上止档堵转状态进行了研究,对其原始数据进行了数学分析.应用Nastran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其整体装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其主、从动臂进行了形变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主动臂在靠近长滑槽侧的折弯处形变量最大,在涡卷弹簧固定销处附近形变量最小;涡卷弹簧固定铆钉处附近有最大应力,在与从动臂连接处附近有最小应力.靠近长滑槽侧的从动臂在其折弯处形变量最大,靠近短滑槽侧的从动臂在与滑块连接处附近形变量最小:靠近长滑槽侧的从动臂在其折弯处有最大应力,靠近短滑槽侧的从动臂在与滑块连接处附近有最小应力.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溜槽机构被应用安装到装船机悬臂上,取代了传统的伸缩溜筒装置。该导料机构呈Z字形结构,Z字形溜槽能够收缩以适应不同仓位时的装船工况。装备Z字形溜槽装置的面包铁装船机装船效率高、效果好,面包铁不会发生破碎。  相似文献   

20.
An automatic mackerel grader is a machine that automatically sorts mackerel according to size. The chute spreads the mackerel to allow the latter to enter each roller evenly. Sorting is simulated to confirm that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of the automatic grader correctly sorts the mackerel. This process is completed 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the chute to confirm the effect on performance. A new shape of the chute and the application are proposed and evaluated by a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chute shapes. RecurDyn, a multi-body dynamics program, is used for the sorting simulation. The contact parameters are defined by Hertzian contact theory using the material information of mackerel and C/S steel. A rigid-body mackerel model is used to express the behavior of mackerel. Sorting is simulated for each shape. The sorting accuracy and error of the new shape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wo existing shapes. The new shape shows a 0.29 mm sorting error and better sorting accuracy than the existing sha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