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2.
3.
聚氯乙烯(PVC)管材问世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至今,其产销量一直处于各种塑料管的首位。PVC管材的优异性能及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它在建筑、农田、矿山、污水排放等众多的领域内广泛地应用。特别是自八十年代以来,PVC管材的加工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各种PVC管材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一、PVC管材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5.
采用国产卫生级聚氯乙烯(PVC)树脂,对稳定体系进行流变性能试验,并选择较佳的混合、挤出和注射成型参数,在引进设备上制得无毒、质轻、连接简便和密水性强的硬质聚氯乙烯(R—PVC)饮水管材、管件。本文介绍该产品的原辅料选择、设备特点以及生产配方和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6.
宋强 《塑料科技》1989,(1):37-38
<正> 硬PVC管材做为一种建筑用塑料制品在塑料产品中占很大比例,为了评价它的质量采用了很多方法,在国外衡量其加工塑化方面的性能采用的方法之一是丙酮浸渍试验。鉴于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测试方法,我们受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委托,经过大量试验后,制定出硬PVC管材的耐丙酮浸渍试验的国家标准草案,现将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潘红军  崔琪 《中国塑料》1996,10(4):40-44
本文介绍了聚酯热收缩管材的性能、作用,并较详细地介绍了制造这种管材的缠绕复合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采暖系统中日益广泛使用的新型塑料管材,试探讨适合不同热力工况的塑料管材使用寿命的计算方法,也是工程设计中选用管材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推导出了计算逐时温度的计算式。指出了ISO标准建议采用的管系列并不完全适合我国不同地区采暖系统的原因及有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聚氯乙烯管材配方,其次分析了管材生产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以质量监测为切入点,围绕监测温度和方法展开了探究,为聚氯乙烯管材在我国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广西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广西农村的改水工作,进行了无毒PVC上水管的研制。详细介绍了管材、管件的生产工艺及配方,产品性能,产品经批量试用,普遍受到用户的欢迎。对促进广西化学建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塑料》2005,(3):30-30,32
在过去的40年里,PE和PP管材已经在输气、输水、排污、燃料和采暖等应用领域赢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本文从美国管材市场的一个侧面,预测了HDPE管材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简要介绍了聚丙烯及聚丙烯管材的特点,并对国内及国外的冷热水用聚丙烯管材及专用树脂的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15.
刘伯元 《塑料加工》2006,41(1):4-15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排水,给水、燃气、光纤通讯、埋地电力管等五大领域的需求。造成中国塑料管材历史性大发展的机遇。中国塑料管材加工业的进步,尤其是科技的进步,是面对挑战。实现机遇的主要途径是努力学习把国际上最优秀的管材引进到中国来。  相似文献   

16.
1 大口径管材对聚氯乙烯树脂的要求 聚氯乙烯树指的分子量及分布、颗粒形态、表观密度和孔隙率等对PVC硬管加工过程和制品的性能都有直接的影响。 过去一般采用普通的紧密型和疏松型PVC树脂加工管材。加工时需先共混造粒,再挤出加工成管材。由于紧密型树脂不仅孔隙率低,塑化速度慢,生产效率低;而且大量残留的氯乙烯单体在加工时释放出来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不能满足加工管材的要求,现已停用。与紧密型树脂相比,疏松型树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青岛华仕达机器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一腔四模PVC管材电工套管生产线。一腔四模,就是在同一套模具上,同时产出四条线管,生产线效率相比单管提高了3倍,对于用户而言,从设备投资、厂房占用到人工成本都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得以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塑胶工业》2007,10(1):54-54
日前从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获悉,7项塑料管材和管件新国家标准已正式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共挤复合技术是法国ALPHCAN公司的开发研究成果,1985年注册专利权。法国ALPHCAN公司将这项技术首先推广应用到管材、板材和异形材。由于这一成果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所以很快在法国及其它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欧美共挤复合技术生产线已经占据PVC硬塑料管生产线总数的40%,共挤复合管已经成为PVC硬塑料管的替代产品。这项技术1988年引入美国,由美国M马普兰和DVIS-STAMDARD工程公司开发,并作适应性改进,在美国注册专利权。1992年这项技术引入韩国和我国,我国第一条PVC芯层发泡管生产线于1993年在山东建成投产。通过近几年的生产运行及不断的探索,我国科技人员已掌握了模具改进和配方技术,并将PVC发泡管改造成复合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