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中,针对复杂环境(包括说话人及环境噪声的多变性)造成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不匹配导致语音识别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算法。结合改进正则化自适应准则及特征空间的自适应深度神经网络提高数据匹配度;采用融合说话人身份向量i-vector及噪声感知训练克服说话人及环境噪声变化导致的问题,并改进传统深度神经网络输出层的分类函数,以保证类内紧凑、类间分离的特性。通过在TIMIT英文语音数据集和微软中文语音数据集上叠加多种背景噪声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目前流行的GMM-HMM和传统DNN语音声学模型,所提算法的识别词错误率分别下降了5.151%和3.113%,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模型的泛化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非平行语料下的语音转换(Voice Conversion,VC)是指在非平行语音数据集的情况下改变源语音特征到目标语音特征的映射技术.由于非平行数据的缺陷,所以当前研究多集中于平行语料下的语音转换,而有关非平行语料的研究提出的模型架构存在局限性,在特定说话人下进行训练得到的模型无法适用于任意说话人下的语音转换,且转化效果有待提高.对此,借鉴两种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变体StyleGAN和CycleGAN的结构特点,对生成器网络的层重新设计,添加辅助特征提取神经网络,提出一种称为Style-CycleGAN-VC的新模型,实现了非平行语料下任意说话人之间的任意语音转换.实验表明,与CycleGAN-VC模型相比,该模型对训练的特定说话人的语音转换效果有所提高,对任意说话人的语音转换效果与其相近.  相似文献   

3.
针对蒙古语语音识别模型训练时语料资源匮乏,导致的低资源语料无法满足深度网络模型充分训练的问题。该文基于迁移学习提出了层迁移方法,针对层迁移设计了多种迁移策略构建基于CNN-CTC(卷积神经网络和连接时序分类器)的蒙古语层迁移语音识别模型,并对不同的迁移策略进行探究,从而得到最优模型。在10 000句英语语料数据集和5 000句蒙古语语料数据集上开展了层迁移模型训练中学习率选择实验、层迁移有效性实验、迁移层选择策略实验以及高资源模型训练数据量对层迁移模型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层迁移模型可以加快训练速度,且可以有效降低模型的WER;采用自下向上的迁移层选择策略可以获得最佳的层迁移模型;在有限的蒙古语语料资源下,基于CNN-CTC的蒙古语层迁移语音识别模型比普通基于CNN-CTC的蒙古语语音识别模型的WER降低10.18%。  相似文献   

4.
语音是人机交互方式之一,语音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在语音识别领域的应用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语音识别领域中主流的声学建模技术.然而测试条件中目标说话人语音与训练数据存在差异,导致模型不适配的问题.因此说话人自适应(SA)方法是为了解决说话人差异导致的不匹配问题,研究说话人自适应方法成为语音识别领域的一个热门方向.相比传统语音识别模型中的说话人自适应方法,使用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系统中的自适应存在着模型参数庞大,而自适应数据量相对较少等特点,这使得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系统中的说话人自适应方法成为一个研究难题.首先回顾说话人自适应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说话人自适应方法研究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将说话人自适应方法分为基于特征域和基于模型域的说话人自适应方法并介绍对应原理和改进方法,最后指出说话人自适应方法在语音识别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智能语音技术包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语音识别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识别系统通常需要建立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神经网络的兴起使声学模型数量急剧增加,基于神经网络的声学模型与传统识别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推动了语音识别的发展。语音识别作为人机交互的前端,具有许多研究方向,文中着重对语音识别任务中的文本识别、说话人识别、情绪识别三个方向的声学模型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尽可能对语音识别技术的演化进行细致介绍,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对目前语音识别的主流方法进行概括比较,介绍了端到端的语音识别模型的优势,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展望,最后提出当前语音识别任务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语音识别赋予了计算机能够识别出语音内容的功能,是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发展。但是关于方言的语音识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因此方言种类繁多,其中有3000多万人交流使用的重庆方言就是其中之一。采集了重庆方言的部分词语的文本文件和对应的语音文件建立语料库,根据重庆方言的发音特点,选取重庆方言的声韵母作为声学建模基元,选取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为声学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HMM的重庆方言语音识别系统。在训练过程利用语料库中训练集语料对声学模型进行训练,形成HMM模型库;在识别过程利用语料库中的测试集语料进行识别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重庆方言的语音识别,并且识别的正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针对音、视频双模态语音识别能有效地提高噪声环境下的识别率的特性,本文设计了车载语音控制指令识别实验系统。该系统模拟车载环境,把说话时的视频信息融入到语音识别系统中,系统分为模型训练、离线识别和在线识别3部分。在线识别全程采用语音作为人机交互手段,并具备用户自适应的功能。离线识别部分将系统产生的数据分层次进行统计,非常适合进行双模态语音识别算法研究。  相似文献   

8.
柏财通  崔翛龙  郑会吉  李爱 《计算机应用》2022,42(10):3217-3223
针对标注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成本日益增加与噪声干扰阻碍语音识别系统性能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知识迁移的鲁棒性语音识别模型的模型训练算法。首先,在预处理阶段提取原始语音样本的三个人工特征;然后,在训练阶段将特征提取网络生成的高级特征分别通过三个浅层网络来拟合预处理阶段提取的人工特征;同时,把特征提取前端与语音识别后端进行交叉训练,并合并它们的损失函数;最后,通过梯度反向传播令特征提取网络学会提取更有助于去噪语音识别的高级特征,从而实现人工知识迁移与去噪,并高效利用了训练数据。在军事装备控制的应用场景下,基于加噪后的THCHS-30、希尔贝壳数据集AISHELL-1与ST-CMDS这三个开源中文语音识别数据集以及军事装备控制指令的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监督知识迁移的鲁棒性语音识别模型的模型训练算法词错率可以降低到0.12,不仅可以实现对鲁棒性语音识别模型的模型训练,同时通过自监督知识迁移提高了训练样本的利用率,可完成装备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9.
语音识别是实现人机交互的一种重要途径,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环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等大量应用场景存在着流式语音识别的需求。流式语音识别的定义是一边输入语音一边输出结果,它能够大大减少人机交互过程中语音识别的处理时间。目前在学术研究领域,端到端语音识别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流式语音识别在学术研究以及工业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挑战与困难,因此,最近两年,端到端流式语音识别逐渐成为语音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与重点。从端到端流式识别模型与性能优化等方面对近些年所展开的研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详细分析和归纳了端到端流式语音识别的各种方法与模型,包括直接实现流式识别的CTC与RNN-T模型,以及对注意力机制进行改进以实现流式识别的单调注意力机制等方法;(2)介绍了端到端流式语音识别模型提高识别准确率与减少延迟的方法,在提高准确率方面,主要有最小词错率训练、知识蒸馏等方法,在降低延迟方面,主要有对齐、正则化等方法;(3)介绍了流式语音识别一些常用的中英文开源数据集以及流式识别模型的性能评价标准;(4)讨论了端到端流式语音识别模型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说话人识别通过语音对说话人进行身份认证,然而大部分语音在时域与频域具有分布多样性,目前说话人识别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普遍使用单一的卷积核进行特征提取,无法提取尺度相关特征及时频域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尺度相关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SCCNN-BiLSTM)网络模型用于说话人识别。通过尺度相关卷积神经网络在每一层特征抽象过程中调整感受野大小,捕获由尺度相关块组成的尺度特征信息,同时引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保留与学习语音数据的多尺度特征信息,并在最大程度上提取时频域特征的上下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SCCNN-BiLSTM网络模型在LibriSpeech和AISHELL-1数据集上迭代50 000次时的等错率为7.21%和6.55%,相比于ResCNN基线网络模型提升了25.3%和41.0%。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热点,人机通信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作为人机通信主要方法之一的语音交互也一直是科学家的研究热点,语音交互技术的关键是语音识别。而目前大多语音识别软件要么功能单一,要么价格昂贵,Kaldi作为新兴的开源语音识别工具,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简单的获取渠道逐渐流行。该文介绍了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Kadli软件的基本架构和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语音识别的一般处理流程,多层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以及多层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当中的应用。对基于Kaldi软件当中的HMM-DNN模型,使用中文数据集训练该模型,搭建一个完整的语音识别系统。通过该系统,不仅能展现出Kaldi软件丰富强大的功能,同时也为语音识别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工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汉语文本-可视语音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志明  蔡莲红  艾海舟 《软件学报》2005,16(6):1054-1063
计算机文本-可视语音合成系统(TTVS)可以增强语音的可懂度,并使人机交互界面变得更为友好.给出一个基于数据驱动方法(基于样本方法)的汉语文本-可视语音合成系统,通过将小段视频拼接生成新的可视语音.给出一种构造汉语声韵母视觉混淆树的有效方法,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视觉混淆树和硬度因子的协同发音模型,模型可用于分析阶段的语料库选取和合成阶段的基元选取.对于拼接边界处两帧图像的明显差别,采用图像变形技术进行平滑并.结合已有的文本-语音合成系统(TTS),实现了一个中文文本视觉语音合成系统.  相似文献   

13.
语音识别模型需要大量带标注语音语料进行训练,作为少数民族语言的藏语,由于语音标注专家十分匮乏,人工标注语音语料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然而,主动学习方法可以根据语音识别的目标从大量未标注的语音数据中挑选一些具有价值的样本交给用户进行标注,以便利用少量高质量的训练样本构建与大数据量训练方式一样精准的识别模型。研究了基于主动学习的藏语拉萨话语音语料选择方法,提出了一种临近最优的批量样本选择目标函数,并验证了其具有submodular函数性质。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使用较少的训练数据保证语音识别模型的精度,从而减少了人工标注语料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语音识别的顽健性与语音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音识别在近十几年有很大进展,现今已有一些系统投入实际应用,并初步商品化。但是一些系统的顽健性较差,因而这方面的问题将成为今后语音识别研究的一项主要任务。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适用于语音识别顽健性研究的汉语语音库,并详细介绍了它的构成、特点和试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视频三音子的汉语双模态语料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可视语音合成和双模态语音识别,需要建立符合条件的双模态语料库。该文提出了一种汉语双模态语料库的建立方法。根据视频中唇部发音特征,对已有的三音子模型聚类,形成视频三音子。在视频三音子的基础上,利用评估函数对原始语料中的句子打分,并实现语料的自动选取。与其他双模态语料库相比,该文所建立的语料库在覆盖率、覆盖效率和高频词分布律有了较大改进,能够更加真实反映汉语中的双模态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6.
Spelling speech recognition can be applied for several purposes including enhancement of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s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me retrieval syst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ai spelling analysis to develop a Thai spelling speech recognizer. The Thai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alphabet system and spelling methods have been analyzed. As a training resource, two alternative corpora, a small spelling speech corpus and an existing large continuous speech corpus, are used to train hidden Markov models (HMMs). Then their recogni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each oth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tterance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spelling utterances and continuous speech utterances, the adjustment of utterance speed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Two alternative language models, bigram and trigram, are used for investigating performance of spelling speech recognition. Our approach achieves up to 98.0% letter correction rate, 97.9% letter accuracy and 82.8% utterance correction rate when the language model is trained based on trigram and the acoustic model is trained from the small spelling speech corpus with eight Gaussian mix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