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深度神经网络易受对抗样本攻击的影响并产生错误输出,传统的生成对抗样本的方法都是从优化角度生成对抗样本.文中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使用GAN进行白盒目标攻击,训练好的生成器对输入样本产生扰动,生成对抗样本.使用四种损失函数约束生成对抗样本的质量并提高攻击成功率.在MNIST、CIFAR-10、ImageNet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方法的攻击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中,生成器输入使用随机噪声,不包含训练集中有效信息造成模型检测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编码输入的生成对抗网络故障检测策略。通过引入自编码器,基于最小化重构误差构建隐变量空间,将降维后的隐变量信息作为生成器输入以提升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效果;进一步考虑故障检测方法中基于生成器的统计量计算成本高和对离群点敏感的问题,计算待测样本经编码后的隐变量到训练集隐变量空间中心点的曼哈顿距离,并作为新统计量进行故障检测。将所提故障检测方法用于田纳西伊斯曼过程及实际的磨煤机过程,本文方法较传统生成对抗网络故障检测在田纳西伊斯曼过程上报警率提升了13%,在磨煤机过程上各统计量报警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本文所提统计量将传统方法中针对生成器的统计量大大降低了检测用时,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性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模型及其衍生模型在故障诊断领域中的成功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开始成为研究主流.但是当训练数据不均衡时,通过深度学习从不平衡的数据中提取的故障特征是不准确的,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结果往往倾向多数类,极大影响了分类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新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onvolutional 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WGAN).首先卷积神经网络从故障样本中提取故障特征,并将其作为对抗网络的输入,然后由解码器网络解码来自生成器的故障特征向量来生成故障样本,同时将提取的故障特征和训练过程中的故障诊断误差添加至生成器训练的损失函数中.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于基线模型(GAN-CNN)的平均F1值提高4%,较好地解决数据不平衡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翻译算法自从提出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翻译方法在图片风格转化、图像修复、超分辨率生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生成对抗网络图像翻译方法框架过于庞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算法:二分生成对抗网络(BGAN)。BGAN引入二分生成器结构代替双生成器-判别器结构,神经网络模型相比以往方法资源消耗更少。实验结果表明,BGAN与其他图像翻译算法相比而言,生成的图样样本更清晰、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5.
深度神经网络极易受到局部可视对抗扰动的攻击.文中以生成对抗网络为基础,提出局部可视对抗扰动生成方法.首先,指定被攻击的分类网络作为判别器,并在训练过程中固定参数不变.再构建生成器模型,通过优化欺骗损失、多样性损失和距离损失,使生成器产生局部可视对抗扰动,并叠加在不同输入样本的任意位置上攻击分类网络.最后,提出类别比较法,分析局部可视对抗扰动的有效性.在公开的图像分类数据集上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攻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医学图像分辨率低导致视觉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医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使用生成对抗网络架构,由生成器重建高分辨率图像,再将生成器生成的高分辨率图像送入判别器判断真伪.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视觉效果和数值结果上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通用性对抗扰动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然而,当在原始图像中添加微小的对抗扰动后,深度神经网络的分类准确率会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分类器和数据集存在一种通用性对抗扰动,其可对大部分原始图像产生攻击效果。文章设计了一种通过生成式对抗网络来制作通用性对抗扰动的方法。通过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训练,生成器可制作出通用性对抗扰动,将该扰动添加到原始图像中制作对抗样本,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文章在CIFAR-10数据集上进行了无目标攻击、目标攻击和迁移性攻击实验。实验表明,生成式对抗网络生成的通用性对抗扰动可在较低范数约束下达到89%的攻击成功率,且利用训练后的生成器可在短时间内制作出大量的对抗样本,利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识别恶意网页时恶意网页样本收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扩展恶意网页样本数据集的方法(WS-GAN),使用少量的原始样本数据训练生成对抗网络,利用生成器模拟生成网页样本。同时在原有生成对抗网络的结构中加入了多个判别器:全局判别器判别整体样本的真伪,控制生成样本整体的质量;各特征判别器判别其对应类别特征数据的真伪,控制生成样本细节部分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WS-GAN生成的网页特征样本可用于恶意网页分类器的训练,并且其生成样本的质量优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和条件变分自编码器生成样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生成对抗网络(GAN)在从文本描述到图像的生成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功,但仍然存在图像边缘模糊、局部纹理不清晰以及生成样本方差小等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在叠加生成对抗网络模型(StackGAN++)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结构生成对抗网络(MLGAN)模型,该网络模型由多个生成器和判别器以层次结构并列组成。首先,引入层次结构编码方法和词向量约束来改变网络中各层次生成器的条件向量,使图像的边缘细节和局部纹理更加清晰生动;然后,联合训练生成器和判别器,借助多个层次的生成图像分布共同逼近真实图像分布,使生成样本方差变大,增加生成样本的多样性;最后,从不同层次的生成器生成对应文本的不同尺度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CUB和Oxford-102数据集上MLGAN模型的Inception score分别达到了4.22和3.88,与StackGAN++相比,分别提高了4.45%和3.74%。MLGAN模型在解决生成图像的边缘模糊和局部纹理不清晰方面有了一定提升,其生成的图像更接近真实图像。  相似文献   

10.
多聚焦图像融合能够融合同一场景下具有不同聚焦部分的一系列图像.为了克服多聚焦图像融合模糊特征提取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U-Net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首先,生成器采用U-Net和SSE对多聚焦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并完成图像融合;其次,判别器采用卷积层对已知的融合结果和生成器生成的融合图像进行分辨;然后,损失函数采用生成器的对抗损失、映射损失、梯度损失、均方误差损失和判别器对抗损失对生成网络进行参数调节;最后,将生成器、判别器和损失函数组成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并进行实验.Pascal VOC2012数据集作为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集,包括近焦图像、远焦图像、映射图像和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证明,该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取多聚焦图像中的模糊特征,且融合图像在互信息、相位一致性和感知相似性等方面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1.
在图像分类和工业视觉检测过程中,缺陷样本量少导致神经网络分类器训练效率低及检测精度差,直接采用原始的离散标签又无法使网络分类器学习到不同类别间的相似度信息。针对上述问题,在区域丢弃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知识蒸馏数据增强算法。使用补丁对丢弃区域进行填补,减少区域丢弃产生的非信息噪声。在补丁生成网络中,保留生成对抗网络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利用编码器卷积层提取特征,通过解码器对特征图上采样生成补丁。在样本标签生成过程中,采用知识蒸馏算法中的教师-学生训练模式,按照交叉检验方式训练教师模型,根据教师模型生成的软标签对学生模型的训练进行指导,提高学生模型对特征的学习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区域丢弃算法相比,该算法在CIFAR-100、CIFAR-10数据集图像分类任务上的Top-1 Err、Top-5 Err分别降低3.1、0.8、0.5、0.6个百分点,在汽车转向器轴承数据集语义分割任务上的平均交并比和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2.8、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传统的图像风格迁移主要在两个配对的图像间进行。循环一致性对抗网络(CycleGAN)首次将生成对抗网络应用于图像风格迁移,实现无配对图像之间的风格迁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泛化能力较弱,当训练图像与测试图像之间差距较大时,迁移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全卷积网络(FCN)与CycleGAN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使得图像能够实现特定目标之间的实例风格迁移。同时验证了训练数据集并非是造成CycleGAN风格迁移效果不佳的因素。方法 首先结合全卷积网络对图像进行语义分割,确定风格迁移的目标,然后将风格迁移后的图像与目标进行匹配,确定迁移对象实现局部风格迁移。为验证CycleGAN在训练图像和测试图像差距较大时风格转移效果不佳并非因缺少相应训练集,制作了训练数据集并带入原网络训练。结果 实验表明结合了全卷积网络与CycleGAN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增加了识别能力,能够做到图像局部风格迁移而保持其余元素的完整性,相对于CycleGAN,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目标之外区域的风格迁移,实验中所用4张图片平均只有4.03%的背景像素点发生了改变,实例迁移效果得到很好提升。而将自制训练集带入原网络训练后,依然不能准确地在目标对象之间进行风格迁移。结论 结合了全卷积网络与CycleGAN的方法能够实现图像的局部风格迁移而保持目标对象之外元素不发生改变,而改变训练数据集对CycleGAN进行实例风格迁移准确性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3.
刘建伟  谢浩杰  罗雄麟 《自动化学报》2020,46(12):2500-2536
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 生成式模型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方法, 它是根据博弈论中的二人零和博弈理论提出的. GAN具有一个生成器网络和一个判别器网络, 并通过对抗学习进行训练. 近年来, GAN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 GAN不仅在图像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还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以及其他领域崭露头角. 本文对GAN的基本原理、训练过程和传统GAN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进一步详细介绍了通过损失函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变化以及两者结合的手段提出的GAN变种模型的原理结构, 其中包括: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AN, CGAN)、基于Wasserstein 距离的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GAN, WGAN)及其基于梯度策略的WGAN (WGAN-gradient penalty, WGAN-GP)、基于互信息理论的生成对抗网络(Informational-GAN, InfoGAN)、序列生成对抗网络(Sequence GAN, SeqGAN)、Pix2Pix、循环一致生成对抗网络(Cycle-consistent GAN, Cycle GAN)及其增强Cycle-GAN (Augmented CycleGAN). 概述了在计算机视觉、语音与NLP领域中基于GAN和相应GAN变种模型的基本原理结构, 其中包括: 基于CGAN的脸部老化应用(Face aging CGAN, Age-cGAN)、双路径生成对抗网络(Two-pathway GAN, TP-GAN)、表示解析学习生成对抗网络(Disentangled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GAN, DR-GAN)、对偶学习生成对抗网络(DualGAN)、GeneGAN、语音增强生成对抗网络(Speech enhancement GAN, SEGAN)等. 介绍了GAN在医学、数据增强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其中包括: 数据增强生成对抗网络(Data augmentation GAN, DAGAN)、医学生成对抗网络(Medical GAN, MedGAN)、无监督像素级域自适应方法(Unsupervised pixel-level domain adaptation method, PixelDA). 最后对GAN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图像中绝缘子自爆缺陷目标小而难以精准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aster R-CNN和改进的YOLO v3级联双模型的绝缘子自爆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无人机巡检图像构建绝缘子串缺陷数据集,并对训练图像样本进行翻转预处理,增加样本数量,提高模型泛化能力,避免过拟合;然后,利用Faster R-CNN检测图像中的绝缘子串,再将检测到的绝缘子串图像送入改进的YOLO v3网络进行自爆缺陷的定位。改进的YOLO v3网络是在YOLO v3基础上借鉴FPN的思想,增加特征提取层并进行特征融合,充分利用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同时采用CIoU Loss函数作为损失函数,以解决边界框宽高比尺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所构建的绝缘子缺陷数据集上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1.2%,相比Faster R-CNN或YOLO v3等单模型检测算法提升了3.31个百分点以上,能有效实现无人机巡检中绝缘子自爆缺陷的检测,为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故障诊断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5.
苟瑶  李敏  杜卫东  何玉杰  吴肇青  宋雨 《软件学报》2023,34(9):4195-4209
提高生成样本的质量和多样性一直是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领域主要挑战任务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双向约束生成对抗网络(bidirectional constrai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BCGAN).与传统GAN变体相比,该网络在架构设计上增加了一个生成器模块,两个生成器分别从两个不同方向逼近真实样本的数据分布.然后根据BCGAN的网络架构,设计了新的损失函数,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证明.在BCGAN的训练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增加两个生成样本数据分布之间的距离来丰富生成样本的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减小鉴别器对两个生成样本数据分布之间的差异来稳定训练过程,提高生成样本的质量.最后,在1个合成数据集和3个不同公开挑战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一系列实验证明,较其他生成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对真实数据分布具有更强的拟合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生成样本的质量和多样性.此外,所提方法的训练过程更加平滑稳定.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施工环境下安全帽数据集少,被检测物体目标小和现有检测模型参数量大导致的模型鲁棒性差,准确率低,训练时间长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X网络的安全帽检测方法。使用在线困难样本挖掘(OHEM)寻找数据集中的困难样本,结合马赛克(Mosaic)方法对困难样本拼接来扩充训练集数量;在模型预测端(prediction)加入分支注意力模块,将网络输出分为两部分输入模块来提取空间层面和通道层面上关键信息;提出一种新的余弦退火算法,初始时加入预热(warm up),过程中逐段减小学习率曲线的振荡幅度,训练中减小模型的收敛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方法相比,改进安全帽检测方法对安全帽检测的mAP、准确率、召回率分别提高了6.77、2.52、9.14个百分点,训练中使用CDWR余弦退火算法在同周期下损失值减少了0.5~1.0,与原算法相比训练收敛时间减少约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模糊车牌识别是车牌识别领域的难题,针对模糊车牌图像收集困难、车牌识别算法模型太大、不适用于移动或嵌入式设备等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模糊车牌识别方法,使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模糊车牌图像,用于解决现实场景中模糊车牌难以收集的问题,在提升算法识别准确性的同时提升了部署泛化能力。方法 该算法主要包含两部分,即基于优化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模糊车牌图像生成和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与双向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轻量级车牌识别。首先,使用Wasserstein距离优化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损失函数,提高生成车牌图像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其次,在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设计了一个轻量级的车牌识别模型,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在减少识别算法计算量的同时,能对训练样本进行有效的特征学习,将特征图转换为特征序列后输入到双向LSTM网络中,进行序列学习与标注。结果 实验表明,增加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车牌图像,能有效提高本文算法、传统车牌识别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车牌识别方法的识别率,为进一步提高各类算法的识别率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级车牌识别模型,识别率与基于标准循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CRNN)的车牌识别方法经本文生成图像提高后的识别率相当,但在模型的大小和识别速度上都优于标准的CRNN模型,本文算法的模型大小为45 MB,识别速度为12.5帧/s,标准CRNN模型大小是82 MB,识别速度只有7帧/s。结论 使用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图像,可有效解决模糊车牌图像样本不足的问题;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级车牌识别模型,具有良好的识别准确性和较好的部署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网络安全态势要素获取模型中,当样本分布不平衡时,占比很少的样本(统称小样本)不能被有效检测,准确识别到每一类攻击样本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利用深度学习提出了一种面向样本不平衡的要素获取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分类器提取网络数据的深层特征,其次使用GAN生成对抗网络扩充小样本的方法,解决样本分布不均衡问题。在扩充后的平衡数据集上采用迁移学习,加快基分类器到适应于小样本的新分类的训练时间。在NSL-KDD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经过生成对抗网络扩充后的数据集,结合迁移学习有效加快了模型训练收敛速度,并有效提高网络安全态势要素获取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9.
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传统的APT检测方法针对的攻击模式比较单一,处理的APT攻击的时间跨度相对较短,没有完全体现出APT攻击的时间序列性,因此当攻击数据样本较少、攻击持续时间较长时准确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krs,GA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APT攻击检测方法。一方面,基于GAN模拟生成攻击数据,为判别模型生成大量攻击样本,从而提升模型的准确率;另一方面,基于LSTM模型的记忆单元和门结构保证了APT攻击序列中存在相关性且时间间距较大的序列片段之间的特征记忆。利用Keras开源框架进行模型的构建与训练,以准确率、误报率、ROC曲线等技术指标,对攻击数据生成和APT攻击序列检测分别进行对比实验分析。通过生成式模型生成模拟攻击数据进而优化判别式模型,使得原有判别模型的准确率提升了2.84%,与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APT攻击序列检测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在检测准确率上提高了0.99个百分点。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了基于GAN-LSTM的APT攻击检测算法可以通过引入生成式模型来提升样本容量,从而提高判别模型的准确率并减少误报率;同时,相较于其他时序结构,利用LSTM模型检测APT攻击序列有更好的准确率和更低的误报率,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多层极限学习机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松林  刘乐  刘楚楚  廖锓 《计算机应用》2015,35(9):2513-2518
针对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应用存在的维度高、数据大、获取标记样本难、特征构造难、训练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多层极限学习机(ML-ELM)的入侵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多层网络结构和深度学习方法抽取检测样本最高层次的抽象特征,用奇异值对入侵检测数据进行特征表达;然后,利用极限学习机(ELM)建立入侵检测数据的分类模型;其次,利用逐层的无监督学习方法解决入侵检测获取标记样本难的问题;最后采用KDD99数据集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多层极限学习机的方法提高了检测正确率,检测漏报率也低至0.48%,检测速度比其他深度模型的检测方法提高了6倍以上。同时在极少标记样本的情况下仍有85%以上的正确率。通过多层网络结构的构建提高了对U2L、R2L这两类攻击的检测率。该方法集成深度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优点,能对高维度,大数据的网络记录用较少的参数得到更好的表达,在入侵检测的检测速度以及特征表达两个方面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