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久芳  吕宁 《福建建筑》2012,(8):104-106
高校教室是广大师生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室内环境之一,因此研究教室室内的热舒适度、改善教室内空气环境和质量,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对提高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现场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某教学楼教室的热舒适度进行研究,得出室内通风状况、人员密度等因素对室内PMV、PPD、温度和湿度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对了解和改善南方地区高校教室冬季室内热环境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寒地高层住区中,微气候适应性景观设计对于提高环境舒适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哈尔滨为例,从住区组团风环境、日照条件、湿度调节、热辐射效应四项微气候调节因子分析当前寒地城市高层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住宅布局、植物配置、水体景观与硬质铺装四方面探讨微气候景观营造方法,以期为建设舒适、宜人的寒地高层住区景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6)
寒地城市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地域城市,具有冬季漫长、气候严寒的特点。该文介绍寒地城市的概念,对我国寒地城市室内空间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期改善寒地城市人居室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寒地城乡面积广袤、人口众多,其人居环境品质对于可持续国家战略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寒地气候严酷、室外环境物理性能波动大,建筑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室内环境品质改善难等问题,展开寒地人居环境绿色性能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寒地建筑室外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和室内环境绿色性能优化设计关键技术,为我国寒地人居环境绿色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研,就寒地公共环境户外休息空间景观设计进行探讨,着重探析气候对寒地公共环境户外休息空间景观设计的影响。系统地分析了寒地城市公共环境户外休息空间的设计现状及诸多问题,针对公共环境中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有助于提高寒地公共环境户外休息空间舒适度的设计建议。应对寒冷气候的不利因素,寻求有效科学的设计方法,创造富有生机的寒地公共环境户外休息空间。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寒地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品质、优化乘客出行体验,文中以寒地城市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站点为例,运用IPA分析法对地铁站厅空间环境进行调研分析,从可视化数据结果中得出乘客对空间环境的整体感知情况及现状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得到6项弱势品质要素,并针对性提出界面形象、生态景观、辅助功能三方面的优化设计建议,以期为下一阶段的哈尔滨地铁以及寒地城市地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环境保护倍受关注的大前提下,提出了室内空间环境的环境保护.首先指出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阐述了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分析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来源;提出室内环境空间的治理措施和作为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对室内空间环境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说明,意在关注和提高人们在室内生活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杨  马越 《华中建筑》2020,(5):51-55
对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评价多停留于设计阶段,对建筑运行情况和室内环境效果,需要进行使用后的分析评价研究。通过对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图书馆的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与实测分析,从建筑空间设计、使用者偏好、光环境和湿热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满意度、舒适度,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在对比讨论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图书馆室内环境舒适度的整体、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普及的今天,城市滨水区成为居民运动健身的首选空间。采用POE使用后评价的方式,针对寒地城市滨水区,以哈尔滨松花江畔的九站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行为观察、问卷调查、访谈、SD法的空间调查方式及相关性分析的数据统计方式,对已有建成环境进行评价,了解居民对空间的真正诉求,从而提出寒地城市滨水区优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属性特征,结合寒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功能空间、室内环境、膜结构形体和新材料新技术4个方面对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的适寒设计作出了分析解读,以期为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在寒地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筑室内环境因受到严寒地区气候的影响,封闭性较强,环境构成要素经常得不到更新与净化,而室内环境对使用者的社会、生理与心理三个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为初步探讨研究室内绿化对环境的改善作用,文章通过对严寒地区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他们对室内绿化好感度的问卷调查,并根据严寒地区冬季室内环境特点,提出室内绿化建设方法,其结论可为寒地建筑室内绿化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寒地滨海城市地理位置特殊,绿色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在实际运行后,与设计预期指标不符,尤其夏季室内热舒适性问题突出。文章选取寒地滨海城市代表——大连市某绿标设计三星级认证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夏季室内热舒适实测层级化分析和使用者满意度调查,将热环境实测结果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对比,主客观相结合对绿色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热舒适满意度调查结果与热环境实测结果存在差异。如何通过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估来推动绿色建筑性能提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主观评价调研的研究方式对西安市大型综合商业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研究,以消费者主观感受为基础,对建筑室内热舒适度进行评价,对商业建筑室内消费人群的年龄进行分析,并且通过舒适度评价得到商业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的正态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某高校4间饭堂餐厅室内环境情况进行40次现场测量和问卷调查得知,现场环境物理参数显示噪声环境和室内照明远低于相关标准,且通过1020份有效问卷对4个饭堂餐厅热环境、噪声环境、照明环境等的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环境评价低于中等水平,同时室内综合环境的满意度亦低于中等水平。调查结果反映高校饭堂作为师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在设计和管理上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在冬季室外环境下的热舒适,在严寒地区典型城市哈尔滨采用现场环境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冬季室外环境下人们对环境温度、湿度、风速、辐射的满意度以及总体舒适度和满意度;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适用于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环境的热感觉预测模型和综合舒适度评价模型,并对该地区城市冬季室外环境舒适性的提高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经上升到了追求视觉和精神层次的享受。目前,室内环境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室内的舒适度和人体的健康。该文对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校园建筑建设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老化,室内环境对于不同季节和环境的适应度较差。建筑的外围缺乏有效的结构维护和保温材料的设计,基于此问题,笔者对特定案例进行了包括建筑外围设计、室内温度情况、人体舒适度及室内环境结构设计等多个问题的分析,总结出适宜于高校公共建筑节能的设计措施。为了对设计技术进行论证,选取了目标对象进行研究分析,运用节能软件对维护结构进行模拟改造判定,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完善,最终能够达到节能设计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提升户外活动环境品质与其使用水平是促进城市宜居性建设的重要过程.寒地气候对户外活动影响显著.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户外活动空间,城市滨水广场的建设需要重视对气候的回应.为探讨寒地城市滨水广场热环境如何指导户外活动空间设计,选取哈市两处滨水广场,采用微气候实测、问卷调查与记录等方法,研究其过渡季与冷季各类使用特征与局地热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王飞  毕冰实 《城市建筑》2013,(3):109-111
本文结合寒地气候特征、寒地村镇经济条件及生态环境,提出寒地村镇住宅外墙的构造标准化、体系科学化以及材料生态化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提高寒地村镇住宅的室内舒适度并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优先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外部空间环境的同时,应提高建筑的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环境,这就包括室内声环境。人们对室内声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标准也从"可以接受的"安静程度,提升为"安静、愉悦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