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原料分析的过程中酸溶木素产生的原因及其测量方向,简要地说明了酸溶木素对蒸煮的影响,由此可见,酸溶木素是原料分析特别是草类原料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荻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Benth.)是我国重要的制浆原料之一,研究荻在制浆过程中的行为是很有必要的。 Gierer提出了木材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木素的脱出可分为三个阶段:(1)起始阶段,即蒸煮由升温至约150℃时,此阶段主要是木素中的酚型结构单元的α-和β-芳醚键  相似文献   

3.
在测定植物纤维原料的木素含量时,我国一直沿用测Klason木素的方法。众所周知,Klason木素含量与原料或浆料中的真正木素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目前在国外测定木材原料或纸浆中的木素含量时,普遍使用测总木素含量(K1ason木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订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提供参考数据,测定了49种造纸植物原料和用几种原料几种不同蒸煮方法所制得的37种纸浆的酸溶木素和总木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49种原料中,针叶木的酸溶木素含量为0.3%,草类原料、竹子和韧皮纤维原料为2%左右,阔叶木为3%左右,最高达4.78%。同时,不同方法蒸煮过程中,纸浆的酸溶木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同。试验结果表明,纸浆总木素含量与纸浆硬度卡伯值或氮价的相关性比Klason木素含量更好,纸浆硬度卡伯值或氮价所反映的是总木素的数量,而不是Klason木素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芦苇蒸煮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渗透荆,不仅可以缩短蒸煮时间,改善浆料质量,而且浆的得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充分地利用了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7.
碱法芦苇浆生产过程中用黑液部分替代蒸煮液进行蒸煮,就由此产生的对浆硬度、强度和白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订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提供参考数据,测定了49种造纸植物原料和用几种原料几种不同蒸煮方法所制得的37种纸浆的酸溶木素和总木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49种原料中,针叶木的酸溶木素含量为0.3%,草类原料、竹子和韧皮纤维原料为2%左右,阔叶木为3%左右,最高达4.78%。同时,不同方法蒸煮过程中,纸浆的酸溶木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同。试验结果表明,纸浆总木素含量比Klason木素含量与纸浆硬度卡伯值或氯价的相关性更好,纸浆硬度卡伯值或氯价所反映的是总木素的数量,而不是Klason木素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对甘蔗渣在NaOH—乙醇—水蒸煮过程中木素的结构变化和脱木素的规律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带13C同位素标记的酚型木素模型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α-13C],模拟了硫酸盐法蒸煮过程,将合成的木素模型物和典型的半纤维素组成部分——木糖进行蒸煮,然后利用酸析沉淀木素、乙酸乙酯抽提等方法将蒸煮后的产物分级,并利用13C-NMR(13C-核磁共振波谱)和二维HMQC(异核多量子相干谱)对分级后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传统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LCC的形成情况。研究发现:酚型木素模型物的中间产物和木糖衍生物(糖醛酸等)形成了少量苯甲醚键型LCC结构,这些新形成的LCC结构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抽提物中。  相似文献   

11.
在正常的钙盐基酸性亚硫酸盐法蒸煮木材过程中药液与浆的化学组份的变化,国外很早已有报导。芦苇和荻在镁盐基亚硫酸盐法制浆中的渗透试验。我国营口纸厂与天津造纸厂早在一九五七年左右也分别进行过研究。本试验是以天津纸厂当前所用的湖南荻为原料,并以生产上采用的工艺条件进行蒸煮,在不同的蒸煮时间分别取样进行化学分析,以观察在该蒸煮过程中木素的磺化、溶出以及浆(或余渣)的化学组份的变化。 为了将荻与木材进行对比,将国外木材的一些数据附于本文之内以作比较。  相似文献   

12.
林丽 《湖南造纸》2007,(1):26-26
在芦苇蒸煮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LG-1渗透剂,不仅可以缩短蒸煮时间,改善浆料质量,而且浆的得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芦苇为原料,在常压条件下利用乙二醇的水溶液提取分离木素、纤维素,采用4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乙二醇、催化剂1、催化剂2和液固比对木素、纤维素分离的影响,得到了相应单指标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分离出来的木素做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乙二醇(55%)、催化剂1(50%)、催化剂2(4%)、液固比(6:1),得浆纯度较高,所得木素仍是由苯及其衍生物构成的大分子,分布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对贮存二锅头酒的酸酯含量、感官进行研究。乙酸乙酯、乳酸乙酯、总酯含量在贮存过程中减少,初期下降幅度大,随着贮期延长,降幅变缓,其中乙酸乙酯含量降低幅度大于乳酸乙酯含量。乙酸乙酯含量的降低,受酒体酒精度、贮存温度的影响,酒精度降低、贮存温度高,乙酸乙酯含量降低幅度都会增大。随着酒体酒精度降低,乳酸乙酯含量降低幅度增加,贮存温度对其影响不大。在贮存过程中,随着贮存时间延长,乙酸、乳酸、总酸含量增加,初期增长量较大,后期增长变缓,同时乙酸含量的增幅大于乳酸含量。乙酸含量的增长受贮存温度和酒体酒精度的影响较大,贮存温度高、酒体酒精度降低,乙酸含量增长速度都会加快。乳酸含量的增长受酒体酒精度影响较大,酒精度降低,会加速乳酸的生成,但贮存温度对乳酸含量的影响不大。在贮存过程中,酒体酒精度对酒的感官影响较大。高度酒随着时间延长,出现陈香,口感由醇厚变得绵甜,回味悠长舒适。低度酒在贮存前期出现果香,口感由醇和变得柔和,后味爽净;后期香气呈现陈香,口感寡淡,后味短。贮存温度对酒的感官变化影响不大。二锅头白酒贮存期酸酯含量、感官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二锅头白酒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公...  相似文献   

15.
16.
模拟硫酸盐法蒸煮过程,将合成的木素模型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α-13C])和典型的半纤维素组分聚木糖进行蒸煮,然后利用酸析沉淀木素、乙酸乙酯抽提等方法将蒸煮后的产物分离,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13C-核磁共振波谱、异核多量子相干谱对分离后的各个组分进行分析,探讨传统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的形成。研究发现,蒸煮产物中有苯甲醚键型LCC形成,而且,这种新型LCC主要存在于酸不溶物中;碱不溶物、乙酸乙酯抽提物和酸可溶物中没有这种新型LCC。  相似文献   

17.
宋建新 《中华纸业》2011,32(18):67-69
芦苇置换蒸煮的中试结果表明:芦苇的置换蒸煮过程可以顺利进行,一次置换出蒸煮锅内全部游离蒸煮液所需要的最少理论置换时间不足7min。苇片成浆过程软化对过滤速度影响不大,使合理的置换流量下降约20%。下进液、上出液的置换方式较好。置换蒸煮的效果优于本厂现行的连续蒸煮,浆的硬度下降近5个高锰酸钾值单位,而粗浆得率却高出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芦苇乙醇法制浆木素脱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比了芦苇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与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木素脱除规律。结果表明,乙醇法制浆加入H2O2后可以加速乙醇水溶液的脱木素效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XA)测试不同蒸煮情况下纤维细胞壁中锰离子峰度发现,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木素脱除速率较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快;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与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细胞壁木素脱除速率规律一致:ML+P〉S1〉S2〉S3;当保温时间大于30 min时,ML+P层木素脱除速率远大于其他各层。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当今木素化学领域中较好的木素分离法——纤维素酶解法,制备出荻纤维素酶木素,并对纤维素酶的酶解条件进行了探索;进而采用化学分析和一系列现代测试技术,对荻纤维素酶木素的化学和结构特性作了详细研究,同时与荻研磨木素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分离木素的方法,可以在满足碳水化合物达到最大降解的条件下,取得更多代表性强的木素。选定的酶解优化条件为:酶的浓度Ce,0.5%;底物浓度Cs,5%;酶解时间t,2×3天(3天酶解一次,分两次进行)。  相似文献   

20.
以木素脱氢聚合物(DHP)和聚木糖为原料,合成了木素-聚木糖复合体(DHPXC);以该复合体作为植物原料中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模拟物,对其进行了硫酸盐法蒸煮。对蒸煮后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高分辨率液体核磁共振分析,探讨了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植物纤维原料中LCC的结构变化和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木素-聚木糖复合体经硫酸盐法蒸煮后,酸不溶物中含有大量聚木糖,聚木糖与木素依然以LCC的形式连接在一起。蒸煮后木素结构中含有一定量的肉桂醇结构,木素结构单元之间主要通过β-β结构连接,还含有一定量的β-5和β-O-4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