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卷积网络进行人体行为识别是毫米波雷达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由于卷积网络结构的缺陷性,而且目前用于人体行为识别公开的雷达领域数据样本量过少,传统深度学习算法对雷达微多普勒图像的识别率不高,且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过拟合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快照集成与迁移学习的雷达人体行为识别算法。首先,针对深度卷积网络无法提取图像全局特征的问题,该算法通过搭建Vision Transformer(VIT)模型引入注意力机制。其次,通过VIT模型在公开自然数据集上进行任务迁移和特征空间的迁移,解决微多普勒图像的识别过拟合的问题。最后,利用基于快照集成的投票机制算法,提升模型对复杂雷达微多普勒图像的识别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目标任务数据集样本量少、背景复杂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在不增加训练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微多普勒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在VIT模型下该算法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9.25%,优于经典卷积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2.
卷积神经网络是图像分类领域效果卓越的深度学习算法,然而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是一项繁琐且复杂的工作,不仅在结构设计上依赖开发人员丰富的经验,还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迁移的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简化设计思路的同时极大地提升卷积神经网络的性能。此外还在三个小型图片集上进行了多次模型训练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迁移学习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测试集准确率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常用60种中药饮片图像的精准快速识别,构建13 088张常见中药饮片图像数据集,采用迁移学习的方式,以深度学习算法中Xceptio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准,对饮片图像进行训练与识别。模型训练的初始学习率设置为0.01,优化器中设置Nesterov动量超参数为0.9,训练次数为100轮,得到在训练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100%,验证集准确率为97.42%,测试集准确率为97.26%,最后结合混淆矩阵这一指标对模型的识别能力进行评估分析。该模型与传统依靠提取中药饮片图像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分类效果更好,泛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谢冰  段哲民  郑宾  殷云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6):626001-0626001(7)
无人机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因敌我双方无人机外形、颜色等特征较为相似,如何准确地对敌方无人机识别是实现其自主导航及作战任务执行的关键。由于受敌方无人机飞行速度、形状、尺寸、姿态等的改变及气象环境因素的影响,无法准确地对其进行识别与分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迁移学习卷积稀疏自动编码器(Sparse Auto-Encoder,SAE)实现对航拍多帧图像中敌方目标对象的识别与分类。算法首先借助SAE对源领域数据集中大量无标记样本进行无监督学习,获取其局部特征;然后,采用池化层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提取目标图像全局特征;最后,送入Softmax回归模型实现目标对象的识别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非迁移学习的SAE算法及基于底层视觉特征学习的识别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岳瞳  杨宇 《舰船电子对抗》2021,44(2):77-82,95
为探究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舰船检测与识别中的应用,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可见光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总结了适用的可见光图像舰船数据集与针对舰船目标的网络优化方法.研究表明,迁移学习、先验框改进、特征优化等方法均能提升舰船检测与识别的准确率.未来应结合多源特征的融合,对轻量化舰船识别、细粒度舰船分类等方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目标分辨率差异大,多尺度SAR图像目标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分块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SAR图像目标分类算法。首先通过大量与目标域相近的源域数据对分块CNN的参数进行训练,得到不同尺度下的CNN特征提取网络;其次将CNN的卷积和池化层迁移到新的网络结构中,实现目标特征的提取;最后用超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网络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实验数据采用美国MSTAR数据库以及多尺度SAR图像舰船目标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尺度SAR图像的分类效果优于传统CNN。  相似文献   

7.
目前用于图像识别的大多数卷积神经网络(CNN)都使用相同的原理构建,即: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文中使用密集卷积神经网络重新评估了用于图像识别的所有组件,并对池化层不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经过实验,分析发现池化层可以由步幅增加的卷积层代替,却不会降低图像识别的准确率.研究中则在DenseNets上训练提出的由卷积层替代池化层的方法,组成新的卷积神经网络体系结构,并在多个图像分类的数据集(CIFAR-10,SVHN)上产生了先进的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密集卷积神经网络(DenseNets)的全卷积池化算法,提高了图像分类的准确率.最后,在多个经典数据集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验证了全卷积池化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卷积神经网络(CNN)应用于图像识别具有很大优势,但是需要足够深的网络和大量标签完善的数据集才能发挥其优越性.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应对的是质量差和大小不一的数据集,且受硬件设备限制.为了提高图像识别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预处理和数据增强,后迁移大样本提取出的特征信息用于CNN特征提取,再接入微调网络对数据集再训练.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对饮食识别的精度和时间性能均有显著的提高,精确度最高可达98%以上,精度提升最高可达10%以上,时间性能提升幅度最高可达110%.  相似文献   

9.
飞机目标识别是地面情报系统的一项重要关键技术。近年来火热的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展现出对于图像识别任务的优越性能。但是,训练卷积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带标签样本以估计规模庞大的模型参数,因而限制了其在雷达目标识别领域中的应用。针对飞机目标识别中的小样本问题,文中引入适用于有限数据场景的迁移学习技术,预先在其他大样本高分辨距离像数据上训练一个初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再结合当前飞机目标识别任务调优模型参数。在实测数据上的实验结果显示,与仅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显著提升识别准确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卷积和池化操作提取图像在各个层次上的特征进而对目标进行有效识别,是深度学习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中围绕一维距离像雷达导引头自动目标识别,开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高分辨距离像分类识别方法研究。首先,基于空中目标一维距离像姿态敏感性仿真生成近似平行交会条件下不同类型目标的高分辨距离像数据集;其次,构建一种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对目标高分辨距离像进行分类识别;作为比较,针对同类高分辨距离像数据集,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目标分类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分类识别算法有更好的识别能力,对高分辨距离像的姿态敏感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遥感图像场景分类任务中训练样本数量少及遥感图像背景复杂等问题,本文将迁移学习和通道注意力引入到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中,提出基于迁移学习和通道注意力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选用经过ImageNet自然数据集预训练的两个CNN作为主干,同时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增强主要特征,抑制次要特征;然后融合这两个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最后采用微调迁移学习的方式实现目标域上的学习与分类。提出的方法在几个经典的公共数据集上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遥感图像场景分类中达到与其他先进方法相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图像中某几类物体具有相似颜色特征而导致的分类困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隐蔽色特征物体的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针对可见光图像中具有颜色隐蔽性物体而难以区分的问题,通过将二维图像的邻域像素空间特征与高光谱图像的谱段特征相结合并使用改进的局部线性嵌入降维算法实现了空谱联合的特征降维,最终利用主动学习胶囊网络训练高光谱数据分类器从而实现场景内目标的分类。通过改进的主动学习函数可以对更具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标注,实现了利用小样本集对胶囊网络的训练,有效降低了样本的标注成本和模型的训练成本,提高了模型分类性能。实验表明,该算法运行在自建高光谱数据集上能够有效地分类隐蔽色特征物体和其他自然场景,针对隐蔽色目标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1%,针对所有类别物体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89.9%。  相似文献   

13.
廖莎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5):20210372-1-20210372-6
红外成像是现代战场侦察的重要手段,基于红外图像的目标识别技术可为情报解译提供重要支撑。针对红外图像目标识别,提出基于筛选深度特征的方法。设计适当结构的ResNet对红外图像进行特征学习,对于每个卷积层的输出特征图进行矢量化处理,获得相应的特征矢量。针对各个特征图的深度特征矢量,基于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评价它们与原始图像的相关性。然后,通过门限判决算法选取若干具有高相关性的深度特征。经过筛选得到的深度特征可剔除了不必要的冗余成分,从而提升后续分类的精度和稳健性。采用联合稀疏表示模型对筛选得到的若干深度特征进行表征和分类,最终获取待识别样本的所属类别。因此,方法可有效结合ResNet多层次深度特征的鉴别力,从而提高最终的识别性能。实验在公开的中波红外目标图像数据集(MWIR)开展,利用原始测试样本、模拟噪声样本和模拟遮挡样本对方法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部分红外目标识别方法,提出方法可取得更强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PolSAR影像分类技术是PolSAR成功应用的基础,然而相比于比较成熟的PolSAR成像技术与系统设计,PolSAR影像分类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针对PolSAR影像面向对象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多种目标极化分解、ReliefF-PSO_SVM和集成学习的PolSAR影像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多种方法对PolSAR影像进行目标极化分解;然后将利用不同极化分解方法提取的极化参数组合成一幅多通道影像;接下来对多通道影像进行分割、特征提取;采用ReliefF-PSO_SVM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并保留适应度最高的N个特征子集进行分类,每一个特征子集对应一个分类结果;最后利用集成学习技术对各分类结果进行集成。以吉林省长春市部分区域为研究区,Radarsat2影像为数据源,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中,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85.06%和0.8006。此外,还构建了3种对比方法用于分类,对比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所提方法在PolSAR影像分类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The task of multimodal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aims to associate multimodal information, such as images and texts with appropriate sentiment polarities. There are various levels that can affect human sentiment in visual and textual modalities. However, most existing methods treat various levels of features independently without having effective method for feature fus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ulti-level fusion classification (MFC) model to predict the sentiment polarity based on the fusing features from different levels by exploiting the dependency among them.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leverages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 CNNs) with multiple layers to extract levels of features in image and text modalities. Considering the dependencies within the low-level and high-level features, a bi-directional (Bi)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 is adopted to integrate the learned features from different layers in CNNs. In addition, a conflict detection module is incorporated to address the conflict between modalities. Experiments on the Flickr dataset demonstrate that the MFC method achieves comparable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strong baseline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李汪华  张贞凯 《电讯技术》2023,63(12):1918-1924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的预处理操作,以扩充训练样本;接着通过重采样的方法从训练样本中获取不同的训练子集,并在训练各基分类器时引入Dropout和Padding操作,有效增强了网络泛化能力;然后采用Adadelta算法与Nesterov动量法结合的思想来优化网络,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识别精度;最后采用相对多数投票法对基分类器的分类结果进行集成。在MSTAR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后的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99.30%,识别性能优于单个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较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7.
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光学图像分类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样本标注难度大、成本高,难以获取满足CNN训练所需的样本数量.随着SAR仿真技术的发展,生成大量带标签的仿真SAR图像并不困难.然而仿真SAR图像样本与真实样本间难免存在差异,往往难以直接支撑实际样本的分类任务.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石化危险品装车过程中海量监控视频图像人为处理效率低下、模糊图像识别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监控模糊图像智能修复及检测方法.首先,使用深度学习网络作为 目标检测框架,利用GAN网络中生成器与判别器间的零和博弈对模糊图像进行复原,得到清晰完整的作业图像;其次,利用CNN自适应学习图像特征的能力,对修复后的图像进行自主特征提取;最后,将提取的图像特征输入ELM分类器中进行目标识别与分类,判断作业过程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图像修复速度快,视觉效果自然,且目标识别准确率高,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周隽凡  孙浩  雷琳  计科峰  匡纲要 《信号处理》2021,37(9):1633-1643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解译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分类、检测、分割等问题中也逐渐开始广泛应用。现有的SAR图像分类深度学习模型由于训练数据集样本量较小易过拟合,样本的微小改变易导致模型分类错误,产生对抗攻击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攻击方法、攻击结果和攻击目标三方面说明了SAR图像对抗攻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文聚焦SAR图像的稀疏性,具体阐述了稀疏攻击提出背景和SAR图像中稀疏性的表现形式,并就常见稀疏攻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文章在MSTAR数据集上验证了现有的稀疏攻击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算法计算效率和成功率、耗时等指标,并对SAR图像分类稀疏对抗攻击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