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李国通  仇佩亮 《电子学报》1999,27(12):76-79
本文研究了在智能天线在FDD-CDMA中的下行链路的应用,利用上行链路接收数据,估计了下行链路的信道相关矩阵和对其它小区用户的相对干扰总量,给出下行链路的波束形成方法,即在保证一定的有效发送功率的同时,使得对其他小区的用户干扰最小。计算机仿真表明:(在多小区蜂窝CDMA环境中,采用上述方法比仅保证用户方向的最大发送功率,有更小的中断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CDMA(码分多址)蜂窝系统下行链路干扰模型的分析,导出了为提高系统容量而使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函数最佳化的方法。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按此方法获得的最佳功率控制函数比目前常用的功率控制函数的系统容量提高12.5%,并使服务区内的C/I(载扰比)分布特性均匀。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CDMA蜂窝系统上行链路干扰模型的分析,导出了行链路功率控制函数与系统容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与其它几个常用的功率函数相比,由本提出了使下行链路系统容量最大的最佳功率控制函数不使上行链路系统量最大,而且还比下行时的系统容量大1.4倍左右。  相似文献   

4.
24无线传输技术245物理信道结构和复用有两种类型专用物理信道(DP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DPDCH是用以运载产生在第2层及以上的专用数据。DPCCH是用以运载产生在第1层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由检测同步容限的已知同步比特,发送同步移位(SS),功率控制(PC)和可变数据率信息等组成。2451下行链路的DPCH对于下行链路,DPDCH和DPCCH在每个下行链路帧内时间复用,并用DQPSK或16QAM调制发送。(1)帧结构图26表示下行链路DPDCH/…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结构以及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主要给出系统容量,爱尔兰,小区半径,上/下行链路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在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反向链路功率控制对克服“远近效应”和增加系统容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神经网络(MNN)的自适应闭环功率控制算法,该方法平滑了移动信道衰落的影响。使基站接收到的小区中所有用户的信号功率相等。仿真经结果表明,由于神经网络能够较好地识别反向链路的时变特性,MNN功率控制方法比传统的固定步长功率控制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控制性能和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7.
龚翼  谢显中 《通信技术》2007,40(11):38-40
文中提出一种多用户MIMO下行联合发送(简称JTMIMO)技术中的功率分配算法。首先给出了多用户JT MIMO下行链路模型,并导出了下行信道干扰模型和有偏信道信息下的SINR公式。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用户JTMIMO下行链路的联合功率分配算法,仿真验证表明:通过合理分配用户的发送功率,在满足每个用户信干比(SINR)的前提下,最小化总传榆能量具有较好的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DD/DS-CDMA下行链路的空间-时间预RAKE系统。该系统能实现空间的选择性发送和时间的RAKE发送。然后给出了单用户和多用户情况下的该系统性能分析,并讨论不同信道参数(角度扩散,Doppler频率和突发帧长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移动卫星通信信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移动卫星通信信道的传输特征,建立并计算机模拟了移动卫星信道的统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理想的K用户直接扩频码分多址(DS-CDMA)收发系统,研究其下行链路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规模天线的多用户 MISO 下行链路频谱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规模天线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分析了多用户MISO下行链路的频谱效率。假定用户数固定且基站天线数M无限增大,通过理论推导分析发现,当基站发送功率减小到单天线基站的1/M时,随着M的增加系统频谱效率趋于一个恒值;并且简单的预处理即可消除用户间干扰和快衰落的影响。虽然多小区系统会受导频污染的影响,致使小区间干扰不能被完全消除,但是降低后的发送功率可使系统由干扰受限转变为噪声受限。采用迫零单位预编码与采用最大比发送单位预编码的系统频谱效率极限表达式相同。最后给出采用空时分组码的多用户下行链路的频谱效率下限值,并通过仿真分析证实了以上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多用户辅助的TD-SCDMA下行信道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卿朝进  唐友喜  邵士海 《电子学报》2010,38(4):934-0938
 在TD-SCDMA下行链路中,某一特定下行用户会收到所有下行用户的训练序列,利用这一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多用户辅助的下行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同一时隙所有下行用户信道估计窗内的信息进行预处理,抑制由干扰(噪声)贡献的信道响应;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各信道估计窗内的信道响应加权合并,增强当前用户信道估计窗内信道响应的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能有效改善TD-SCDMA下行链路的信道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2.
Adaptive Antenna和Switched Beam相结合的新型智能天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上行链路采用Adaptive Beam,下行链路采用Switched Beam的新颖智能天线.其中上行链路是通过由信道估计得到的导向矢量形成指向各用户的Adaptive Beam,下行链路则是通过估计得到的用户分布形成Switched Beam.该智能天线系统既可以抑制上行链路中多用户信号的干扰,也可以使下行波束易于对准用户,使系统有尽可能高的容量且便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Femtocells are low-power cellular base stations that operate in licensed spectrum. They are typically deployed indoors to improve coverage and provide excellent user experience, including high data rates. Cellular operators benefit from reduced 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onal expenses for capacity upgrades and coverage improvements. Femtocells also bring unique challenges, such as unplanned deployment, user installation, restricted access, and interoperability with existing handsets an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lthough femtocells may cause some interference to other users in the network, with the use of prope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is can be well controlled. We present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both downlink and uplink of femtocells operating based on 3GPP Release 7 standards (also known as HSPA+). Femtocell carrier selection and femtocell DL Tx power self-calibration are proposed as key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ethods for downlink.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daptive attenuation at the femtocell and limiting the Tx power of the femtocell users are proposed. Different interference models and their analysis are presented. In addition, coverage performance and capacity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quantify the benefits of femtocells. We demonstrate that in addition to coverage enhancements, significant capacity improvements are achieved on both downlink and uplink when femtocells are deployed in 3G UMTS/HSPA+ networks.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时分双工大规模MIMO系统,该文提出两种新的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案,即新最大比合并(NMRC)和新迫零(NZF)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两种新预编码方案下目标用户和非目标用户的下行链路信干噪比和频谱效率的表达式,并与传统的迫零(ZF)和最大比合并(MRC)预编码的下行链路信干噪比、频谱效率和误码率性能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NMRC和NZF预编码与传统的MRC和ZF预编码相比,在不增加运算复杂度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而且新的预编码方案在提高目标用户性能的同时,对其他非目标用户的性能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Downlink beamforming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direct-sequence 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DS-CDMA) systems with multimedia services to effectively reduce strong interference induced by high data rate users. A new downlink beamform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 that converts the downlink beamforming problem into a virtual uplink one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ata rate information of all users. Since the main complexity of this method i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multidelay paths, two simplified algorithms are suggested using an equivalent one-path channel vector to replace multipath channel vectors.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evaluate the downlink capacity of DS-CDMA systems using a base station antenna array and the new algorithm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对于同频干扰严重的重叠覆盖场景,Co MP可提高边缘用户SINR,降低小区间干扰,提高边缘用户的吞吐率。对下行Co MP技术进行介绍,并重点介绍了5G下行Co MP与技术与LTE下行Co MP的主要差异,5G下行Co MP JT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实现流程。针对2种场景,对5G下行Co MP JT技术进行了性能验证及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RSRP差值越小,服务小区和协作小区之间的相关性越低,提升流数的同时流间干扰越低,增益越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研究线性迫零类下行多用户MIMO预编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天线用户的预编码矩阵生成方法.利用信道补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可以将下行多用户MIMO信道分解为多个带有基于干扰图样产生的多用户干扰的并行单用户信道.同时本文给出了一种特殊的干扰图样以及相应的显式参数优化方法,包括波束成型和功率分配.通过计算机仿真,重点在4天线场景下分析了该预编码器的系统性能.结果显示,相对于线性迫零类算法,本文提出的预编码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性能.在Pout等于0.1时,相对于单天线的BD方法,PBIF-Rp将损耗信道容量提高了超过45%,而PBIF-Op提高了100%以上.仿真结果和分析都证明了本方法的进一步研究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存在的导频污染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动态导频分配方案。所提方案利用目标小区与干扰小区用户之间的信号干扰强度差将干扰小区分为Uin和Uout两类,并对Uin中的用户进行最优导频分配,Uout中的用户进行随机导频分配来提升系统的平均下行可达和速率。同时,在存在额外正交导频组的情况下对所提方案做了进一步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动态导频分配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大规模MIMO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异构网络中,小小区可以为宏基站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并能够根据自身条件调节传输参数。该文研究在宏基站端干扰消除技术,来消除宏基站到小小区用户的干扰。该文分析了采用此种方案后异构网络下行链路的整体性能,推导了宏基站和小小区用户接收端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系统整体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表明,干扰消除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异构蜂窝网络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MIMO异构网络面临多天线主动窃听时的安全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噪声的抗主动窃听者的鲁棒安全传输方案。首先,考虑窃听者发送上行导频干扰的情形,研究了其发送的上行导频干扰对合法用户信道估计的影响。随后,基于信道估计结果对宏基站、微基站的下行数据与噪声信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设计,并推导了此种情形下系统安全速率的表达式。然后,以系统安全速率最大化为目标对基站的下行数据与噪声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一种基于1维线性搜索的求解方法。进一步地,考虑窃听者在发送上行导频干扰后,继而发送噪声干扰用户下行通信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离散零和博弈方法来获取最优的发送功率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安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