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城市径流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径流污染已成为比较严重的城市面源污染,对城市河道和水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其不利影响。在城市雨水径流污染途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径流污染源头控制、雨洪利用消减污染以及新型排水系统控制污染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控制措施,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杰 《水资源保护》2010,26(4):80-83
为合理利用深圳市城区雨水资源,从循环经济理论的物质流分析与管理出发,确定重构城市雨水健康循环体系的核心内容。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确定深圳市城区雨水利用的发展策略:从雨水渗透为主,集蓄利用为辅,审慎对待雨水回灌,提倡雨水综合利用。对城区雨水利用分区、规划设计指引、建设时序等方面提出规划设想,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但却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充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对实现济南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水资源匮乏、涵养地下水源、保持泉群正常喷涌、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雨水利用的研究现状,针对济南市雨水利用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济南市雨水利用收集技术及雨水蓄存设施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合济南市实际情况的雨水收集蓄存方式,为济南市雨水利用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孟娜 《人民珠江》2007,(3):51-53
介绍深圳雨水利用工程实例,雨水利用技术,通过深圳市雨水利用条件,雨水水质分析,雨水利用潜力分析,对深圳城区的雨洪利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内涝严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水问题,讨论了海绵城市与雨水收集利用的关系,提出城市暴雨管理的一种新观点——雨水雨能联合利用(Co-use of Rain WaterRain Energy,RWRE)。以屋面雨水收集为例,给出了其水雨能联合收集利用模式,介绍了实现RWRE的雨能发电、雨水电化处理、积水助排等几项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世界上第一座采用RWRE模式建成的雨水电站——位于金华市茂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厂区内的小型雨水雨能联合收集利用系统,分析了RWRE的应用前景。分析认为,相对于传统的雨水收集利用模式,RWRE具有环境友好、节能降耗、产投比高、能协同缓解城市水问题等优势,可以通过雨水管网连接和自然能互补发电两项措施分别解决RWRE雨水收集量不足和雨能品质差的问题,从而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连属资源型缺水地区,而近年来城市雨水量有增加趋势,将雨洪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大连地区的水文特征,确定大连市的降雨参数,以大连市区为计算区域,利用屋面雨水收集、绿地过滤后雨水收集、绿地及可透水路面等下渗设施的雨水渗透等收集方式,计算每一种方式所能收集雨水的面积、雨水收集量占降雨量的比例,确定利用各种方式所能收集到的雨量,并以多年平均降雨量、枯水年份降雨量、丰水年份降雨量为工况,比较可收集的雨水量,从而分析评判大连市雨水利用的前景和效益,得出大连地区应全面推广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一种生态雨洪控制措施,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削减暴雨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雨水花园在控制暴雨径流总量及污染负荷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中国雨水花园今后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国家体育场雨水收集池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昕  刘鹏 《给水排水》2006,32(9):73-76
雨水收集池在国家体育场雨洪利用系统中主要起雨水收集和储存、初期雨水弃流和雨水原水供水的作用。介绍了采用规则形状和结构,避免在收集池内产生沉淀,必要的溢流措施,单独收集初期雨水,方便检修和监控等设计原则。并对雨水收集池和弃流池容积,供水泵选型和集水坑设计,收集池池底设计,标高控制,弃流池和阀门井布置,池体开洞等主要设计控制参数,冲洗、格栅系统,液位控制仪表,安全设施等细部设计要点作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9.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对雨水的收集、开发和利用,是水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概述了我国的雨水水质状况,分别从源污染和过程污染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水质管理措施,如排除初期径流、实施雨水分质蓄存、过滤、加药消毒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雨水利用的研究情况,阐述了丰台地区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盛芳园雨水利用工程为例介绍当前丰台区雨水利用情况,通过对丰台区王佐镇物流基地雨水利用工程案例分析,介绍利用集雨池进行雨水利用的一般方法。根据丰台区雨水利用的现状,提出了目前丰台区雨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雨水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深圳湾、珠江口、水质净化厂尾水、面源与截排溢流水体等水质数据,系统分析深圳湾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深圳湾现状水质不达标,关键污染因子为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DIP);雨季水质普遍劣于旱季,内湾水质明显劣于外湾。污染物入湾途径包括:6个入湾河口(后海河、大沙河、小沙河、凤塘河、新洲河、深圳河)、1个污水排放口(福田水质净化厂尾水排放口)、34个雨水排放口和深圳湾湾口。经过旱季污水收集、尾水提标改造等水环境治理措施后,深圳湾主要污染源为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其入湾氮、磷营养盐浓度可达地表水V类标准,是深圳湾现状水质的5~15倍,雨季面源与截排溢流水体的氮、磷入湾总负荷达到76.2 t和283.8 t,将对已无氮磷营养盐剩余容量的深圳湾水质造成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2.
雨水收集利用,具有开发水源、滞洪、蓄洪、美化环境等多重功能。学校雨水可收集范围大,冲厕、绿化浇灌用水用量较大,可优先作为雨水利用示范区域。以合肥市某小学为例,依据多年日降雨数据记录,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水量日平衡法模拟,从水量平衡、经济性角度计算出最佳的蓄水池容积、雨水利用率及自来水替代率等利用能力指标,分析评价了雨水利用规模和效益。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面源污染的加剧,学校雨水利用具有较好的节水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城市高度建成区河道水质改善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铁排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各河段的特征差异,计算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水库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及再生水和雨水的潜力资源,在保障水量及水质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生态补水措施。研究表明:在以铁岗水库最小下泄水量为基础的前提下,铁排河各河段的降雨不能满足生态环境需水量,只能作为间歇补水,固戍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可作为常态性水源;城市高度建成区的河段雨水补水宜采用人工调蓄及物化处理,在可利用空间较大的河段可采用生态调蓄净化雨水,以此削减入河污染浓度。生态砾石床、生态浮岛及水下森林的构建均能改善水环境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苏州某厂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州市某厂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分别进行了年均水量平衡计算和月均水量平衡计算,并在选定了地下雨水清水池容积后对月均水量平衡进行了核算,最终得出了该方案雨水收集量能够满足厂区内绿化用水量、水面蒸发量和其他水量损失需要的结论。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系统每年可节约自来水44 430 m~3,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水景社区的雨水收集与综合利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雨水收集与综合利用,以上海郊区一生态水景社区为例,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该社区年均雨水可收集量约45 678 m3,占一年总降雨量的62%左右,不但满足社区每年的绿化浇灌、硬地冲洗以及水面蒸发等消耗量,而且富余雨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作景观湖的补充水源及其他用水。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以景观湖为中心,屋面雨水通过2个总容积为675 m3的地下集蓄池来收集,集蓄水量可达1.83万m3/a;绝大部分绿地、道路广场以及极少数屋面的雨水径流通过长1 km的植草浅沟和500 m长的碎石沟渠收集,并汇入2个总面积为800 m2的暴雨塘系统内暂时储存。户外小停车场和小广场的雨水通过砂床过滤系统收集。  相似文献   

16.
雨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其可利用量进行评估是其中重要的步骤。为给深圳市观澜河流域雨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基于深圳市1984—2018年的日降雨资料,采用基于下垫面分类的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计算方法,计算了深圳市观澜河流域在不同典型年的雨水资源量、雨水资源利用理论潜力、现实潜力。结果表明:观澜河流域具有较大的雨水资源利用潜力,其平水年雨水资源利用理论潜力可达3.74亿m3,在7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情况下的雨水资源利用现实潜力可达2.42亿m3;在同样的降雨条件下,下垫面类型和城市建设条件均会对雨水资源可利用量产生较大影响,增大园林绿地、水体等下垫面面积和增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均有助于提升雨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北京某学校雨水利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某中学为例,介绍一种学校雨水利用的方法。根据校区水量平衡计算结果,对利用校园内汇集的雨水作为冲厕、绿化和景观用水等进行设计;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雨水径流的污染进行控制,保障所利用雨水的水质达到要求,并采用生态净化的方式,使学校景观水体循环起来。虽然雨水利用工程投资较高,但其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绿色低碳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设计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庆市某绿色低碳生态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方案采用雨污分流系统,对不同来源、不同水质特点的雨水实行分散式收集和处理,经处理后的雨水可作为绿化浇灌和景观用水的补充水。经过水量平衡核算,项目雨水利用率可达48.6%,满足《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设计要求。通过对此工程实际中雨水收集利用的设计方法介绍,以期为其他雨水利用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初期径流雨水是受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用降雨深度界定初期径流雨水量并将其截流可降低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为便于采取工程措施有效截流初期径流雨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Ⅴ类水体基本项目标准限值为依据,将污染指标值高于该标准限值的径流雨水界定为初期径流雨水,因此后期径流雨水量即为污染指标值等于或小于该标准限值时的产流量,用单位时间内的降雨体积表示。据此按钢筋混凝土圆管(满流)的水力计算图确定截流管道的管径,并采用溢流堰式截流井截流。通过实际工程验证,其截流效果显著,且工程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分析初期雨水的界定方式及其水质水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初期雨水径流管控的规范标准,指出国内关于初期雨水径流管控相关的规范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的初期雨水弃流设备、收集转输设备还不成体系,缺乏对初期雨水污染特征差异、初期雨水径流管控规范要求以及雨洪管理体系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对目前初期雨水收集转输设备的调研,分析其性能及优缺点;今后应针对初期雨水径流管控出台专项政策,编制综合雨水利用、环境保护和排水防涝等方面的雨水管控技术规范,从宏观水文角度关注初期雨水并建立相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