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土地区深基坑挖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对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是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内容。以宁波某深基坑工程为例,根据确定的监测方案及取得的数据,对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周边土体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由监测结果可知,该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主要对现有城市空间开挖深基坑的一些影响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基坑监测的重要性,并研究了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案例以监测分析的手段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对边坡顶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支撑结构内力、土压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目前基坑监测均未超过预警值,基坑设计是合理的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支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支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尤为重要,文章对厦门岛外沿海软土地区某深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确保监测精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四川建材》2016,(5):100-102
以某高填方深基坑为工程背景,针对其高填方区域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对其周围环境的深层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条件下,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位移及周边环境的沉降得到良好控制,为高填方工程提供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5.
结合深基坑工程开挖实例,通过对支护结构监测数据的分析,绘制出支护结构水平与沉降位移曲线,得出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确定了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监测结果表明,支护结构具体位置对其位移并无影响,为类似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复合型商业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基坑土体会产生相反的应力,使基坑出现水平位移,导致工程施工难度加大,因此提出了基于自稳式支护结构的复合型商业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首先,计算复合型商业建筑深基坑施工土压力,依据土压力情况,设计自稳式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多层开挖施工中,使用自稳式支护结构进行阶梯式支护,保证每层都可以建立倒运平台,并利用TRD工法建造防水帷幕,解决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渗漏的问题,通过以上技术完成深基坑施工。为了分析这种设计技术的实际可行性,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布置水平位移监测点监测水平位移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减小基坑水平位移,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结合济南西客站轨交1号线工程,详细阐述了超大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并制订了合理的基坑监测方案,对灌注桩桩顶水平位移及桩体水平位移进行了现场实时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一些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规律,制订了相对应的技术措施,亦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的研究分析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蓝树猛  张毅  李飞 《安徽建筑》2011,18(1):72-74
天津奈伦国贸大厦基坑属于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和面积均较大。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方案,并从基坑底部隆起变形、基坑外围水位变化以及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变化值进行分析。目前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基坑支护较为安全可靠,但基坑外围的水位变化情况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某深基坑在周边区布置86个监测点,对基坑周边构筑物沉降、基坑顶层水平位移、深部侧向位移、锚索受力及地下水位变动进行了监测。根据深基坑监测数据结果对该项目基坑变形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周边建筑物沉降和支护结构位移已经趋于稳定,锚索拉力值未达到设计值的80%,支护桩内力变化较大,但未超过抗力值,支护结构工作正常,基坑稳定。  相似文献   

10.
某深基坑工程的监测分析与变形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某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建筑物沉降、立柱沉降和支撑轴力的监测,探讨了水平位移、沉降与内力等变化规律,深入研究了水平位移的变形特性。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基坑的水平位移随开挖时间的渐变过程近似分段抛物线型;周边建筑物沉降随开挖时间的递增而增大,增长速度前慢后快;深层水平位移大小及分布与基坑开挖深度、支护结构体刚度、支撑刚度、地质状况、地面超载等因素有关。由监测结果可知,该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案合理,效果良好,满足了设计和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顶端水平位移、顶端沉降、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探讨了水平位移、沉降的变化规律与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基坑的顶端水平位移随开挖时间的渐变过程近似成分段抛物线型;顶端沉降随开挖时间的递增而增大,增长速度前慢后快;深层水平位移大小及分布与基坑开挖深度、支护结构等因素有关。由监测结果可知,该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变形控制设计方案合理,效果良好,满足了设计和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高档综合楼12m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的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深基坑开挖引起支护结构和邻近土体水平位移的形态和发展过程,及其与地基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施工工序之间的关系,并统计了最大水平位移发生的位置.结果表明,土体的水平位移大于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坑底附近;底板浇筑完成后,水平位移仍在发展,但增量有限.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市某深基坑为背景,针对其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进行深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采用井点降水及有组织引流排水措施,同时对支护结构水平、竖向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降水方案条件下,支护结构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量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为兰州市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唐靖武 《砖瓦》2024,(3):146-147+150
在高层建筑、地铁、隧道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出现深基坑工程,而深基坑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危险性较大。因此,在基坑开挖时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对基坑支护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钢板桩支护结构为例研究了此支护结构的处理方式,并监测钢板桩的桩顶沉降、桩顶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分析了钢板桩支护结构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坑施工期间对钢板桩监测,钢板桩桩顶水平位移增加幅度在6mm/d以下,45mm为水平位移最终累计峰值,未超过预警值50mm;桩顶沉降增加幅度在4mm/d以下,22mm为桩顶沉降最终累计峰值,未超过预警值30mm,表示基坑工程变形值在允许范围内,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低温建筑技术》2016,(7):103-106
某超高层建筑深基坑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边坡顶部竖向位移、锚索内力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桩锚支护体系能够有效控制基坑水平位移,第一道锚索在控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对桩锚支护方案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安某商住楼深基坑桩锚式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计算与监测,研究分析了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体系的变形特性,得出支护桩的水平位移随开挖工况而变化的分布规律,认为在基坑工程常规设计中应考虑时空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基坑开挖深度为20.8 m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实践,介绍了深基坑设计方案和施工中结合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的监测和地下水位监测等数据,用以减少基坑及土层的变形,从而保证了基坑的施工安全,对提高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刘港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1):150-152
依据监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建筑物沉降、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等,对开挖支护施工安全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探讨了结构整体及细部的最大位移及弯矩等形变性质.将支护方案进行比选,建立了有限元三维模型,对深基坑的开挖过程做了进一步的施工三维模拟.结果表明,该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基坑形变控制实施方案可行,安全施工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某深基坑为例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着大面积深厚杂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采用了上部复合土钉与下部桩锚支护结合的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进行坡顶位移监测,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安全可行、设计合理,基坑水平位移均在控制范围以内。该设计对于研究此类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工程质量》2021,30(7)
以兰州市某深基坑为例,根据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因素随时间和开挖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数值模拟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较为接近,桩锚支挡结构这一支护形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在兰州地区地铁深基坑支护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