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包钢薄板厂CSP流程精炼工序钢水温度、成分、精炼渣组成、渣量及吹氩强度等工艺参数的研究分析,采用了合理渣系、渣量、合适的吹氩强度及钙处理工艺等,实现了LF炉快速造渣,高效脱硫、脱氧,保证了钢水质量和铸机的顺行,满足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矢量量化在钢水连铸下渣检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钢水连铸下渣检测系统(SWCC-SDS)成本高、难于安装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量化(VQ)技术的钢水下渣检测方法.对钢水连铸下渣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连铸过程中钢水、钢渣产生的振动差异,确定了把振动信号作为主要检测信号的实施方案.利用振动传感器,搭建了远离钢水的控制系统,解决了钢渣检测的传感器易耗问题.通过VQ技术对经过预处理的实时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码本训练,来判断钢水状态,实现连铸下渣的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低,对现在有设备改造小,下渣检出率在95% 以上,符合钢水连铸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用电炉法生产IF钢的合理工艺配置,阐明了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选择合适的炉料配比(增加铁水、DRI或生铁的使用量)、正确的生产操作(如电炉内吹氧喷碳造泡沫渣、钢包内脱氧,注意钢水在连铸过程中的保护浇注等)并配备合适的钢水二次精炼设备如LF+VTD-OB后,可以生产部分IF钢(CQ,DQ和DDQ级)产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当前连铸下渣检测系统成本高、使用寿命短且难于安装维护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测量的下渣检测系统实现方法.通过分析连续下渣过程,根据钢水、钢渣因相对密度不同而产生的冲击振动差异判断下渣时间点.结合嵌入式系统技术,搭建了传感器远离钢水的下渣检测实验平台,有效地提高了系统使用寿命.利用自主设计的嵌入式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样与特征信号提取,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对经过预处理的实时信号进行训练与识别,进而判断钢水状态,并结合相关控制策略实现连铸下渣的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低,对现在有设备改造小,使用寿命长,下渣检出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5.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7,26(2):192-192
日本神户钢铁公司以铁矿石为生产原料,这意味着铜、镍、砷等夹杂元素要低于用电炉和废钢生产的钢水.在转炉脱碳之前的铁水预处理阶段使磷、硫含量低于0.01%;脱碳后,钢水倒人钢包,尽力除掉炉渣;最终经LF技术处理后,在连铸机上浇铸合格的钢水.  相似文献   

6.
综合介绍了国内外连铸中间包冶金技术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防止钢水再污染技术,促使钢水中夹杂物去除的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简介,为我国的中间包冶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间包冶金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介绍了国内外连铸中间包冶金技术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防止钢水再污染技术,促使钢水中夹杂物去除的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简介,为我国的中间包冶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CSP大包注余的回罐处理,充分回收注余钢水和热态渣,提高了钢水收得率,减少LF炉精炼石灰、精炼渣消耗量,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悬挂式顶吹喷粉精炼的钢水脱磷速率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应用传质原理的双膜理论,分别考虑气粉流直接冲击钢水面的过渡相接触区和顶渣的稳定相接触区,建立了顶吹喷粉钢水精炼的动力学模型.考查了供粉强度和渣粉熔化特性对精炼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渣粉熔点较低的情况下,稳定相接触区对整个精炼过程也有着重要的贡献.增加供粉强度可增加稳定相接触区反应所占的比例,但对过度相接触区无影响,降低渣粉熔点可显著提高过渡相接触区的精炼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精炼过程的速率.  相似文献   

10.
开发一种FeS基的脱铜渣,能有效进行钢水脱铜,脱铜率可高达71.6%。实验结果表明用FeS渣系进行钢水脱铜时,脱铜率随钢水原始铜含量和渣中Fe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钢水中碳含量对脱铜影响较大,碳含量越高脱铜率越高;温度影响FeS渣系钢水脱铜的效率,温度越高脱铜率越低。  相似文献   

11.
The metallurgical properties and fatigue life of bearing steel processed by electric furnace (EAF), ladle refining (LF-VD), continuous casting (CC) and electroslag remelting (ES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main results obtained are as follows: (1) Due to low oxygen content and dispersion inclusions in steel, the fatigue life of LF-VD-IC or CC is three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EAF steel; (2) The oxygen content in steel produced by CC process is about 9.0× 10-6, the carbon segregation (C/C0) is from 0.92 to 1. 10 and the fatigue life of CC steel is equal to that of ladle refining ingot casting steel; (3) Although the amount of inclusion and oxygen in ESR ste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F-VD-IC or CC steel, the fatigue life of ESR ste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because of its fine and well dispersed inclusions.  相似文献   

12.
通过热力学计算以及工业试验研究留渣量对"双渣+留渣"炼钢工艺的影响。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铁水成分维持不变时,其合理的留渣量约为4.3 t,考虑在实际生产中铁水成分的波动,留渣量可取3~5 t。工业试验表明,采用新的"双渣+留渣"炼钢工艺,留渣量过低易造成第1阶段结束倒渣时渣中含Fe量过高,合理的留渣量为3~4 t,平均降低铁损为2~3 kg/t钢。理论计算结果与工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基于CCT图的焊接组织和性能预测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焊接CCT(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图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运用AutoCAD和数据库软件,建立了8大系列材料的焊接CCT图形数据库(近200幅)及相关材料成分库;对于不同焊接条件,通过VB编程实现判据选择,调用CCT图进行计算.对焊接热影响区和焊缝的组织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焊接组织性能和冷裂性进行预测;将运用焊接CCT图预测组织性能的过程软件化.实现焊接工艺优化.验证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对焊后接头的组织性能准确预测,有利于焊接CCT图的推广和准确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高铝钢可浇性,在转炉出钢及LF精炼过程对钢包渣进行改质处理,连铸采用专用高铝钢保护渣,中间包采用塞棒吹氩+密封圈等水口防堵工艺。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夹杂物组成可控制在12CaO·7Al2O3、3CaO·Al2O3低熔点组成区域,浇铸时长为4.5~6h时,液面状况正常,无结团,渣条较少且无硬渣条,铸坯表面质量优良,连续浇铸炉数不低于6炉。  相似文献   

15.
The influence of flow control devices on metallurgical effects in large-capacity tundish has been studied carefully with elements tracing,sampling and theoretical prospecting,The results from the studies are(1) in the continuous casting of clean steel,bad control of tundish operation may deteriorate the cleanliness of steel;(2) the cleanliness of steel is deteriorated mainly at the unstady state;(3) large amount of macro inclusions come from the top slag and the refractory of tundish;(4) installing dam and weir can improve the cleanliness of steel and lighten the influence of steel fluctuation;and (5) the result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suggests that the inclusions larger than the critical size of 92.6um can be floated out from the tundish bath completely.  相似文献   

16.
在高铬铸铁——碳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合层及其邻近的界面、组织形态、晶体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了两种金属的结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层的组织为极细的珠光体(屈氏体)组织。与钢组织的分界面为珠光体团的亚晶界面;与铸铁组织的分界面为细铁素体或渗碳体与马氏体的相界面。界面上无夹杂和缺陷,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板坯连铸温度场及凝固末端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锈钢板坯在连铸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及坯壳的生长随时间的变化,讨论了过热度,拉速及二冷配水量对温度场及凝固末端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铸坯温度场和凝固末端位置的主要因素是拉速和二冷配水,而过热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如日本等国)使用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发展现状.初步探讨和分析了实现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在我国尽快实现这个新工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马鞍山俗称钢城,建市前就以钢铁著称。在马鞍山既可看到钢铁生产的全部流程,也可以看到国外先进的冶金设备。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马钢的扩建,装备了很多世界上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钢铁生产的最先进技术和设备。面对钢铁企业振兴和调整的机遇,马鞍山完全有可能构建出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课题组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