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传统的人工挖孔桩由于施工机具简单。无噪音、无振动、无泥浆排放、造价低、施工质量可靠、单桩承载力高、适宜于狭窄场地上施工等优点,在埋置不深有较好持力层的地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l适用范围(l)人上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上、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风化岩层。而粗细砂或粉细砂夹淤泥等易于出现流砂的土层,以及流塑状的淤泥层都不适宜采用人工挖孔桩。(2)人工挖孔桩持力层的选择甚为重要,持力层的力学强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桩基的合理与安全。挖孔桩持力层应选择无软弱…  相似文献   

2.
人工挖孔灌注桩一般适用于粘性土、人工填土、无流动性淤泥质土及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对于有严重流沙、涌水、存在有害气体和厚度大于1m的淤泥层及塑性淤泥质土等地基,一般不宜采用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护壁普遍采用现浇混凝土。挖孔桩的深度不宜超过40m,桩径一般不得小于0.8m。当人工挖孔桩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得低  相似文献   

3.
用两种不同桩型控制高层建筑基础沉降差的两个设计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列举两个十六层住宅大楼基础.设计实例:一个是人工挖孔桩基础,但少数挖孔桩是以微风化基岩作持力层,小部分挖孔桩是以中风化基岩作持力层,大部分挖孔桩是以强风化基岩作持力层。另一个基础三分之一是人工挖孔桩,三分之二是预应力管桩。通过这两个基础实例的构思、论证和实施,简要阐明控制基础沉降差异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遇到较厚淤泥、流砂层很容易涌砂坍塌无法成孔;通过坚硬致密微风化岩层施工进度缓慢。主要陈述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不良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挖孔桩一般适宜用在深度不大,人工填土、粘性土、无流动性的淤泥质土以及中等密实的砂土等场地,其实只要认真分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采取适当的技术安全措施,挖孔桩的应用范围就会大为拓展,同时深度规定也可适当放宽,且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徐荔 《广东建材》2013,(8):46-49
人工挖孔桩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桩基础形式,具有造价低、工艺简单、质量控制容易、承载力较高等优点。人工挖孔桩端承桩为主,桩端持力层通常为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基岩。在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时,一般不考虑桩侧阻力的作用,桩侧阻力是否参与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影响到人工挖孔桩的经济性,有时甚至决定采用挖孔桩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介绍厦门某高层商住大楼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孔桩竖向承载力的试验值与设计计算值之间的差异,得出本地区强风化花岗岩土层的实际承载能力比规范法设计计算的设计值要大。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近年来,人工挖孔桩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中应用较多,但由于土层及地下水等影响因素,经常遇见流砂、流泥的现象,例如,在护壁施工中遇流塑性淤泥、粉细砂、砂卵石层以及扩大头施工中遇残积砂质粘性土、轻砂质粘土、粉质粘土等,都有可能出现流泥、流砂现象,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8.
采用部分换芯法处理人工挖孔桩质量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纲 《建筑技术》2002,33(4):267-268
某新建高层综合楼(办公兼科研用) ,地下1层 ,地上19层 ,框剪结构 ,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 ,由于施工时对地下渗水问题处理不当 ,造成部分返工。1施工概况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由地表往下分别为 :灰黑色杂填土(由建筑垃圾、混凝土及粘土组成)、褐红色粉质粘土、褐黄色砂砾石、残积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推荐承载力标准值fa=600kPa)与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以上均为紫红色) ,属我国华南地区较典型的砂砾下风化岩地层结构 ,设计要求桩底持力层落在入岩1倍桩径的中等风化岩上。本工程共52根桩 ,桩…  相似文献   

9.
柴林 《建筑技术》2000,31(3):181-181
人工挖孔桩因挖孔人员在地下施工,活动余地小,工作环境恶劣,最大深度可达50m,情况复杂,因此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1事故类型(1)孔壁坍塌:当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为渗透系数大的粉土、粉细砂等砂性土层或深厚的饱和淤泥质粘土,无护壁或有护壁但不具有有效的刚度和强度,不能承受水、土侧压力,又未采取降水措施时极易出现渗水、流沙、涌泥现象,最终造成孔壁坍塌。(2)孔口落物:桩孔附近有堆积物未及时清理,在人为或雨水冲刷下物体落入孔内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3)窒息中毒:桩较深时孔内可能积累大量有害、可燃气体;若桩位处原为有…  相似文献   

10.
人工挖孔桩因其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场地小,无泥浆排出,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在近几年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在扩大桩头的桩基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更有其优越性.但人工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尤其在淤泥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孔桩施工更复杂,很容易出现涌砂塌孔等问题.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介绍了人工挖孔桩通过缩短每节护壁高度、采取可靠支撑来控制淤泥地质下土质不稳定的关键施工技术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工程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主楼26层,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30,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
彭洪伟 《建造师》2010,(8):84-85
系统阐述了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护壁技术,以及结合施工现场实际,介绍在地下水丰富、流砂层、淤泥、溶洞等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人工挖孔桩护壁施工安全成功经验,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人工挖孔桩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坚 《山西建筑》2006,32(7):117-118
从人工挖孔桩的直径、持力层的选择、布桩原则、混凝土及配筋要求多方面叙述了设计要点,对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的地下水、流砂的处理、混凝土浇筑做了详细介绍,以使人工挖孔桩在工程实践中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挖孔桩以其承载力高、结构受力明确,沉降量小,而越来越多地在中、高层建筑中广泛使用。但由于人工挖孔桩基是在地下施工,工作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并常伴有地下水量大、流砂层现象严重等施工安全问题,因此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1. 事故出现的类型 ( 1)孔壁坍塌: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地基土为渗透系数较大的粉土、粉细砂或有深厚的饱和淤泥质软土,护壁的有效刚度和强度不能承受水、土侧压力,又未及时采取有效降水措施时,极易出现大量渗水,造成涌砂、涌水、涌泥现象,最终造成孔壁变形坍塌,甚至造成伤亡事故。 ( 2)触…  相似文献   

15.
李文光 《建筑安全》2000,15(12):30-31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高层建筑基础都选用人工挖孔桩,地下室基坑开挖不少亦以人工挖孔桩作为支护结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机具简单,桩孔可以挖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取样试验,且孔底扩大后可以增加桩的支承面,孔底残渣、杂物较易清除;挖孔桩成为端承构件,不仅沉降量小,单桩承载力大,使高层、超高层建筑有了可靠的基础支承,且造价较低。  目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基本上都是以个体承包、民工操作为主。由于他们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质量及安全的要求领会不深或急功近利存在侥幸心理,以致施工过程存有不安全的隐患或施工质量欠佳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是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而选择合理的桩型,能充分利用各层土承载力。延安地区的部分地层中在距离地表约10 m左右部位存在强(中)风化岩层,与关中地区的粘性土相比岩层承载力高。采用挤土沉管夯扩桩,可以穿透风化岩层以上较薄的沙砾层,以强(中)风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承载力高。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人工挖孔桩具有施工机具简单,可以大面积同时成桩;孔底清渣容易,桩尖持力层直观;单桩承载力高;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影响;造价比较低;尤其是沉管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无法施工的地基,应用人工挖孔  相似文献   

18.
结合能源大厦桩基础工程,介绍对于要求桩端持力层进入中风化及micro的人工挖孔桩,在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工程中,针对碰到的破碎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某法院审判综合大楼工程总建筑面积 110 2 0m2 ,地上十二层 ,地下一层 ,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 (共 10 1根桩 ) ,桩径为90 0~12 0 0 ,扩底直径为12 0 0~2 0 0 0 ,桩长为 6 2~ 15 0m不等 ,混凝土等级为C30。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进入中风化岩 2~ 3d。地质情况如下 :①杂填土 ,②耕土 ,③粉土 ,④圆砾 ,⑤强风化粉砂泥岩 ,⑥ 1强风化灰岩 ,⑥ 2中风化灰岩 ,地下水位为 - 1 5m。本工程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的施工难点在于 :地下水位较高 ,护壁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 ,以防止流砂、塌孔 ;持力层及最小嵌岩深度…  相似文献   

20.
李卫民  邹建 《建材与装饰》2009,(10):217-219
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遇到淤泥、流砂层较厚,地下水极为丰富时,很容易涌砂塌孔,施工进度缓慢或根本无法成孔。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成功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