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及审美情趣等不同,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的内涵意义往往也不一致.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色彩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说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1导言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各自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民族特色,这些特点和特色必然要反映到整个民族的全民语言上。本文拟就颜色语及其民族文化差异等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2颜色语颜色语是指通过颜色词汇或色彩本身表达某种意义的信息符号。颜色语的言语意义是表示色彩的词汇的引伸义,可以分为情感意义和象征意义。由于各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背景,对色彩的偏爱和应用有很大的不同,由色彩所引起的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因此,颜色语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化的特点。语言并不单独存在,它与文化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和共存。不同国家和民族因为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差异,语言的使用也截然不同。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用语、亲友称呼和颜色词汇三个方面比较并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名词词组是指以一个名词为核心词(Head Noun),在其前面或后面加上修饰词而组成的名词性词组。其中以多重前置修饰语结构的名词词组(multi-pre-modification noun phrase以下简称MP-NP)最难理解。在总结前人有关语言中关于颜色词汇的研究和眼的生理研究之后,笔者发现颜色词汇的产生有身体的现实基础。而且还发现,在MP-NP结构中,颜色修饰语是主体与实体之间的分界点。修饰语可以从这里分别向两边扩展;最后,笔者提出了有关MP-NP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经过了"以物喻色"和"以色喻物"双向的隐喻过程。隐喻过程产生模糊性。"黑"颜色的模糊性首先表现在语言中的"黑色"与现代色彩理论的黑色不完全吻合,汉语"黑色"在以物喻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表示黑色的词汇,这些词汇表达各种不同色差的黑色,也就是说黑色不是绝对的,而是模糊的;其次是"黑颜色"在语言文化中的隐喻意义是好坏褒贬对立统一,死亡与生命于一体:既是"高贵"、"肃穆"、"正直"之色,又是"不光彩"、"隐蔽"与"邪恶"之色;既是表达死亡的静默之色,又是孕育生命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属极其活跃的词汇,人类对颜色的感知有一定的共性。然由于英汉在民族心理、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颜色隐喻便颇有迥异之处。文章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进一步对中西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从词汇的政治色彩,地理环境与英语词汇的形成,词汇中的宗教内涵,文学作品与英语词汇的关系,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等方面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可供语言教师参考的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8.
英语词汇的联想意义赋予语言纷繁复杂的文化蕴涵,使词汇的联想意义变得丰富多彩.对比探讨黑色(black)在汉英文化中的异同,认为各民族由于自身所处的不同的文化系统,所以在使用颜色词时,应注意词语特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文化,其各自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上的烙印使得两种语言有种种差异,给翻译带来难题本文通过大量事实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颜色词、习惯用法、成语和谚语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为动态翻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其各自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上的烙印使得两种语言有种种差异 ,给翻译带来难题 .本文通过大量事实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颜色词、习惯用法、成语和谚语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为动态翻译提供了借鉴 .  相似文献   

11.
英汉"红色"之文化内涵差异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色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汉民族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使得人们在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上不尽相同,即使对同一颜色的理解和使用也有所不同。本文以“红色”为例,分析了它们在其对应的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用途、文化价值和文化意蕴。本文从“红”和“白”两种颜色词着手,对汉英颜色词在文化内涵上进行初步的比较和探讨,并对颜色词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便于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实现和谐有效的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13.
汉英文化意象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打上民族文化烙印的符号系统。然而不同的民族因为生存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可能赋予相同的物象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使该事物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文化意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文化意象所导致的理解障碍。从英汉文化意象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希望为促进英汉跨文化交际理解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颜色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化含义和延伸意义,因此是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通过对比法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构成及化含义,说明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思想观念、传统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并举例说明如何对颜色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5.
颜色词不仅绚烂多彩,而且与社会文化思想密切相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英汉文化差异较大.英语颜色词的文化涵义不一定被汉语中的相应颜色所体现。本文讨论red,yellow,blue基本英语颜色词的汉译,旨在说明翻译中要把握英语颜色词的文化寓意,使其文化内涵在汉语中得到准确再现。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动物词汇意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制约着动物词汇的意义,反过来动物词汇又折射出文化的丰富内涵。由于中英在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等方面有差异,以及其他多种原因,使得英语文化动物词汇比汉语文化动物词汇丰富,且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中文化传播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文化意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凝结,对文化意象词汇的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以《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译本中文化意象词的翻译为例,从杂合的视角分析传统翻译策略的不足之处,进一步阐明杂合的翻译策略能对文化意象词进行准确的翻译,并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人与国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将中国的各种资讯、国情、文化、传统等介绍给世界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如何将反映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恰当英译,是当下研究的新课题。基于跨文化四大因素——词语的文化身份、审美干涉、政治干扰与伦理干预,分析了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实现有效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英汉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例举表示颜色、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日常用品等方面的词汇,分析英汉语言中词汇的蕴含意义,探讨英汉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商标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寓意。以汉语为译入语的商标词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对以汉语为译入语的商标词翻译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学、儒家思想、审美情趣、禁忌、性别、年龄和消费心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