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顾斌武 《江苏陶瓷》2011,44(1):48-48,50
"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品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洋桶壶     
<正>"洋桶壶"是紫砂茗壶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款式,它在特定的历史年代里发展起来,受民俗、民风的影响和熏陶,广为流传,以其日用功能与艺术功能俱佳的特性,成为紫砂传统经典之作,在紫砂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篇章。追溯"洋桶壶"的起源,不得不提到宜兴紫砂流向海外的历史。明清时期,宜兴蜀山窑产品,尤其是紫砂陶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工艺品行销海  相似文献   

3.
张宏桃 《江苏陶瓷》2012,45(3):23-23
紫砂茗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之为“高超的艺术品”。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几何形体。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筋纹形体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满足人们各种审美需求。几何形体壶器光洁素雅.没有任何雕饰与刻绘.如传统的“提璧壶”、“汉君壶”、“掇球壶”、“竹鼓壶”、“合盘壶”、“四方壶”、“六方壶”、“洋桶”等等,这些造型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的.甚至有的壶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4.
许俊 《佛山陶瓷》2013,23(9):70-71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  相似文献   

5.
沈菊芳 《陶瓷工程》2011,(10):63-63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就艺术而言,地方色彩愈浓,其民族性就强,愈自然,也就愈美好。紫砂陶艺正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论素器艺术     
吴奇敏 《江苏陶瓷》2004,37(1):38-39
宜兴紫砂举世闻名,被誉为“东方明珠”、“陶中瑰宝”。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明代李渔说过“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他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理想的茶器。  相似文献   

7.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就艺术而言,地方色彩愈浓,其民族性就强、愈自然,也就愈美好.紫砂陶艺正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吴俊 《佛山陶瓷》2012,(6):66-66,68
世间茶具称为首的宜兴紫砂壶,不仅在于它泥制的得天独厚、实用功能的无可比拟,更在于它文化内涵的丰富。一把好的紫砂茗壶,它的“形、神、气、态”均给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9.
宜兴紫砂圆壶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  相似文献   

10.
范黎明 《佛山陶瓷》2012,(12):51-51
紫砂泥最适于用来塑造茶壶。明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天下最为理想的茶具。  相似文献   

11.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就艺术而言,地方色彩愈  相似文献   

12.
<正>宜兴紫砂陶器以紫砂茗壶最为出名,因其得天独厚的材质优势,加之巧夺天工的技艺和文化渗透,历来便深受世人喜爱,成为品茗泡茶之佳器。对于一把紫砂茗壶而言,实用性是其首要的特征,而造型、人文等又无疑成为锦上添花的部分,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后,历久弥新的紫砂茗壶已经具有了更为完整系统的艺术造诣,并在历代制壶艺人的创新创造中,愈发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生命力。紫砂茗壶的创作早已由最初的粗陶制作转变为  相似文献   

13.
紫砂器也叫紫砂或紫砂陶器,古代文献中也有多种名称,如:茗壶、宜壶、砂壶等。紫砂泥是一种可塑性高的陶土,凭着紫砂艺人丰富的技巧与手工艺,制作出器形多样,富有民族特色的紫砂器皿来。  相似文献   

14.
胡欣 《江苏陶瓷》2013,46(4):65
中国人自古就有饮茶的习俗,紫砂茗壶便在这样一种大众习惯中自然诞生,但不可不提的是,它更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产物。每一把紫砂茗壶上都凝聚着人们的愿望、志向或思想情感,因而它往往牵动着人们的心情,吸引着人们的视觉眼光,并最终成为一种博采众长的文化现象而发展至今。宜兴紫砂茗壶历史悠久、经典不断,与此同时,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寓意一直备受关注,也因此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是集艺术和人文为一体的手工艺代表。  相似文献   

15.
范敏 《江苏陶瓷》2012,45(5):40-40
宜兴紫砂圆器造型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紫砂方器造型并存于世,相互映辉,不断演变、调整、发展、蕴育了漫长的紫砂发展史,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姿态万千的茗壶世界。紫砂圆器造型的艺术美,主要反映在圆器壶体造型的完美形式上。紫砂圆器茗壶的艺术美往往用"形、神、气、态"四大要素来衡量,其中"形"的好坏直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茗壶,因其造型千姿百态,色彩淳朴古雅,表现形式独具匠心,手工工艺精美绝伦,独特的泡茶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享誉海内外,成为独树一帜的“国之魂宝”。所以要鉴赏一把好壶应从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考量。  相似文献   

17.
陈健 《江苏陶瓷》2006,39(Z2):37
紫壶如玉,紫玉金砂。珠圆玉润,方显茗壶本色。当我八十年代步入紫砂艺术殿堂,进入紫砂光货创作领域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紫壶如玉、紫壶是玉、爱壶胜于爱玉。用玉来比喻紫砂光货恰如其分,超脱凡俗,趣味无穷。紫砂光货是宜兴茗壶造型体系的一种,它以几何形体为主,根据球形、筒形、立方、长方形及其他几何形体变化得来,它经过艺人的构思、设计、加工处理,造就各种形态、神态,以其独特的面貌形式,成为紫砂茗壶独具特色的艺术造型形式。它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表面圆润光滑,润湿优雅。它特别适合把玩,具实用性、艺术性、工艺性于一体,它深受壶…  相似文献   

18.
一些陶刻的名家高手在紫砂茗壶上刻书法或绘画,书画高雅刀法遒劲,山水人物法度严谨,茗壶名刻相得益彰,形成了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独特的民国紫砂艺术,增强了紫砂茗壶的艺术魅力,深得民国上层人士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汪叶 《陶瓷工程》2011,(9):56-56
梅桩壶是仿生型紫砂茶壶,是紫砂壶“花器”传统款式中的经典代表作,因形似梅桩而得名。  相似文献   

20.
陆亚英 《陶瓷工程》2011,(11):64-64
宜兴紫砂茶壶以光素器为代表,是紫砂茗壶中三大造型体中的一种,它和花货,筋囊器并存于世,交相辉映,是茗壶造型艺术最具代表性,品种最多,影响力极广的门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