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选取6只规格相同、经腿模测试压力与压力分布合格而且各项指标符合我国标准规定的中筒压力袜作为试验样品,进行人体穿着试验,选取人体小腿部位4个围度为测试部位,测试人体日常状态穿着压力袜时测试部位站姿、坐姿、卧姿时的压力分布,以及踏步、踮脚、转动脚踝时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静态站姿时压力袜对人体施加的压力分布规律与腿模测试结果一致,符合人体需求,而静态坐姿、卧姿以及人体的日常活动都会引起压力分布规律的变化,使压力袜施加在人体腿部的实际压力与压力分布不再呈现自下向上递减的规律,不符合人体需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体穿着试验方法对常规压力袜的压力与压力分布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人体姿势和日常运动状态都会影响压力袜的压力与压力分布,依据国内现行相关标准检测合格的常规压力袜产品,在人体穿着试验中其压力与压力分布会发生变化,不再呈现自踝部至膝盖逐渐递减的压力分布,不能满足人体需求。根据常规压力袜的人体穿着试验结果,重新设计压力袜工艺参数,制成改良压力袜并进行人体穿着试验,结果表明,其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体需求,所施加的压力呈现自踝部至膝盖逐渐递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以中筒压力袜为试验样品进行真人穿着实验,测试了人体小腿部位12个测试点在标准站姿时静态下的压力分布规律,以及原地踏步、提踵、踝泵3种动作下测试点的压力分布规律。分析了人体运动对压力袜压力分布以及压力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压力袜的压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压力袜产品的设计开发原则,指出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压力袜的压力和压力分布存在差异,该研究可为压力袜的设计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不同腿形患者对医疗压力袜的不同长度需求,以各部段编织转数为自变量,设计9组编织方案,通过木质腿模穿着试验,研究编织转数对压力袜尺寸规格和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编织转数,压力袜长度及部分点围度呈正向线性变化,压力呈波动变化;压力分布始终呈现自脚踝至膝盖递减的规律,符合人体需求,但部分点不符合国家标准中比占压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模拟压力袜对不同围度脚踝所施加的确切压力分布,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软件构建的脚踝-压力袜仿真模型,模拟压力袜在穿着时对不同围度的人体脚踝施加的压力值。通过三维人体扫描获取脚踝初始形态尺寸,建立脚踝-压力袜几何模型。通过材料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建立Ⅰ级、Ⅱ级、Ⅲ级压力袜及脚踝的材料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建立医疗袜与腿部接触受力仿真模型。由仿真结果得到脚踝正前、后两点模拟压力值。结果表明:脚踝前部处所受压力值始终大于后部;穿着不同等级压力袜时,压力随压力袜等级的增加而增加;穿着相同等级压力袜时,脚踝所受的压力值随脚踝周长增长而增加,呈线性规律分布;经实测对比,实验验证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合理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袜子压力舒适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人体和袜子自身两方面对袜子压力舒适性的影响,从客观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袜子压力舒适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并探讨袜子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趋势,指出未来研究方向集中在功能性压力袜的动态压力预测、压力分布预测、开发工艺及理论方面,为袜子开发及压力舒适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符合压力分布标准的6只中筒压力袜进行真人穿着试验,探讨不同腿型(正常腿、O形腿和X形腿)穿着压力袜站姿时的压力分布情况,根据标准规定选取腿部踝部最小周长处、腓肠肌止点、小腿周长最大处、胫骨节下端4个围度的内侧和后侧8个点进行测量。研究表明,正常腿型的压力分布符合沿腿部自下而上逐渐递减的规律,X腿型和O腿型穿着压力袜时对腿部施加的压力均不呈现自下而上逐渐递减规律,不符合人体需求,该研究为压力袜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取6只中筒压力袜作为试验样品进行人体穿着试验,选取人体腿部的踝部最小周长处、腓肠肌止点、小腿最大周长处、胫骨节下端4个围度为测试部位,分别测试每个围度外侧在站姿、坐姿和躺姿3种状态下的压力。并对比分析不同姿态下各部位的压力分布规律,得出站姿是穿着中筒压力袜较好的姿势,为压力袜产品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压力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弹性针织物进行了拉伸试验,分析针织物拉伸性能与织物原料及组织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用圆柱模拟人的四肢和腰,采用自行研制的服装压力测试系统对所选择针织物对人体压力进行测试,进而分析服装压力与弹性针织物的抗拉刚度及织物伸长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使用梯度压力袜,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压力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运动、休闲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做了总结分析,对压力袜舒适性能研究做了相关说明。并对压力袜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分类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关于梯度压力袜的压力性能的测定标准、评价方法及测试仪器。最后对梯度压力袜产品的设计开发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无缝内衣服装压力与织物拉伸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服装压力产生的机理。从针织物拉伸率、拉伸力这两个影响因素着手,用气囊式压力测试仪测试无缝内衣在胸部的服装压力,用织物强力仪测试无缝内衣的织物在某个特定伸长率的拉力,结合实验数据探讨了服装压力与拉伸率、拉伸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人体扫描获取的人体表面点云数据和拉普拉斯方程,建立医疗袜与腿部接触的服装压分布理论预测模型。选择常用的Ⅰ级、Ⅱ级、Ⅲ级医疗压力袜以及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试穿,按照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压力袜和腿部接触的压力分布,并采用AMI3037型接触式气囊压力测量系统测试受试者穿着医疗袜时的实际接触压力,验证预测模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理论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于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的医疗袜压力分布预测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丝绸》2021,(7)
为深入研究编织运动压力袜时各个参数对其压力的影响,文章首先根据运动压力袜常用原料、袜机的构造特点及相应软件的可设计性,确定原料、组织、橡筋线送纱速度三个参数,然后设计了144组运动压力袜袜筒实验样品,并进行弹性回复率和压力测试,最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编织时提高橡筋线送纱速度,会增加单位时间内送纱量,使得织物下机之后比较松弛,因此运动压力袜的橡筋线送纱速度和压力值呈负相关;织物弹性回复率和压力值呈正相关;进一步统计分析得到压力与纱线模量、织物弹性回复率、橡筋线送纱速度的回归方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预测运动压力袜的压力值,减少工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以中筒压力袜为试验样品进行穿着实验,测试了在站立和全蹲姿势下人体下肢6个部位的压力值以及不同时刻压迫感、酸痛感的主观感觉。比较分析了压力袜在不同压力等级和不同姿势下下肢各部位的压力分布规律和主观感觉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压力袜产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李杰  潘科  张佩华 《纺织导报》2014,(5):110-11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服装压力测试系统。选用四种针织面料分别制备了具有不同宽裕量的紧身针织服装样衣,实验测试和分析了紧身针织服装的服装压力分布,不同伸长率和不同宽裕量对服装压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针织面料的紧身针织服装各测试点的压力分布规律相似,服装压力随紧身针织服装伸长率和宽裕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发挥运动压力袜的作用,实现精准施压,使用三维人体扫描仪对人体小腿形态进行扫描,截取脚踝、跟腱与小腿肌转换处、小腿周长最大处以及胫骨初隆处截面曲线;同时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此 4处截面模型,按照标准值施压,模拟穿着运动压力袜小腿截面的受压状态;分析腿部各截面压力与位移的关系;最后利用运动压力袜编织尺寸的预测模型,设计编织实验样品,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穿着运动压力袜时,左、右小腿各截面受压状态具有较大差异,但各截面所受压力与产生的位移均呈现一次函数关系;运动压力袜编织尺寸与其压力以及人体腿部截面周长之间,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式;实验样品的压力测试值与标准值的误差均低于5%,证明了此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MWCNTs-PU多孔导电膜,通过丝网印刷法在PVC柔性薄膜上制备银电极,通过热压法进行封装制成气囊,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压力袜用气囊应力传感器,与服装压力舒适性测量系统结合可以测量压力袜对人体下肢的压力。并评估其实际可用性,将传感器放置在半径可调节的模型上对其线性度、精确度和重复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测量压力与理论压力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且精确度较高,重复性好,对今后压力袜压力舒适性的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模切压力,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切压力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于模切压力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模切压力测试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模切应力分布以及模切压力与纸张厚度间的关系,得出了模切压力与纸张厚度关系曲线图。结果表明:随着纸张厚度的增加,模切压力呈近似线性增长,纸张厚度对模切力的影响要大于对压痕力的影响。利用VC++开发出一种模切压力计算程序,该程序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纸张厚度得出所需的模切压力数值。  相似文献   

19.
因为紧身压迫具有塑形、减少软组织振动、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所以塑身内衣、紧身运动装、医用压力袜等紧身装得到广泛使用。这些紧身装往往要求一定梯度变化或者精准定位的压力分布,这对压力的准确测量提出了较高要求。现有的多个服装压力测量系统因测量原理的不同,导致测量结果差别较大。文章总结了常用的服装压力测量系统,根据传感器原理进行了分类,并从量程、精度、采样频率、传感器尺寸和测量点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研究结果能给服装压力相关的研究和产品性能评价中测量系统的正确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跑步运动压缩裤量身定制的压力精确性,选定4种不同直径的刚性圆筒状压力预测模型,测试28块圆筒试样在不同拉伸率和不同曲率下的压力值,建立压力预测模型,并利用三维人体扫描试验,对不同胖瘦程度的受试者穿着跑步运动压缩裤前后的腿部围度数据与截面形状进行采集与提取,分析影响压力预测模型的因素。结果表明:当面料拉伸率在0%~60%时,服装压力与拉伸率、曲率呈正相关关系,并得到了线性回归方程;圆筒状压力预测模型可对除脚踝外的其他腿部压力进行预测;脂肪含量相同时,压力值越大则产生的压缩变形越大;压力值相同时,脂肪含量越多的部位产生的变形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