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包装印刷用铝箔上光油,又称罩光油和OP保护剂.笔者围绕常温固化、耐高温固化及光固化三大类别进行了长达两年有余的探索后,着重阐述和介绍采用国产原材料,研制出的环保型上光油.  相似文献   

2.
UV固化皮革上光油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长链聚醚改性环氧丙烯酸酯(PEA)和柔性聚醚氨酯丙烯酸酯(PUA),作为UV固化皮革上光油的柔性预聚物,并进行了UV光油的配方优化实验。所研制的UV固化皮革上光油完全达到真皮革和人造革的涂饰要求。  相似文献   

3.
环保型水性上光油的研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高运福  辛秀兰  肖阳 《包装工程》2005,26(5):109-111,114
介绍了水性上光油的特点以及在研制过程中主要组份的选取和作用,从体系类型和固化机理2个方面,概述了水性上光油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最佳配方和主要技术指标,并论述了水性上光油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4.
环保型水性上光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各种纸张上光油的优缺点,并对水性上光油进行了分类。用水性上光油上光后的纸品可以增加油墨层的防热、防潮能力,起到耐磨的作用。与其它上光油相比,其价格低廉,易于操作,并且具有无毒、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南静生 《中国包装》2011,31(6):50-52
一、上光油的技术要求 铝箔上光油包括上光底油和上光面油。上光底油又称打底涂料,上光面油又称罩光油或上光油。  相似文献   

6.
铝箔上光油包括上光底油和上光面油。上光底油又称打底涂料,上光面油又称罩光油或上光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改善水性上光油的防水性能。方法 以丙烯酸酯水性上光油为研究对象, 通过改变配方中有机硅的含量, 探究有机硅对水性上光油光泽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 有机硅含量对水性上光油的光泽度、 耐温性、 成膜性、 平滑度、 耐划伤性、 干燥速度等性能均有影响。结论 当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3%时, 水性上光油的综合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铜版纸印刷的中小学课本封面进行UV上光时,上光油的最佳用量.从分析不同上光油量的印刷品,所带来的上光膜层质量的变化,来确定最佳上光油量.UV膜层3个质量参数主要有上光前后白度值、光泽度值和膜层的耐磨度,文章通过对三者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出了最佳上光油用量.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UV固化涂层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纳米氧化硅浓缩浆、铝、紫外光固化时间对UV固化涂层光泽度及红外发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固化时间是影响涂层性能的关键因素,紫外光固化时间从30 s提高到360 s时,UV固化涂层的光泽度从11.1%缓慢下降到9.0%,L’值从78.6降低到75.0;当紫外光固化时间为180 s时,UV固化涂层具有最低的红外发射率为0.106;紫外光固化时间为30~360 s时涂层硬度为6 H;紫外光固化时间为30~120 s时涂层粗糙度比较高;紫外光固化时间大于300 s时涂层附着力为0级;当紫外光固化时间分别为300 s和360 s时,涂层的抗冲击性最好,为500 N/cm。当紫外光固化时间为180 s时,铝/UV固化涂层的整体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杨卓鸿  叶希韵  黄家健  梁斌  邝少杰  袁腾 《材料导报》2018,32(21):3831-3838
桐油基紫外光固化材料体系具有成膜速度快、固化温度低、污染小和可再生等优点,发展利用空间很大。利用桐油分子长链含有共轭双键的化学结构特征,可以对其进行化学改性,构建桐油基紫外光固化材料体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桐油基紫外光固化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桐油的化学结构与应用,然后着重论述了通过Diels-Alder反应来构建的桐油基紫外光固化材料体系的研究现状,还探讨了其他化学改性桐油构建紫外光固化体系的方法和固化效果。文章最后展望了桐油基紫外光固化材料体系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环氧单酯的合成及光-热固化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既可以光固化也可以热固化的丙烯酸环氧单酯,用FT-IR表征了合成产物以及光-热固化过程特征吸收峰的变化.研究了不同的稀释剂对光固化和光-热联合固化的凝胶率、吸水率、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光固化膜凝胶率低,柔韧性好,光-热固化以后断裂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依据SiC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光固化实验结果,运用材料的温度应力原理,利用降温等效体积应变与光固化体积收缩率关系的假设,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并分析了树脂基体中组分配比、光固化层厚和晶须增强体对成型件收缩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基体中组分配比和晶须增强体对收缩应力的影响很大,而光固化层厚对收缩应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out of die ultraviolet (UV) cured pultrusion for manufacturing impact automotive energy absorbing parts has been analysed. Aspects such as the UV source, pultrusion process variables and final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ultruted parts have been studied. The measured maximum pulling force in the die was approximately 80 N. The parts cured with high intensity UV LED sources present low void concentration and almost no expansion at the exit of the die. The parts cu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UV arc lamp have an expansion of 20% of the expected thickness and hence, high void concentration. The less expansion at the exit of the die is translated into an improvement of 26% in the interlaminar properties and in 8% in the energy absorbing capability of the UV LED cured parts.  相似文献   

14.
混杂紫外光固化胶黏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既有自由基固化基团(丙烯酸酯双键)又有阳离子固化基团(环氧基团)的丙烯酸环氧单酯,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合成产物并分析了自由基-阳离子混杂紫外光固化过程特征吸收峰的变化.研究了不同的稀释剂对自由基光固化和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的凝胶率、固化体积收缩率和黏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体积收缩率有明显降低,黏接强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将桐油与甲醇经过酯交换反应制备桐酸甲酯,然后以阳离子光引发剂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的条件下,与马来酸酐发生D-A反应制备桐酸甲酯-马来酸酐加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将桐马酸酐加合物应用于聚氨酯涂料中,研究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以及桐马酸酐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TPO为光引发剂,HDDA做活性稀释剂,TPO添加量为5%,桐马酸酐(ME-MA)添加量为20%时,涂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凝胶率高达96.5%,拉伸强度可达11.3Mpa,断裂伸长率可达23.2%。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The paint suffering from long-term irradiation ofthe sunlight will degrade due to the photochemical effect. The addi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organic 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 into the surface paint is usuallyused to prevent long term degradation of the paint.However, the organic 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 possesses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short life and toxicetc. The nano--TiOZ powder is a strong ultravioletlight absorberll] and can overcome the above mentioned shortcoming…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可UV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并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其合成过程及固化涂膜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不同固化程度下涂膜微观结构的变化,并对其硬度、柔韧性、耐磨及耐水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8.
光固化有机硅/纳米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双碳羟基硅油(K-5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PDI)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光敏性有机硅树脂PSUA;以PSUA为有机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溶胶为无机相,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为两相间的偶联剂,制备了光固化有机/无机杂化体系.对反应产物和硅溶胶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分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光固化膜断面形貌,用铅笔硬度法测定了光固化膜硬度.结果表明合成了预期产物,光固化杂化体系中纳米SiO2分散比较均匀,光固化膜具有很好的韧性和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显微硬度、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应用于光 丙烯酸酯紫外固化膜进行了表征,由此得大化速率、诱导时间以及膜中残物的数量及成分,并对光固化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