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粉煤灰?硅灰两种活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得知:28天龄期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均下降;随硅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28天抗压和劈拉强度均提高;硅灰与粉煤灰复合的效果要好于单掺粉煤灰或单掺硅灰的效果;随龄期的增加,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逐渐提高,后期强度比纯水泥混凝土强度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16组共48个100mm×100mm×100mm四种纤维混凝土与既有混凝土粘结的立方体试件劈拉试验,研究了新混凝土中纤维种类、纤维掺量对粘结试件劈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纤维的加入总体上均有利于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的提高。效果最佳的是碳纳米管,其次是聚丙烯腈纤维,然后是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然后通过64组共192个100mm×100mm×100mm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与既有混凝土粘结的立方体试件劈拉试验,研究了新混凝土中纤维种类、纤维与聚合物掺量组合对粘结试件劈拉性能的影响。苯丙乳液的复合掺入总体上可进一步提高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劈拉强度。各种纤维与苯丙乳液复掺时,均存在一个苯丙乳液掺量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3.
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在混凝土原材料中加入钢纤维、硅灰、矿渣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用正交设计和理论分析研究不同掺量的钢纤维、硅灰、矿渣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尤为显著;掺入硅灰有利于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复合使用钢纤维、硅灰、矿渣能明显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钢纤维、硅灰、矿渣在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是10%,7%,7%。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超细粉煤灰与硅灰的复合技术配制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试件.通过与双掺硅灰和减水剂、双掺粉煤灰和减水剂以及复合掺粉煤灰、硅灰和减水剂的情况对比,系统研究了硅灰粉煤灰作为外掺挤对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的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硅灰与超细粉煤灰的复合,在水泥浆体形成过程中,这2种材料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效应,使得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的强度性能显著提高.文章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剖析了超细粉煤灰与硅灰复合效应的机理,论证了用超细粉煤灰和硅灰以及减水剂复合配制多孔水泥混凝土水泥浆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粘结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增强新旧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使用界面剂,而目前对各种界面剂的粘结强度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本文采用抗剪和抗拉试件对不同种类的界面剂和特种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以抗剪粘结强度和抗拉粘结强度的相对值为评价指标,再综合考虑界面剂的性能、成本、材料的可获得性,推荐使用几种界面剂,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页岩陶粒,掺入硅灰和高效减水剂配制而成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并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硅灰掺量对强度的影响及其抗冻和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粉煤灰、硅灰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对单掺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和复掺粉煤灰硅灰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工作性能测试、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 粉煤灰和硅灰的掺入可以提高水泥浆体的流动性, 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间隙通过能力和抗离析性能;3d龄期时,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粉煤灰掺量增大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28d龄期时,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粉煤灰掺量增大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粉煤灰掺量为30%、硅灰掺量为4%时, 复掺粉煤灰硅灰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达到最优, 复掺粉煤灰硅灰自密实混凝土28d 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峰值55.60 和8.08 MPa, 并建立了自密实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模型为fcf =8.9507+0. 3078fcu 。  相似文献   

8.
纳米级SiOx与硅灰对水泥浆体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硅灰和纳米级SiO2x对水泥浆体量需水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级SiOx的掺量对水泥浆体的需水量影响非常显著,当纳米缘SiOx掺量达到水泥用量的8%时,水泥浆体的需水量增大一倍,而硅灰的掺量在水泥用量10%以内时,对水泥浆体的需水量影响不明显,并通过试验建立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纳米级SiOx硅灰的掺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现场喷射混凝土普遍存在强度低、喷层易开裂、回弹量大、粉尘浓度高等问题,在喷射混凝土中加入不同掺量的硅灰、粉煤灰替代水泥,并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硅灰、粉煤灰对添加铝酸盐液态速凝剂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盐液态速凝剂掺量为3%时,凝结效果最好;单掺8%的硅灰能有效促进铝酸盐液态速凝剂的凝结效果,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粘聚性;单掺粉煤灰可以降低速凝剂的促凝效果、降低混凝土强度、提高和易性。硅灰、粉煤灰和铝酸盐液态速凝剂混掺,对混凝土1 d抗压强度影响由主到次为粉煤灰掺量>速凝剂掺量>硅灰掺量,28 d抗压强度影响由主到次为速凝剂掺量>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从而得出三者最佳组合。并结合新型喷射工艺进行现场试验,得出最佳组合能有效减少水泥用量、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减少开裂、降低回弹和粉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推广矿物掺合料在冬期施工中的应用。研究了不同掺量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强度发展情况。及其对抗冻临界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恒低温一次冻结法和自然变低温多次冻结法。测试各种掺量的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强度值、抗冻临界强度值及在低温条件下达到该值的时间.结果复掺复合外加剂和适宜掺量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能够防止早期受冻,强度发展满足冬期施工要求.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15%,硅灰掺量不宜超过5%,双掺粉煤灰10%和硅灰4%取代水泥时,效果更显著.结论结合复合外加剂,单掺粉煤灰10%~15%和硅灰5%,低温7d强度可达到设计强度的50%,低温7d转正温7d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双掺粉煤灰10%和硅灰4%取代水泥。低温7d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低温7d转正温7d强度超过设计强度。恒低温条件下28h达到抗冻临界强度3.5MPa。变低温条件下34h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1MPa,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岩体不连续结构面变形研究与界面应力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为止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变形问题的研究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有限元法辅以不连续结构面模型法,第二类是岩体结构面切割法,近年来第二类方法中的刚体-弹簧模型研究迅速地发展,在此基础上河海大学采用基于单元累积变形于界面层的假定,建立了由有限多块元-界面元组合的离散体模型-界面应力元模型,该模型运用几何微分关系求出界面元上任一点的应变,继而借助有关材料介质的本构规律和相邻单元的平衡,最终获得界面元上任一点的应力,由离散体模型中众多界面上分布的应力构成了整个结构应力场的表征值,这种模型丰连续介质力学学科内容,拓宽了数值方法在岩休开程和其他工程领域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能量法求出的非完美界面复合材料应变能表达式,定义了损伤界面能。分别计算了体变所引起的损伤界面能密度与夹杂内应变能密度的比值和畸变引起的两者比值.发现这两个比值正是文献[8]中所定义的两个无量纲因子αt和αG。这就为αk和αG赋与了新的物理含义,从而揭示了非完美界面复合材料定规模量随αk、αG增大而减小的物理本质,即损伤界面能越大刚度越小。文未给出了常见夹杂形状的αk、αG因子公式。  相似文献   

13.
空间战战场界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以不同的表述方法,给出空间战战场的定义;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较深入地分析空间战战场界面及其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与界面特性相关的空间战战场特性;文中通过一些实例,给出空间战研究与发展的趋势.这对空间战战场的界定、研究空间战装备的发展方向、空间战战场模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界面混响信号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基于混响网络模型的具体仿真实现。给出了简要的理论介绍、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相应的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诸如统计特性,时空相关特性和频谱特性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混响网络模型的具体仿真实现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提高界面管理的水平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组织结构是企业界面管理的研究重点。提出了适合界面管理的组织模式 ,即跨职能技术创新风险小组 ,分析了重视组织中人才构成、知识结构和岗位流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CAN总线接口电路由微处理器、CAN控制器、CAN总线收发器组成,本文介绍了CAN控制器、CAN收发器的功能以及CAN总线接口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单晶体的金属(Nb)和陶瓷(α-Al_2O_3)根据一定的位向关系通过热压,将形成一个金属和陶瓷的界面。然后制备试样并置于分辩率为1.7A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EM)下观察其界面结构。结果表明,界面二侧的原子配合良好。界面区的宽度约为4~6晶格距离。位于界面区的不同原子相交叉并出现台阶。同时,由于在界面区出现大量不同晶体凹凸啮合而形成内锁(Lock-in)状态,其界面强度提高。这个结果能够揭示由金属和陶瓷所构成的复合材料的结合机理和界面模式。同样也可以作为确定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嵌入式系统核心技术之一一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提出了一种通用嵌入式GUI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然后给出了采用SDL设计抽象层和基于消息驱动机制的Client/Server结构等关键技术的实现,大大提高了嵌入式GUI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薄膜光学的理论基础──Fresnel公式,研究光在界面上的位相关系。在对不同观点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靠而全面的判断位相跃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ISDN-2B+D 接口传输模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基本速率用户-网络接口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基本速率用户-网络接口的传输电路,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消除侧音采用了回波相消技术。该技术精确地模仿回波信号,然后有效地抑制回波,而又不对接收信号形成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