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微波化学法合成Mg掺杂LaFeO3粉体,并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掺杂LaFeO3粉体为单一的正交钙钛矿结构,没有杂相峰出现,且LaFe0.7Mg0.3O3颗粒呈椭球状,颗粒粒径为20nm左右,颗粒分散性较好。对材料的气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aFe0.7Mg0.3O3对1.0×10-4甲醛气体有较好的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是55和25s。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燃烧合成Mg2+掺杂LaFeO3超细粉体,并利用XRD、SEM、BET和UV-VIS分析Mg2+掺杂量对合成粉体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2+取代Fe3+形成LaFe1-xMgxO3(0≤x≤0.2)有限型固溶体。当掺杂量为0.1时(x=0.1),合成粉体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43.46m2/g)和较小粒径(径向和长度方向分别为100nm和150nm),因此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在高压汞灯180min照射下,对甲基橙溶液(10mg/L)的降解率达75.2%,与纯LaFeO3的相比,光降解率增加26.5%,且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波化学法合成Sr掺杂LaFeO3粉体,并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r掺杂LaFeO3粉体为单一正交钙钛矿结构,没有杂相峰出现,且La0.91Sr0.09FeO3颗粒呈椭球状,颗粒粒径为65nm左右,颗粒分散性较好。对材料的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a0.91Sr0.09FeO3元件在工作温度为180℃时对1.0×10-5甲苯气体的灵敏度为9.5,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是40和50s。  相似文献   

4.
以La(NO3)3、Fe(NO3)3.9H2O和Co(NO3)2.6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纯LaFeO3和掺杂Co3+的LaFeO3纳米粉体,通过XRD和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以硝基苯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研究表明:煅烧温度为800℃时制备的LaFeO3样品对硝基苯溶液的脱色率达47.02%;而采用Co3+的掺杂增强了LaFeO3的光吸收特性,对LaFeO3的光催化性能有较大促进作用,且掺杂量为5%时效果最好,光降解时间1h时,对硝基苯的降解率可达76.26%。  相似文献   

5.
黄端平  徐庆  张枫  陈文  刘韩星 《功能材料》2008,39(3):398-402
采用氨基多羧酸配合物法合成La1.9Sr0.1Ni0.9Cu0.1O4 δ超细粉料,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前驱体经900℃保温2h热处理即形成单一的K2NiF4结构,合成粉料的颗粒细小、均匀(约100nm).X射线衍射Rietveld分析结果显示,La1.9Sr0.1Ni0.9Cu0.1O4 δ为正交结构(空间群为Fmmm).与La1.9Sr0.1NiO4 δ相比,La1.9Sr0.1Ni0.9Cu0.1O4 δ表现出较好的烧结性能.与La2Ni0.9Cu0.1O4 δ相比,La1.9Sr0.1Ni0.9Cu0.1O4 δ具有较高的总电导率.在1400℃烧结的La1.9Sr0.1Ni0.9Cu0.1O4 δ的相对密度达到95.3%,在600~800℃的测试温度范围内陶瓷样品的总电导率为78~99S/cm,在800℃的测试温度下陶瓷样品的氧离子电导率为2.0×10-2S/cm.  相似文献   

6.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Sm0.1Ce0.79Ca0.1M0.01O1.9(M=Fe、Co、Ni)及未掺杂的Sm0.1Ce0.8-Ca0.1O1.9电解质粉体,将干压成型后的素坯于设定温度下烧结得到电解质陶瓷片,利用XRD和SEM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得到一些可以参考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经700℃热处理3h后的粉体以及1250℃高温煅烧的陶瓷体,均呈现单一的立方萤石相结构。SEM显示,过渡金属掺杂的3个样品素坯经过1250℃烧结5h后已经致密,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定其相对密度均在95%以上,表明Fe、Co、Ni的掺杂对改善SDC基电解质材料的烧结活性有明显的作用,Fe、Ni元素的添加对材料的电导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于600℃煅烧2h合成了钙钛矿型La1-xNdxFeO3(x=0,0.05,0.10,0.15,0.20,0.25)纳米光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能谱(EDS)、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等技术进行了表征,以次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以荧光灯模拟可见光源考察了Nd掺杂量对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d已经掺入LaFeO3晶体中,Nd的最佳掺杂量为x=0.1.La0.9Nd0.1-FeO3光催化剂可将次甲基蓝1h降解率由未掺杂的56.0%提高到80.4%,这是由于掺杂后粉体粒径由20.2nm减小到16.9nm,表面原子比例增加以及掺杂后纳米粉体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8.
张旺  郭军  尹晓刚  邬红龙  陈卓 《材料导报》2016,30(6):111-1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La1-xKxNi1-yMyO3(M=Cu,Co,Mn)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利用O2-TPO测试该系列催化剂催化氧化碳烟的性能。通过XRD、H2-TPR、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催化剂均为六方晶系钙钛矿结构。着重考察了A位K掺杂量和B位掺杂元素及其掺杂量对催化碳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掺杂量x=0.3时,产生更多氧空位,增加了表面吸附氧数量,同时提高了B位Ni的价态;B位Cu掺杂量y=0.1时,表面吸附氧数量增加,Ni 3+含量增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La0.7K0.3Ni0.9Cu0.1O3催化剂与碳烟紧密接触下,Ti、Tm分别为268.1℃和272.8℃。  相似文献   

9.
通过超声化学法制备Fe2O3纳米粉体,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粉体的分散作用,同时也制备了掺杂不同离子的Fe2O3基纳米粉体;借助于XRD、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1%聚乙二醇2000对粉体有较好的分散作用。掺杂5%Al 3+后的Fe2O3纳米颗粒呈现出不规则多边形形貌,平均粒径为50nm。掺杂7%Sn4+后Fe2O3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减小到40nm。双相掺杂3%Al 3+和Sn4+可得到长轴90nm,短轴10nm的Fe2O3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粉末颗粒,以甲醛为还原剂在Ni0.5Zn05Fe2O4颗粒表面进行了化学镀铜,制备了Cu/Ni0.5Zn0.5Fe2O4复合粉体.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铜前的Ni0.5Zn0.5Fe2O4颗粒以及镀铜后的复合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对镀铜前的Ni0.5Zn0.5Fe2O4粉体和不同镀铜量的Cu/Ni0.5Zn0.5Fe2O4复合粉体进行了电磁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镀铜后镍锌铁氧体的吸波性能明显提高,增重量为65%的Cu/Ni0.5Zn0.5Fe2O4复合粉体在频率为11GHz处反射率可达-12dB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