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兆瓦级风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测试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通常采用变桨距控制技术,使风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上输出平稳的功率,从而保证机组安全.电动变桨距系统因其结构简单,易于施加各种控制,可靠性高,在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在分析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选择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电动变桨距系统的执行电机,完成了兆瓦级风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及其测试平台构建方案的设计.测试平台的建设为兆瓦级风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测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的工作原理,选择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变桨距系统的执行电机。在分析伺服变桨距系统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伺服驱动器为核心的电动变桨距伺服控制系统。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为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的工作原理,选择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变桨距系统的执行电机。在分析伺服变桨距系统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伺服驱动器为核心的电动变桨距伺服控制系统。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为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较好地反映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的动暂态运行特性,有必要研究考虑电机驱动特性的电动变桨系统的动态模型。在介绍电动变桨系统基本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感应电机及其矢量控制策略、减速齿轮箱传动系统及后备电源各子系统模型的电动变桨系统详细模型,并给出了变桨控制系统简化一阶惯性环节模型;为了验证所建立的详细模型的有效性,搭建了电动变桨系统的测试平台,对所建立的变桨系统详细模型进行了桨距角跟踪性能、负载扰动运行特性和低电压故障运行特性仿真,并将其与简化一阶惯性环节模型和实际测试系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详细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电动变桨系统的动暂态运行特性,且能较好地评估其低电压故障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5.
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建模及运行特性评估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好地反映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的动暂态运行特性,有必要研究考虑电机驱动特性的电动变桨系统的动态模型.在介绍电动变桨系统基本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感应电机及其矢量控制策略、减速齿轮箱传动系统及后备电源各子系统模型的电动变桨系统详细模型,并给出了变桨控制系统简化一阶惯性环节模型;为了验证所建立的详细模型的有效性,搭建了电动变桨系统的测试平台,对所建立的变桨系统详细模型进行了桨距角跟踪性能、负载扰动运行特性和低电压故障运行特性仿真,并将其与简化一阶惯性环节模型和实际测试系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详细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电动变桨系统的动暂态运行特性,且能较好地评估其低电压故障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6.
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电动变桨距系统的结构,从机械和伺服驱动两部分分别研究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动变桨距系统,设计了以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伺服电机的电动变桨距系统。  相似文献   

7.
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电动变桨距系统的结构,从机械和伺服驱动两部分分别研究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动变桨距系统,设计了以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伺服电机的电动变桨距系统。  相似文献   

8.
汪海波  田炜  鲁斌  刘剑 《江苏电机工程》2011,30(4):42-44,47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是当前风力机的主流机型,变桨距系统作为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可有效地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简要地介绍了风机变桨距系统的2种执行机构和风机变桨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电动变桨距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直流伺服电机与交流伺服电机在电动变桨距系统中应用.通过比较直流伺服系统与交...  相似文献   

9.
吴菘  张天鸿 《电气时代》2015,(3):90-92,95
<正>变桨系统是风力发电动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风机的发电效率和性能。变桨系统分为电动变桨系统和液压变桨系统。介绍了风机的变桨系统原理和两种变桨系统结构并对两种变桨系统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随着风力发电动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在风电动机组中采用变桨距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风电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变桨距控制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变桨距控制系统是依靠驱动技术和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0.
大型风机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变桨执行机构不同,分析了液压变桨距系统和电动变桨距系统。从结构、原理、控制器设计等方面对两种变桨系统进行研究,并分别利用SimHydraulics和Simulink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建模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直观反映了变桨距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为大型风电机组的全工况仿真奠定基础。变桨距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为大型风电机组的研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实际风场中变桨距控制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运行状态评估的准确性,提出电动变桨系统状态重要参量挖掘及其异常识别方法的研究。论文在阐述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的结构及控制原理和监测参数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特征参数选择的Relief方法,建立变桨系统特征参量挖掘的数学模型,获取了叶片桨距角、发电机转速及变桨电机驱动电流及其IGBT温度的特征参量,并对其故障状态的漏检率指标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多特征参量距离的变桨系统运行状态异常识别方法,建立基于风速输入的变桨系统特征参量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并对距离阈值进行探讨。最后,对实际变桨系统故障状态的异常识别进行实例验证。实验证明,建立的电动变桨系统状态特征参量挖掘模型的有效性,相比单参数绝对阈值评估方法,基于多特征参量距离的电动变桨系统异常识别方法更能及时、准确地识别其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风电机组滞后问题,以MW级风力发电机组直流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个变桨距模糊控制器代替传统的PID控制器,并提出量化因子变增益方法提高控制器的稳态精度.在对直流电动变桨距系统建模的基础上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具有很好的跟随性.  相似文献   

13.
浅谈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和电动变桨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投入商业运行的兆瓦级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均采用了变桨距技术,变桨距控制与变频技术相配合,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和电能质量,使风力发电机组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获得最佳的性能,减少风力对风机的冲击,它与变频控制一起构成了兆瓦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核心技术。变桨距控制按执行机构可分为液压变桨和电动变桨两种类型,以Vestas公司的液压变桨系统和Mita-Teknik公司的电动变桨系统为例,对这两种变桨系统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风力机组电动变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电动变桨系统已取代液压变桨系统并被大多数风力机组采用.电动变桨系统作为风力机组功率控制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执行结构,直接决定风力机组吸收的风能的大小,对于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处介绍了电动变桨系统的电气结构和运动控制技术要求,分析了系统中变桨控制器、备用电源、变桨电机和伺服驱动器4大部件的功能、特点及设...  相似文献   

15.
黄继  高佳  肖海军 《电力学报》2014,(5):443-445
以国电电力太仆寺旗蜗牛山风电厂3 MW风电系统为研究背景,针对兆瓦级风电机组电动变桨伺服系统的功能要求,以TMS320F2812为核心,对电动变桨控制器的软硬件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实验表明,本设计完全满足对电动变桨控制系统中的伺服电机的变频调速进行有效的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电气控制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应用。介绍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在桨叶倾角控制方面,对液压变桨距系统和电动变桨距系统作了对比分析。同时介绍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特点与应用,通过对比各种风力发电技术和各种控制方法优缺点,归纳出未来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工业以太网是控制网络的发展方向,Ethernet POWERLINK(EPL)是一种可满足最苛刻实时要求(4级)、并已投入到工业自动化及运动控制系统应用的工业以太网.主要探讨应用Ethemet POWERLINK于即时运动控制系统的方案,以及实现一个以实时以太网为基础的MW级风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并引入了基于模拟负载...  相似文献   

18.
《华东电力》2013,(9):1856-1860
在分析电动变桨距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桨叶位置由主控制器根据风速变化计算出的桨距角变化量来调节,建立了三闭环直流电动变桨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对风力机功率控制进行仿真实验。介绍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兆瓦级风电机组基本都采用了变桨距系统,本文首先研究了兆瓦级变桨距风机机组的控制策略,然后对变桨距机组的控制策略和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变桨驱动器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电动变桨距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风电机组具有多变量、非线性等特点,对风电系统的控制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使发电机输出功率在不同风速下均能保持平稳.最后通过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而且静态误差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