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探讨了聚乙二醇(M-1000)与硝酸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银粒子,再将合成出来的银粒子添加到聚丙烯酸酯中并用于棉织物进行抗菌处理,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棉织物。分别讨论了抗菌剂用量及焙烘条件对抗菌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抗菌棉织物的抗菌性能及各项服用性能。结果表明:当抗菌剂用量为4%(owf)、浴比1:20、pH值为5、焙烘110℃×70s时,可使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且耐洗涤效果较好,能保持织物良好的基本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鉴于银离子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现选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种,以丙烯酸酯类粘合剂为载体将银固定在棉织物表面,依据金属溶出杀菌机理,通过抑菌圈法检测抗菌性能,然后对该棉织物白度、强力和褶皱恢复性等其他基本服用性能进行检测,最后得出最佳丙烯酸载银抗菌整理工艺:抗菌剂用量4%(o.w.f.);整理液pH为5;在110℃条件下焙烘70s。  相似文献   

3.
纯棉织物负离子整理工艺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纯棉织物负离子整理工艺及整理效果.采用电气石超微粉体对织物进行了负离子整理.分析了电气石超微粉体用量、黏合剂用量、浴比、浸渍时间对织物负离子释放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试验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对整理后织物的负离子释放性能、耐水洗性、力学性能、透气透湿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最佳的纯棉织物负离子整理工艺为电气石超微粉体2.5%(o.w.f.),浸渍时间30 min,焙烘时间2 min,焙烘温度100℃.认为:经优化工艺整理得到的织物具有良好的负离子释放性能及耐水洗性.  相似文献   

4.
将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CA)及水解淀粉混合,对棉织物进行无甲醛防皱整理,研究淀粉用量、BTCA与CA摩尔分数比及其用量、次亚磷酸钠和三乙醇胺用量、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到其优化工艺为:淀粉2%,BTCA与CA的摩尔分数比为1∶3、多元羧酸8%、次亚磷酸钠6%、三乙醇胺2%、渗透剂JFC 2 mL/L,180℃焙烘90s.整理后棉织物的湿缓弹折皱回复角从175.1°提高到266.5°,强力保留率有所下降,白度下降不大,且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整理对染色棉织物的K/S值有一定的影响,对染色牢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环保聚脲微胶囊相变材料用于棉织物整理的工艺及调温效果。采用浸轧法将自制的微胶囊相变材料整理到棉织物上,研究了浸轧方式、微胶囊用量、黏合剂用量和焙烘温度对处理织物增重率、储热性能及耐洗性能的影响,并对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形貌和调温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温棉织物较优工艺为采用二浸二轧整理方式,微胶囊用量150g/L,黏合剂用量40g/L,焙烘温度130℃。认为:所制得的调温棉织物对外界温度变化起到了明显的缓冲作用,具有良好的调温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以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整理到棉织物上.研究了HP-β-CD用量、CA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接枝整理工艺:HP-β-CD用量为70 g/L,CA用量为60 g/L,次亚磷酸钠用量为15 g/L,焙烘温度175℃,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了86°,对香精和甲苯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HP-β-CD的整理效果比β-CD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基于尿素的卤胺抗菌剂整理棉织物的效果。以环氧氯丙烷和尿素为原料合成一种卤胺抗菌剂前驱体(环氧尿素),然后将其通过轧烘焙的方式整理到棉织物上,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表征;通过滴定氯化后棉织物上的氯含量研究焙烘温度和整理剂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氯化后棉织物的抗菌性、水洗和储存稳定性及强力。试验表明:较理想工艺条件为环氧尿素质量分数6%,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5min;氯化后的棉织物能在30min内杀死1×105 CFU~1×106 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水洗50次和储存30天后含氯量的保留率分别为50%和71%,并且失去的活性氯都能在次氯酸钠溶液的处理下恢复,且强力保留率能达到80%以上。认为:氯化后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耐水洗性能和储存稳定性,且强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棉织物的手感,选用有机硅柔软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通过单因素试验,改变温度、整理液用量、pH值、时间等参数,分析织物手感、断裂强力、润湿时间以及耐洗性等性能的变化,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整理工艺为:有机硅柔软剂60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80s、整理液pH值为6。结果表明:经有机硅柔软剂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折皱回复角和断裂强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织物服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王兆杰  赵涛  王革辉 《印染》2013,39(24):6-9
以亚硫酸氢钠封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单体,得到水溶性封端IPDI抗皱整理剂,并将其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研究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聚乙二醇1000用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整理剂110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8min,聚乙二醇1000 20g/L;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182.5°。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在棉织物免烫整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整理剂的合成原理及方法,探讨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对纯棉织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整理剂用量40 g/L,焙烘温度170 ℃,焙烘时间80 s.若与醚化2D树脂混合使用,可使薄型棉织物的DP超过4级,甲醛释放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