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标识解析技术是工业互联网中万物互联的“数字身份证”,使得产品的核心-工业数据能够在不同的企业、行业、地域中进行共享与交互,从而满足多源异构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的交互要求。介绍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然后通过在装备制造企业中应用标识解析技术,研究了标识解析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标识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制造业数据融合化、协同化发展的重要手段。“5G+工业互联网”是当前5G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的产物。标识技术在“5G+工业互联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标识、“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未来工业互联网应用需求情况,重点探讨了标识与“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以及当前发展出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3.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和全新产业生态,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数据驱动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建设国家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唯一的识别物理实体和数字实体,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家”标识数据管理和交互,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有利于突破数据治理困境,加快数字化治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已稳定运行。针对当前标识解析的行业应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供应链全流程管控应用架构,实现跨企业跨行业的供、销、产、研等全流程的信息关联统一,为产业链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做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信息通信技术》2019,(5):11-16
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以布局工业领域。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完成5个国家顶级节点以及部分二级节点的建设。文章对现有标识解析体系的布局进行分析,并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思考运营商作为通信服务提供商和数据管道的建设者如何在标识解析体系中发挥作用并形成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深度挖掘运营商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莫佑锟 《移动信息》2023,45(8):55-57
工业互联网由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共同构成。其中,网络体系由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和标识解析3部分共同构成。网络互联可以让要素之间的数据传输得以进行,数据互通可以让要素之间的传输信息得以相互理解,标识解析可以让要素的标记、管理和定位得以完成。在此过程中,有线网络仍占据很大的比重,实时工业以太网非常适合成为通信主干网,现场总线技术在设备级通信中有着很大的影响,5G等新技术则使无线网络由补充技术向主要组成的方向加快发展。在数据交互方面,加快信息建模技术的发展,推动IT和OT相结合的多源异构数据的共享、传递和交互。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建议有关企业根据行业的实际需要,提前建设工业互联网的网络设施,加快对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的测试验证,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7.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顺应时代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关键支撑。标识解析作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型驱动力,近年来在我国高速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全国及地方建设及应用的发展情况,具体分析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四川省内的发展模式,并聚焦四川省实际和发展特征,探索提出了多种发展的可行性路径,给出了深化四川省标识解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递归节点,作为接收用户解析请求的统一入口,其功能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攸关整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正确运行。测试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质量控制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为了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递归节点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构建递归解析自动化测试平台。本文基于Python语言及Pytest测试框架,设计并实现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多接口形态、支持递归可信解析测试、消息凭据测试的,可配置、可扩展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文章在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递归解析节点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标识解析体系递归节点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研究油气生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验证未来构建中国石油标识解析节点的可行性,提出油田标识信息数据管理方案,实现油田企业标识有效管理.该项目研究有助于拓展油气生产网业务应用,开拓工业互联网增值业务,依托现有的生产网基础设施资源,紧跟新技术前沿发展方向,布局IPv6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赛道,促进公司IPv6业务的...  相似文献   

10.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的不断深入推进,促进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标识服务快速部署和应用。在论述标识解析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标识服务要求进行分析;面向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出企业标识服务框架,说明企业标识服务的关键内容;针对企业标识服务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李洁  张东  常洁  杨震 《电信科学》2017,33(11):146-153
随着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互联网、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已成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大趋势,而工业连接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能力。基于此,首先介绍了工业领域OT与IT网络连接技术的现状,然后结合中国制造2025,对工业互联网的八大场景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工业连接的数据采集、IP 网络、无线网络、标识解析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国内现状,对工业连接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王佳  邵枝华  徐砚 《通信技术》2020,(3):625-633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形成的应用结构,通过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与生产现场设备机器的全面结合,完成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的升级发展。因此,主要从国内外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工业互联网典型的应用场景、框架结构进行分析,概括涵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工业数据采集、存取和利用技术、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技术、异构网络的融合技术和工控安全的防护技术,然后通过技术和行业的实施分析说明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行业中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锟 《移动信息》2024,46(3):175-177
信息通信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助力,但在加速产业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当前,可借助大数据强化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基于此,文中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了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并进一步讨论了多元化数据传输加密处理技术与大数据安全接收读取监测方法,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于树坤 《移动信息》2024,46(2):226-228
文中通过多种数据采集手段,如传感器、设备和通信网络,旨在构建一个海量数据的基础。采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揭示了大数据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对实时数据的监测与分析,揭示了大数据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在感知系统、质量监控与改进、智能决策和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夏书剑 《移动信息》2023,45(7):154-156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手段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采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安全处理技术来分析数据。文中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大数据的概念,然后对当前计算机大数据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信息安全处理技术,以提高计算机大数据处理的安全性。为解决大数据处理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文中以大数据为基础搭建了信息安全保障系统。该系统通过以防火墙技术和IDS(Integration Detection System)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安全技术来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因病毒攻击、黑客攻击等而产生的风险。信息安全技术使用防火墙对信息和程序进行隔离处理,IDS 技术可以对信息数据进行安全处理。借助以防火墙技术和IDS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安全处理技术,利用计算机大数据加密技术、密钥技术和备份技术,解决了信息采集、存储、挖掘等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以高端技术和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兴产业。产业范围广、链条长,因此生态学是产业分析的一种高效方法。文章以生态圈来刻画大数据产业,为各生态系统划分群落并总结概括其特征,对若干重要种群进行概括分析。此方法有助于理清产业构成和上下游关系,帮助政府引导和扶持大数据产业。  相似文献   

17.
梁柱 《数字通信世界》2021,(4):29-30,36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领域,很多工控网络安全问题日渐暴露出来,工控网络安全检测及防护体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分析工控网络特点及工控网络安全风险,着重对工控网络安全检测与防护体系进行研究,以更有效地应对工控网络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8.
周智 《移动信息》2023,45(2):30-32
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5G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各个领域,提高了各领域的工作效率,保证了相关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对此,在我国工业领域发展过程中,也对5G技术进行了分析。在5G技术的有效运用下,能够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日常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效率予以保障。文中以5G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在明确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过程中主要的安全因素后,对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王蒙恩  许睿 《移动信息》2024,46(2):114-116
文中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信息安全中的应用,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如数据备份和云计算技术,并通过A企业的案例分析,详细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能够为物联网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显著,其廉价、安全且科学的计算与存储能力,能够突出技术应用优势。依靠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相互协调,能够建立起更优质的物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计算物联网网络环境,调整分布式技术应用方案,展现大数据的属性。在构建信息化框架期间,建立起大数据感知层做好重点环节的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物联网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完成系统功能与实体模块的配合。技术融合的效率增强,能够有效提升物联网信息化建设水平,文中将结合实践深入探索其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