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我们闽南人是在功夫茶中泡大的。我小时候,看着大人们津津有味地品啜酱油般的功夫茶,不禁感到好奇,我曾备足喝中药汤的勇气,皱着眉喝下去。初喝似嫌其苦,那苦过之后便充满着回味无穷的甘香,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我们闽南人把功夫茶看得比大米还重要,把它与人生所有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举凡寻根谒祖、  相似文献   

2.
夏日喝羊汤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最盼望放寒暑假,因为寒假我可以天天去溜冰车、放鞭炮,暑假时又可以去洗海澡、喝羊汤。也许我们家乡受满族人食俗的影响,一到夏天,乡亲们就会集体宰一头山羊,然后做成羊汤给大伙喝。我知道.别的地方的人好像不在这个季节喝羊汤,嫌热!唯有我们辽南老家才在这个时候喝。在家乡人看来,好像喝羊汤出一场大汗,就能把积攒在身体内的暑气都给消除掉似的。  相似文献   

3.
林长华 《中国烹饪》2009,(4):105-105
上周末晚上,文友到寒舍聊天,有的品啜酱油般的功夫茶,喝过了头,虚汗直冒,手脚乏力。文友小陈说:“老林,我请你们到街道上吃沙县扁肉!”经小陈一说,我才知道他们不习惯喝功夫茶,都程度不同地醉茶了。  相似文献   

4.
功夫茶香     
茗喜 《饮食科学》2006,(10):50-50
作为潮州人,我是喝功夫茶长大的。记得儿时我的家教是从教喝茶的礼节开始的,如喝茶要让长辈、尊者、客人先端杯,端茶时要从最边上的杯端起等。到亲友家做客,出门时父母总要嘱咐喝茶要注意礼节。可以说,潮州人的谦谦有礼是在功夫茶的文化中熏陶出来的。我就这样边受茶礼教育边当作大人喝茶的伴儿开始了茶客的生涯。托功夫茶的福,爱吃甜食的我整个少儿时期都没有蛀牙。  相似文献   

5.
蒙古人爱饮马奶茶,藏民喜喝酥油茶,客家人嗜擂茶,而潮汕人却独爱饮功夫茶.功夫  相似文献   

6.
林长华 《饮食科学》2006,(12):41-41
初秋的一晚.文友到寒舍聊天,有的品啜酱油般的功夫茶,喝过了头,虚汗直冒.手脚乏力。文友小陈说:“老林,我请你们到街边吃沙县扁肉!”经小陈一说,我才知道他们不习惯喝功夫茶,都程度不同地茶醉了。我说:“你们是在我家喝醉的,哪有你们出钱的道理?”小陈也不理我说的话,拉着我走向卖扁肉的小店。  相似文献   

7.
馋茶     
我的上海外公非常喜欢喝茶,上海人把喝茶说成“吃茶”,也许很多地方的方言都把喝茶叫作“吃茶”,听起来一方面感到亲切,另外有一层市井中的朴素之感。外公吃茶一天早中晚总要泡上三遍,茶泡得多而且浓。小时候的大热天,我从外面玩了一身汗地跑回家,嚷着要喝水。外公认真地端来他的茶杯给我喝,我喝了几口后,苦得差点想把自己的舌头吐掉。我从小就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乡地处闽粤交界,到这里来作客的人,不论走到哪里,进了哪一家,还没坐定,主人总是先唤孩子搬出小炭炉生火,说是有话要说也等喝上几杯以后再说.客人不分贵贱,主人总是以先请客人品功夫茶为上礼.这种礼仪是我们家乡一种既古老又文明的习俗.  相似文献   

9.
有机会来到闽南、粤东和台湾这几个风俗相似的地区旅游.或者到当地亲友家中作客.便会发现当地人泡沏功夫茶珍爱的是古朴拙雅.小巧玲珑的紫砂陶制的“孟臣”冲罐。这种“孟臣”冲罐既是茶具.又是当今很时髦的艺术品和收藏品。冲罐是台湾.粤东和闽南茶人对功夫茶壶的习称.他们对“孟臣”冲罐更是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0.
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或寒风呼啸的严冬.如果躲进一座茶楼.仨俩好友围于桌前,喝上一显好茶.海阔天空神聊一番。那将是怎样一种惬意!然而,虽然目前繁华闹市中.街头巷尾里,到处都有茶楼、茶坊、品居。但往往这里因价格太高让人望楼兴叹!哎.其实何不把茶楼搬进家来得痛快!我们向您介绍一种中国台湾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喝好茶.享清福.其乐无穷!一、选茶客人选条、赏茶这道程序的用语叫:叶嘉酬宾凡色泽正,香气高.滋味醇,形状美的为上乘茶二、冲洗茶具,包括壶、杯、盅碗这道程序的用语叫:活煮山泉,或孟臣沐霖,或叫沐浴瓯杯。作…  相似文献   

11.
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每天再忙,也不忘提前泡壶茶,让下班回家的父亲第一时间喝上。那时虽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紧巴,但是善于精打细算的母亲总是想法设法从牙缝里挤出钱,给父亲买上二斤茶。父亲不吸烟,不喝酒,但是酷爱茶,并且喜欢喝浓茶。一壶茶,沏到第三次,便嫌其清淡乏味倒掉重沏,为此母亲没少唠叨他浪费,不会过日子。可是父亲根本不在意母亲说什么,依旧我行我素地泡酽茶,喝浓茶,母亲也一如既往地每月给父亲买茶,这已经成了我们家每月固定的开销,雷打不动。望着父亲喝茶后心满意足的神态,母亲脸上也缀满幸福的笑容。回想起来,在那经济匮乏,温饱尚不能全部解决的年代里,喝茶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真的是奢侈品。当时商店不像现在什么茶都有,唯一能买到的就是花茶,并且是茉莉花茶。在我的印象中,那时的茉莉花茶色泽黑褐油润,冲泡后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喝后特别解渴。在外疯玩渴了的我们,回家后往往不管是茶还是水,端起来就喝。刚开始喝到嘴里就吐,觉得茶苦且涩,比吃药好不了多少,喝的次数多了慢慢地感觉到茶水不再那么苦,也不再那么涩了,再后来竞也闻出了茶香,品出了浓郁醇厚。就这样,一家人被浓浓的茶香包围着,其乐融融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喜爱上了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12.
正春节,和爱人回了一趟娘家,外兄设宴。宴后,外侄拿出两包麻辣鸭脖子送我。回家之后,我把它放入冰箱冷藏着。某天客去人散,闲来无事,取了出来,泡上一壶闽南青茶。边啃着鸭脖子,边喝着浓烫的茶水,感觉人生就有那么惬意。本来,这鸭脖子的事与制茶无关,却偏偏让我想起小的时候在姐姐家,看着乡民制茶的场景。闽南青茶的制法,有种特殊  相似文献   

13.
何楠 《中国食品》2006,(6):2-43
过去有一句话常说,“喝茶的就是喝茶的,喝咖啡就是喝咖啡的”.把喝茶和喝咖啡截然分为两种人。的确过去西方人多喜欢喝咖啡.而东方人更喜好喝茶。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化交流增多,喝咖啡已不是西洋人独享的嗜好.中国喜欢喝咖啡的人也越来越多,顺应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中国咖啡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各个城市的街头。  相似文献   

14.
有关喝早茶,一直不爱听扬州早茶"皮包水"那样容易误读的说法;也不欣赏广东人吃早茶满满一桌子甜的咸的那样貌似大款摆阔的;福建那一带,女人在家里满头大汗做家务,男人到街上摆个方凳靠竹椅上一小盅一小盅喝功夫茶,顺便逮谁和谁聊那劲儿,我也看不惯。  相似文献   

15.
广东人爱喝茶,爱喝功夫茶,连茶点都精致万分,但比较讲究的只有早茶和晚茶,最早人们下午饮茶还只是一盏茶配几件瓜果小食。直到80年代,受英国人喝下午茶的影响,中式下午茶才在香港和广州慢慢形成。  相似文献   

16.
苦瓜     
南宋 《饮食科学》2014,(3):34-35
我一度不吃苦瓜:一是怕其苦;二是嫌其丑。我周围的很多人都爱吃苦瓜,有的人爱到痴迷的地步,苦瓜收获季节,每饭必备一盘清炒苦瓜。有的人爱得还很彻底,不仅食其肉,而且食其瓤。  相似文献   

17.
最近和朋友聚会,一大群人热热闹闹地去吃川菜。饭桌上点酒水时,女性朋友无一例外全部要喝王老吉、加多宝,问其原因.答案一致——怕上火。饭后.有人递来一瓶口香糖.顺便说了一句:”多嚼两粒。”听完后.我不禁陷入沉思“怕上火.喝王老吉“.“饭后嚼两粒”这两句简单的广告语.竟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些制造商传递给我们仅仅是产品本身吗?  相似文献   

18.
闽南功夫茶     
张培 《中国食品》2011,(14):64-65
中国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早在唐朝茶便已成为宫廷饮品,后随着茶叶种植和贸易的发展,茶文化孕育而生且发展壮大,神州大地出现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饮茶文化,福建闽南功夫茶便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福建,地处丘陵,  相似文献   

19.
闻香识女人     
我与妻是在茶馆里认识的。那时的我并不喜欢喝茶,一次有个文学社团搞活动.选择了春忆茶社.那时的她就在这里打工。穿着典雅的旗袍.亭亭玉立.行着款款莲步来到我的面前,纤纤玉手轻掂茶器.动如行云流水趋奉茶汤.敬如初苞含露。当其时.令人心醉神迷.当她沏好茶端给我.我喝了第一口茶,苦涩.先是舌尖,然后迅速达到舌根.我不禁皱了一下眉.她发现了我。于是,和我打了个招呼.就这样认识了。她笑着淡淡地说:“茶苦茶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品味出来的.因为很多人没有耐心品到茶的甘甜就放弃了。”是愉快而轻松的聊天,关于书,关于音乐,关于两个人所在的城市。我不是那种好奇的喜欢“查户口”的人.她也不是。临分手时.她礼貌而有分寸地问.能给她一个联系方法吗?我给了她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20.
五味之中,唯独苦味给人印象不佳,这多半是中药惹的祸。在人生经历中,喝中药难免,几乎人人都吃过它的苦。不少药材都含有苦味,尤其是黄连。“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足以说明它有多苦。蔬菜之中也有苦得吓人的,夜开花(扁蒲)买来后一定要切开舔过,否则吃了那种有苦味的会引起呕吐,我就吃过这种苦头。动物之中的胆也有苦味,我们杀鱼时若弄破了胆,这鱼肉就没法吃了。于是,苦味成了丑小鸭,不讨人喜欢。 上述那种苦味。超出了人的味觉忍受程度,这样的苦,不受欢迎。但小苦不在此例,相反,它十分诱人,令宋代诗人黄庭坚发出由衷的赞叹。黄庭坚被贬后到过涪州与戎州,戎州即今之宜宾,那儿产苦笋。他作《苦笋赋》曰:“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诗人欣赏的正是它的那么一点儿苦味。我到过兰溪,该地产苦竹,可能与宜宾的是同类,兰溪人视为佳味。他们把它和雪里蕻腌菜共炒,能增鲜减苦,两者结合,相得益彰。我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