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IPv6较IPv4有很多优势,如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自动配置机制、简化的报头结构、内置IPScc协议、扩展报头以及对流标签的支持等。基于网络应用日益丰富,而网络安全的威胁无处不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通信的安全,入侵检测系统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伴随着IPv6时代的到来,借鉴IPv4环境下入侵检测的架构,综合利用协议分析技术、网络审计技术,并结合双找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IPv4/IPv6环境下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期望能在IPv6环境中提供高效、准确的网络攻击等行为的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2.
采用某一单独的控制芯片已不能实现数字化电阻焊机的数字控制及多任务,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将ARM、DSP和CPLD相结合的电阻焊机主控制器设计方案,并在ARM开发板上构建Linux平台以支持焊机的多任务实现.然后在已建立的系统环境下,实现了焊机和PC机的网络通信,从而使互联网中任何一台PC机对焊机进行访问和控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纺纱断线在线检测的嵌入式系统。提出了采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运用编解码技术和FIFO缓存实现数据的高效、稳定传输。选择内嵌ARM和DSP的达芬奇双内核构架芯片TMS320DM6446来控制系统外围设备并进行图像处理,其中ARM负责系统的控制,DSP负责有关图像处理算法的运算。该系统将图像处理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应用在纺纱断线检测领域,实现了高实时性、高稳定性、低成本的纺纱断线检测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石炎生  刘利强 《微机发展》2006,16(5):191-193
IPv6是为了克服现在IPv4协议的缺陷而设计的下一代因特网协议。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必然会取代IPv4,开发支持IPv6的网络应用程序已经迫在眉睫。文中首先对IPv6进行了简介;然后介绍了UDP的通信原理I、Pv6下Socket地址结构和IPv6下Socket函数,并给出了在IPv6下基于无连接的Socket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和利用UD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的方法;最后实现了在IPv6协议下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数据信息的传输,相信对今后开发基于IPv6的大型网络应用程序会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IPv6路由追踪技术匮乏,以及IPv4路由追踪技术不能直接移植到IPv6网络环境中的问题,根据IPv6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包标记的IPv6攻击源追踪方案。该方案在原有IPv4概率包标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改进,重新规划标记区域,分别在IPv6的基本报头和扩展报头上划分合适的标识域和信息域,既解决标记空间不足的问题,又能规范标记信息的存放秩序;采用动态标记概率,区分对待未标记数据包和已标记数据包,解决标记信息覆盖问题,同时,优化标记算法,实现IPv6网络环境下路径追踪的快速、准确。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追踪攻击源,且效果优于原IPv4追踪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浩  李育桐  胡润  卓兰  王明存 《软件学报》2019,30(S1):105-112
保障隐私数据安全是IPv6无线传感网安全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信息隐藏技术能够利用隐私数据的特点实现数据的不可见性,在隐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IPv6无线传感网的特点和数据隐匿性的安全需求,结合压缩感知理论,实现隐秘传输的计算开销集中在资源富裕的汇聚节点端.利用压缩感知,有效地将感知层节点端的计算开销大幅度降低,提出一种适用于IPv6无线传感网环境下的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隐藏密钥的管理、嵌入算法的设计和提取算法的设计,以此为IPv6无线传感网敏感数据的传输提供隐匿性,保障网络中敏感数据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信息隐藏算法在嵌入过程中,随着敏感数据的增加,通信开销低于25%.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互联互通得以实现。工业物联网技术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共享与通信,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在传统工业中不断发挥优势。但是既有的IPv4网络环境制约了工业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IPv4地址资源已无法满足大规模工业物联网环境下的使用。利用具有海量地址空间的IPv6工业物联网,打破底层设备技术多样性带来的互通信与互操作障碍,提升寻址能力、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能,在流量仪表的应用场景中形成应用方案,完成“设备端-网络端服务端”的结构设计。最后,对基于IPv6工业物联网在流量仪表中的应用方案进行验证,实现计量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生产现场的监控与管理,达到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IPv6是为了克服现在IPv4协议的缺陷而设计的下一代因特网协议。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必然会取代IPv4,开发支持IPv6的网络应用程序已经迫在眉睫。文中首先对IPv6进行了简介;然后介绍了UDP的通信原理、IPv6下Socket地址结构和IPv6下Socket函数,并给出了在IPv6下基于无连接的Socket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和利用UD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的方法;最后实现了在IPv6协议下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数据信息的传输,相信对今后开发基于IPv6的大型网络应用程序会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入侵防御技术是为了弥补传统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伴随着IPv4向IPv6的过渡,网络攻击事件的特征也将会有新的特点,这必然要求原来基于IPv4环境下的入侵防御技术做出相应改变。该文首先对IPv6协议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然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IPv6及其过渡环境下的入侵防御系统(IPS)。  相似文献   

10.
袁德明 《计算机时代》2007,(9):23-24,27
结合XP环境下IPv6协议的安装、设置和有连接的IPv6套接字编程实验,介绍了IPv6的报头结构、地址结构与类型、三种地址的表示形式,阐述了用IPv6编程接口实现面向连接的网络通信的编程方法,给出了一个在普通局域网络环境下实现IPv6服务器端与IPv6客户端有连接通信的网络例程和结果.试验表明:IPv6与IPv4的网络编程结构基本一致,但在网络地址结构和地址解析方面IPv6与IPv4存在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1.
基于NAT-PT的分段IPSec隧道建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顾欢 《软件》2012,(2):136-138
NAT-PT技术解决了IPv4/IPv6之间的通信问题,但是通信过程中的安全却没有得到保证。对基于NAT-PT的IPv4/IPv6网络通信原理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了IPSec安全协议的应用实施分析后,提出一种分段的IPSec安全隧道建立技术,实现在NAT-PT特殊网络环境下部署IPSec安全隧道从而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随着IPv6技术的逐步推广和深亚微米工艺的迅速发展,IPv6SOC网络处理芯片的应用将是承载现代IPv6网络技术的必然趋势。而网络协处理器以其在网络处理器中独特的优势,则是SOC网络处理芯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针对IPv6网络协处理器中普遍应用的IPv6解析器,提出了一种解析的方法并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介绍IPv6组播和P2P多播技术,分析FreePastry的路由算法,重点改进对象EpochInetSocketAddress对源路由节点地址的管理方法,在FedoraCore6系统环境下双栈技术的运用,以及在IPv6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2P的组播应用。MTAP6由P2P重叠网和接入网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重叠网部分采用基于P2P的应用层组播技术,接入网部分采用基于IPv6的组播技术。最终实现了以视频会议、视频点播、远程教育为特色的新型多媒体组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珠杰  孙学军 《微处理机》2005,26(1):17-19
在IPv4向IPv6过渡中如何实现与传统的IPv4一样的通信是Internet通信中我们要求的最基本条件,为了实现IPv4和IPv6间通信的无缝操作,本文讨论了两种通信模式:一是IPv4海洋中的IPv6节点之间的通信,二是IPv6小岛与IPv4海洋之间的通信,并对每种实现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在技术与需求的双轮驱动下,5G 时代正在加速到来,5G 移动通信网络与下一代 IP 协议 IPv6 的结合将催生海量物的连接,迎来网络通信新的发展机遇。同时,5G 网络与 IPv6 协议的结合也存在很多技术挑战亟待解决。首先介绍 5G 网络和 IPv6 协议的基本原理,然后深入分析了 5G 网络 IPv6 协议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5G 网络 IPv6 协议体系架构、过渡及部署等。最后介绍了作者在 IPv6 及 5G 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6最终会成为未来互联网网络层的核心协议。而SIP作为下一代多媒体通信中的重要技术也受到普遍的欢迎和认可。描述了IPv6网络环境下使用SIP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在IPv4与IPv6共存的混合网络环境下采用NAT-PT结合ALG进行SIP电话通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由应用程序指定通信服务质量是网络多媒体应用对通信技术提出的主要要求。本文基于新一代IP协议IPV6,资源预留协议RSVP,Native ATM和WinSock2,在传统网络和ATM网络上提出一个支持由应用程序指定QoS的多媒体通信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IPv6技术的不断深入,IPv4/IPv6网络设计与部署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根据目前主流网络技术及应用环境,提出基于双栈技术的IPv6校园网的设计及接入方案,以及双协议栈技术与其它过渡技术如隧道技术相结合的IPv6网络解决方案.最后并列举了华南农大信息大楼/Pv6网络的部署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