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田庄选煤厂利用HBF—S 1 2 0 1 0型加压过滤机代替PG— 1 1 6 1 2型真空过滤机解决了浮选精煤脱水问题 ,浮选精煤滤饼含水 1 6 5 %左右 ,滤液质量浓度小于 3 0g L ,操作管理方便 ,设备故障率低 ,为选煤厂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已采取或正在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淮北矿区煤泥含量、浮选精煤的粒度组成以及浮选精煤的脱水现状。介绍了加压过滤机在该矿区选煤厂的前期使用情况以及两个选煤厂浮选精煤加压过滤的试验结果 ,指出采用加压过滤机是降低本矿区精煤水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龙湖选煤厂针对浮选精煤脱水系统圆盘真空过滤机存在滤饼脱落率低、精煤水分高等问题,采取了安装卸料刮刀、更换滤布、采用过滤机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改变入料性质等措施,提高了过滤机的过滤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兴隆庄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处理能力不足,循环水浓度偏高等问题,分析了选煤厂浓缩机来料和溢流水性质,并以兴隆庄选煤厂循环水和蒸馏水作为浮选入料稀释水进行了浮选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兴隆庄选煤厂循环水透射比维持在1.4%左右,循环水呈严重浑浊状态,说明循环水中含有大量细泥,循环水浓度偏高,一段浓缩处理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与蒸馏水相比,循环水作为浮选入料稀释水的精煤灰分和尾煤灰分分别提高了0.90%和3.58%,说明兴隆庄选煤厂循环水作浮选入料稀释水时,降低了浮选效率和浮选精煤质量。最后建议兴隆庄选煤厂煤泥水系统采用两段煤泥脱水回收工艺,精煤压滤机滤液和浮选尾矿去一段浓缩机浓缩沉淀,一段浓缩机底流滤液水去二段浓缩机,一段浓缩机溢流进入二段浓缩机浓缩,二段浓缩机溢流作为循环水使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加压过滤机对褐煤选煤厂煤泥水、滤饼易发生龟裂的煤泥水、泥化程度严重的煤泥水以及含有高灰细泥的浮选精煤进行过滤脱水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实践表明,加压过滤机用于选煤厂煤泥水过滤脱水是十分理想的设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圆盘真空过滤机、加压过滤机、板框(或厢式)压滤机在煤泥脱水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研制开发的浮选精煤隔膜快开压滤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应用结果表明,新型压滤机脱水效率高,精煤滤饼水分低,工艺指标先进,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浮选精煤采用快开式隔膜压滤机脱水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沟选煤厂浮选精煤脱水系统存在滤液浓度和产品水分高、设备老化严重等问题,采用KZG300/2000-U快开式隔膜压滤机进行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原来的PG116-12型圆盘真空过滤机相比,改造后提高了浮选精煤产率,降低了产品灰分,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范各庄矿选煤厂浮选精煤脱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沉降过滤离心机+隔膜压滤机来取代圆盘真空过滤机,可及时有效回收过滤机滤液中的精煤,减轻滤液循环对浮选的不利影响,并可降低浮选精煤产品水分,系统运行成本及能耗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新型精煤压滤机在选煤厂浮选精煤脱水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入料浓度、粒度组成、加压方式等对脱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精煤压滤机与真空过滤机的脱水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精煤压滤机脱水效果好,节能,是用于浮选精煤脱水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0.
浮选精煤和煤泥脱水的高效设备——加压过滤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浮选精煤和煤泥脱水的现状,介绍了加压过滤机的特点。实践证明,加压过滤机与真空过滤机相比,处理能力提高4倍,滤饼水分降低6%~15%,能耗降低20%~30%。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平朔一号井选煤厂细砂岩含量高造成的浓缩机压耙,滤饼变薄,加压过滤机处理能力下降等问题,通过分析分级旋流器底流和溢流的粒度组成,说明旋流器底流粒度较粗,灰分较高,导致精煤“背灰”,影响精煤质量;溢流粒度较粗,灰分较低,导致溢流跑粗量大。通过增加一期、二期工程和粗煤泥分选、回收系统对煤泥水系统进行改造。一期工程中,煤泥入浓缩机前回收细砂岩;二期工程中,将煤泥中细砂岩分离出来,煤泥和细砂岩采用两段浓缩两段回收。最后对选煤厂改造效果进行分析,改造后浓缩机入料中高灰细砂岩数量减少,减轻了浓缩机负荷,保证了加压过滤机、浓缩机的稳定生产;避免了细砂岩对精煤的污染,提高了精煤产率,优化了产品煤质量;选煤厂每年多产精煤86.49万t,年销售收入增加4.63亿元;节省了维修成本和材料成本,减轻了员工劳动量,增加了选煤厂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岿然 《洁净煤技术》2012,(5):20-23,38
以综合指标S和K为煤泥压滤效果评价指标,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对精煤及精煤与蒙脱石混合压滤效果的影响。精煤压滤试验表明:随着阴离子PAM用量的增加,S值逐渐下降,精煤压滤效果变差,PAM用量不宜超过5.0 kg/t;当PAM用量相等时,粒度越细,S值越小,精煤压滤效果越差,当粒度为+0.075 mm时,PAM对精煤压滤效果较好。精煤与蒙脱石混合压滤试验表明:阳离子PAM的煤泥压滤效果优于阴离子PAM,当煤泥中蒙脱石含量较多时,可适当添加粗颗粒煤泥以提高其压滤性能;PAM用量相等时,粒度越细,S值越小,煤泥压滤效果越差,实际压滤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超细颗粒-0.045 mm含量;随着蒙脱石质量分数的增加,S值逐渐下降,K值逐渐增大,煤泥压滤效果变差。最后建立了黏土矿物含量、灰分等煤泥综合指标与滤饼水分的关系,为选煤厂煤泥压滤工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石后盛 《洁净煤技术》2012,(3):24-25,43
分析了新阳选煤厂二期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浮选入料跑粗,对分级浓缩旋流器组流程进行技术改造。实践证明,通过煤泥水系统的改造,浮选入料+1 mm质量分数由原来的10%以上降至1%左右;2325溢流+0.5 mm质量分数小于5%,底流-0.25 mm质量分数小于20%。2330分级浓缩旋流器底流灰分9%~11%,有效改善了原有工艺的不足,解决了浮选入料跑粗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申家庄煤矿选煤厂粗煤泥含量高引起的浮选尾矿跑粗、高中损、高介耗等问题,结合TBS分选原理及应用效果,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对粗煤泥分选系统进行改造。具体措施为:加大原煤脱泥筛入料水冲溜槽的流量和冲洗力度,筛前段加设分流板,提高脱泥筛的脱泥效率;缩短倾斜板浓缩机的倾斜板间距,提高倾斜角度,减少溢流中粗颗粒含量;更换小筛孔筛板,增加喷水设备,提高脱介效率。改造后倾斜板浓缩机溢流中+0.500mm粗颗粒产率由10。10%降为2.10%,改造效果明显;浮选压力明显降低,提高了精煤产率;TBS对粗煤泥分选效果良好,精煤质量和产率均大幅提高;介耗降低1.11kg/t,中损降低4.76%。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济三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工艺流程,说明煤泥水桶溢流量大,超粒度物料进入压滤循环系统,离心液中大量末精煤经筛网离心机处理后直接变成煤泥混入中煤,+0.1753 mm物料进入煤泥水系统后成为产品煤泥,损失了精煤等原因造成了选煤厂煤泥水系统跑粗,提出了解决系统跑粗问题的关键在于控制煤泥水桶溢流、斗子捞坑的入料粒度及旋流器溢流。通过在煤泥水桶四周建溢流堰,增加倾斜角度的筛板,建集料桶,安装煤泥振动筛和弧形筛,将进入捞坑的所有水全部打至煤泥水桶等措施对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最后对选煤厂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煤厂改造完成后,减少了粗颗粒进入压滤系统,减轻了煤泥水系统压力,提高了精煤产率,降低了设备事故率,每年可回收末精煤3652.11 t,创造效益189.91万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单一泵送入料、高低压双泵入料和单一泵变频入料等压滤机传统入料方式的工作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压滤机产率,提出了高位二级入料系统新工艺,并以小康选煤厂煤泥为实验煤样对单一泵送入料方式和高位二级入料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位二级入料系统对于难过滤煤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单一泵送入料方式相比,高位二级入料系统总装机功率明显减少,压滤机入料时间由40 min缩短至25 min,总循环时间由60 min降至34 min,产能提高了1.54倍,滤饼水分下降2%,入料系统吨煤泥电耗由9.26 kWh降至1.85 kWh,总体节能效果显著。高位二级入料系统配套的滤布自更生系统可实现滤板、滤布的封闭式自动清洗,而滤液清浊分排回用系统则使得清液回用,浊液回浓缩机,不但大大节约水资源,而且减轻了浓缩机负荷。  相似文献   

17.
赵龙 《洁净煤技术》2010,16(5):27-29
煤泥重介工艺用于分选细粒级煤泥,在很多选煤厂得到应用,分选粒级常为0.75~0.075mm。工艺具有分选精度高、工艺系统简单等特点。但是,现场应用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笔者将从设计、选型及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唐家河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工艺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煤泥水采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矸煤泥水灰分高于原生煤泥灰分,直接进入浓缩机会造成精煤损失,降低尾煤灰分;进入中煤和矸石段的悬浮液较多,悬浮液中-0.3 mm粒级未得到有效分选;浮选尾矿灰分高于压滤煤泥灰分;中矸浓缩旋流器溢流、中矸高频筛筛下水直接进入浓缩机是造成唐家河选煤厂尾煤灰分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将中矸浓缩旋流器溢流、中矸高频筛筛下水导入浮选系统,在浮选机原有一、二室通道基础上增加通过面积,即一、二室小流量短路改造,实现了尾煤灰分、精煤产率和入浮煤泥量的提高。改造后,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情况下,唐家河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提高了7.28%,每年增加精煤销售收入555.98万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赵固二矿选煤厂生产中存在的浮选作业无法正常进行、压滤机能力不足、洗水难以闭路循环等问题。综合考虑药剂添加量、沉降速度、压缩高度及上清液澄清度等因素,通过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发现质量分数为1.0%的凝聚剂TLT8840和质量分数为0.1%的絮凝剂TLT8610添加量分别为0.20 mL和0.15 mL时煤泥沉降浓缩效果最好,同时对药剂制备系统、输送设备及加药点分别进行了优化和改造。煤泥水系统优化改造后,选煤厂真正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用水量,彻底解决了煤泥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煤泥水处理药剂成本由原来的0.44元/t降至现在的0.31元/t,每年可节省药剂成本约39万元,节省电费约65万元;优化改造后,选煤厂真正实现了全入选,仅多产出的浮选精煤,每年就可多收益约720万元。  相似文献   

20.
粗煤泥分选工艺在安家岭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煤性质变化对产品结构的影响,原有系统的工艺环节是否满足能力提升及工艺改造对选煤厂生产的影响3个方面分析了安家岭选煤厂采用粗煤泥分选工艺进行扩能改造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安家岭选煤厂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并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BS粗煤泥分选提高了系统处理能力,减轻了浓缩机负荷,保证了加压过滤机、浓缩机的稳定生产,提高了主再选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下限,减少了细泥在系统中的积聚,提高了脱介筛的脱介效果、处理能力,改善了末煤离心机的脱水效果,降低了介质损耗;正常生产时,TBS分选密度设定为1.20~1.25 g/cm3,顶水压力设定为95 L/min;选煤厂单系统处理能力由原先的750 t/h增至850 t/h,精煤产率提高了2.92%,每月增加利润700.8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