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岩石随着湿度或者饱和度的增加,电阻率相对降低.而断层、陷落柱的电阻率主要取决于岩层的破碎程度及其富水性,富水断层、陷落柱的电阻率值远小于不富水断层、陷落柱和周围不富水地层的电阻率值,这是瞬变电磁探测含水断层、陷落柱和进行富水区探测的地球物理依据.瞬变电磁法是观测纯二次场,其分辨率较高,尤其是对低阻异常反应敏感.通过分析研究和精细地处理,可以有效地探测出煤矿富水区.主要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及在探测煤矿富水区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从地震槽波勘探和瞬变电磁法两方面对立体探测技术在探测陷落柱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利用地震槽波勘探对陷落柱的基本形态进行了探测,使用瞬变电磁法对槽波异常区进行了富水性探测。最后针对物探异常区利用最少的钻孔进行了验证,更好地确定了陷落柱的边界及富水性,为巷道掘进提供有力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地层中三维低阻异常体模型进行井-地瞬变电磁响应的正演模拟,考察异常体赋存深度、电阻率以及发射距离不同时对井-地瞬变电磁法探测效果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井-地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效果与目标异常体埋深有关,相较于深层目标,该方法对浅层目标的响应更显著;井-地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效果也受到目标异常体电阻率的影响,相较于高阻异常体,该方法对低阻异常体的响应更为显著。此外,井-地瞬变电磁法探测效果受发射源与目标异常体距离影响,相较于远区异常体,该方法对近区异常体的响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矿井瞬变电磁测量在煤矿井下巷道中进行,干扰因素有别于地面瞬变电磁法。矿井瞬变电磁测量中的主要噪声为井下人文设施。研究了矿井瞬变电磁法测量中各种噪声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和处理方法,为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目标体埋藏深度的增加,地下地质环境和构造均愈加复杂,探测难度也急剧增大,因此引入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研究,从而为实际资源勘探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勘探特点,首先介绍了多通道瞬变电磁的工作原理及突出特点,其次对其正反演理论进行研究及分析.研究表明:瞬变电磁场的频率域响应可通过时-频转换的方法得到时间域响应,再利用共轭梯度法来进行反演;最后以一个高阻与低阻组合的三维模型进行反演模拟,并绘制等时曲线.分析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对三维模型的响应及边界刻画都较好,能够真实的反应出异常体的形态,证明了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在能够成为反映异常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瞬变电磁法是目前工程勘察中应用较广的物探工作方法之一。该方法观测纯二次场,分辨率高,可分辨出地下规模较小的不均匀体,尤其对低阻地质体反应灵敏。采空区地层有其独特的地电特征,利用瞬变电磁法探测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新疆库-拜煤田采空区瞬变电磁勘查工作为例,介绍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条件,通过分析瞬变电磁综合剖面图和等深度平面图,圈定采空积水区。钻探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次物探采空边界较可靠,取得了预期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特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嵯北矿区胡列也吐煤田地质构造复杂及含煤盆地内地表水系发育,有额尔古纳河从勘查区西北部由南向北流淌。前人在研究区已开展过许多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基于区内断层构造中赋水关系的特点,采用了瞬变电磁法进行勘查。瞬变电磁法(TEM)对含水体敏感、分辨率高的特点,在探明赋区具有显著的优势,再结合测区的地质情况分析异常情况。划分了2煤组主要可采煤层的底部岩层的低阻异常区,圈定了煤组赋水位置及范围,达到了预测低阻赋水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施工采用8线8炮制束状观测系统,控制勘探区2、8号煤层埋藏深度及起伏形态和直径大于30米的陷落柱,查明了落差大于或等于7米的断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8102工作面安全快速过X7陷落柱,防止过陷落柱期间陷落柱围岩煤体出现破碎、片帮、瓦斯超限等情况,提高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决定在过陷落柱期间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安全施工措施。经过实际应用发现,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后,工作面过陷落柱回采速度提高至6.4 m/d,提高了陷落柱顶板的稳定性,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1.
瞬变电磁法对地下水反应敏感,而矿井瞬变电磁法具备距离目标体近,分辨率高的特点。为此使用福州华虹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YCS40(A)瞬变探测仪,采用重叠回线装置布置线圈,对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月亮田矿1118117工作面顶板赋水性进行了探查,指出1118117工作面回风巷顶板以上至100米高度的范围内(0—180m段),受1118115工作面采动影响,顶板含水裂隙发育,巷道顶部存在富水异常区,并得到了钻孔探放水施工验证,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井下探放水和工作面回采资料表明,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项板赋水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陷落柱现象产生的物理性特征,分析了物探技术在煤矿陷落柱探测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展望了物探技术发展方向趋势,以此为煤矿生产良好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应用瞬变电磁法对姜家湾煤矿采空区进行勘察,选择合理的工作参数,并对采空区内电阻率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查明了采空区的分布位置和埋深.  相似文献   

14.
在煤矿掘进时经常会遇到陷落柱,给安全掘进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保证掘进能顺利地通过陷落柱所在的区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陷落柱区域存在的施工安全问题,应用了加强支护技术和探测技术。分析了过陷落柱所应用的具体的支护技术和施工技术,以期为煤矿掘进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时频电磁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磁勘探方法,其发展前提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技术(CSAMT)和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技术(LOTEM),它一次采集即可同时获取频率域和时间域的电磁信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以及油气勘探等领域。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结合边界条件,推导出了时频电磁法所满足的一维层状介质情况下的时间域和频率域的水平电场方程,并利用正余弦变换进行数值模拟。以三层介质为例,探讨了随薄层电阻率大小变化的水平电场分量Ex对薄层的探测能力。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时频电磁法测深对低阻薄层的分辨率很强,对高阻层的分辨能力比低阻薄层弱;频率域电磁法测深对高阻薄层的分辨能力要强于时间域电磁法测深,时间域电磁法测深对低阻薄层的分辨能力强于高阻层。  相似文献   

16.
陷落柱作为威胁矿井回采安全的一种特殊地质构造形式,确保回采通过陷落柱期间的安全,对矿井长久发展意义重大。以此为着手点,针对作业面过陷落柱顶板控制开展全面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回采过陷落柱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作业面过陷落柱顶板控制技术开展探究,并阐述其应用效果,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团柏煤矿生产时期陷落柱发育,在全区域带压的下组煤不到6 km2的采掘范围内,揭露陷落柱达107个,其中,导含水的有46个,因此在水源的判别、陷落柱的精准圈定以及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以10-215工作面陷落柱的初步圈定、精准探查以及注浆加固杜绝水害发生为主要阐述内容,介绍推广相关防治水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8.
石志勇 《能源与节能》2020,(3):44-45,66
以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开采方法及安全措施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陷落柱对矿井生产安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过陷落柱的开采方法,并对其他安全措施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生产安全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无线电磁波坑道透视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四侯煤业3101首采工作面的煤层厚度、构造异常和富水性等进行了探测,并从井下掘进实际揭露工作面煤层情况对探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101首采工作面存在3个断层或煤层变薄影响区,沿煤层走向影响范围分别为100 m、100 m和170 m,这三个断层或影响区域对工作面的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选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文地质情况和地质构造资料对于煤矿灾害的防治十分关键.为了更好地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望云煤矿13201工作面在开采前采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和瞬变电磁法勘探技术对地质构造异常和水文地质异常进行勘探,从而保证了煤矿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