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讨直肠癌miles术腹膜外隧道结肠造口的疗效,回顾分析38例行该术式治疗的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肠管脱出,回缩,无坏死出血,造口周围感染,造口狭窄,内疝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直肠下段恶性肿瘤行miles术腹膜外隧道结肠造口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97年至2007年期间结肠外伤5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损伤中刀刺伤占28例(48.3%),腹部钝挫伤占22例(37.9%),火气伤5例(8.6%),医源性损伤占3例(5.2%);合并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44例(75.9%)。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Ⅰ期结肠修补或肠段切除吻合术44例,手术后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近侧结肠造口后Ⅱ期吻合术14例,切口感染3例、炎性肠梗阻2例、死亡1例。结论结肠损伤伤情及处理较复杂。以开放性损伤多见,常伴有其他脏器损伤。按损伤部位、范围、损伤后至治疗时相隔时间等不同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诊治过程中应有所突出、诊治并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2例。无围术期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积极准备,术中充分结肠灌洗,实行预防性盲肠造瘘,术后正确处理,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是安全可行的,较传统的分期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保肛手术方法。方法对2001年5月至2005年8月本院16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5例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均顺利。术后并发症有吻合口瘘1例,占6.2%。经TPN及骶前引流管冲洗引流而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占6.2%,经换药后愈合。16例手术后近期控制稀便能力欠佳,大便3~12次/d,2~6个月后肛门节制大便功能恢复良好。1例术后3个月发现复发及肝转移,13个月后死亡,15例生存。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选择性保肛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低位直肠癌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对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42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5例分期手术,6例行姑息性切除加结肠造口远端直肠封闭,单纯结肠造口远端封闭5例。结果26例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疗效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出现的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11.5%)。结论除了年迈体弱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外,均可通过术中肠腔减压,彻底的灌洗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积极的支持治疗,使一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避免了二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自2000年以来的1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临床资料。结果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8例无吻合口瘘,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8例无吻合口瘘,分期手术2例。结论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结肠癌致肠梗阻,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术式是提高疗效和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分析2005年至2009年梗阻性结直肠癌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13例,一期切除肿瘤双腔造口术4例,Hartmann手术3例,捷径手术或造瘘术6例。术后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裂开、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期间死亡1例,余25例康复出院。结论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手术所见选择不同手术方式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情况许可者争取一期根治,以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7年以来收治的85例60岁以上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术后观察,并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5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14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5例、切口裂开2例。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及时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I期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11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I期切除吻合加术中结肠灌洗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I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2例,无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结肠灌洗为左半结肠癌性梗阻I期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12例肝、胆、胰术后引流口渗出液成功收集的经验。方法应用泌尿造口袋分别采用与渗漏情况相适应的渗出液收集方法。结果 12例病人的渗出液均成功得已收集,无一例引流口周围皮炎、感染、溃烂现象。结论泌尿造口袋可及时、有效地收集渗出液,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皮肤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进行采用常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并进行T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术后进行T管引流,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下腹腔镜联合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术中应用碘伏、甲硝唑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腹膜炎手术切口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腹膜炎急诊手术病人,分别使用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生理盐水冲洗腹部切口,比较切口感染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碘伏和甲硝唑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低于碘伏和甲硝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炎手术病人切口使用0.5%碘伏和0.5%甲硝唑溶液冲洗切口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镜下进行第三脑室造瘘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不同原因造成的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进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结果术后随访1~24个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影像学CT或MRI复查的结果评定手术效果,症状好转缓解43例,2例无效的患者改行V-P分流术。术后并发症6例为一过性非感染性发热,2例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无死亡病例。结论脑室镜下的第三脑室底造瘘对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颅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调查我院颅脑外伤手术病人478例。结果我院颅脑外伤手术部位感染率3.1%;按美国疾控中心NNIS系统SSI危险因素评分分层得到的感染率分别是:0分者1.2%(4/344),1分者7.4%(9/121),2~3分者15.4%(2/13)。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4h、术后使用引流管、SSI危险因素评分>0分、本次手术前曾进行过颅脑手术。结论我院颅脑外伤手术SSI发生率为3.1%;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4h、术后使用引流管、SSI危险因素评分>0分、本次手术前曾进行过颅脑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吻合口瘘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某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普外科收治的恶性胃肿瘤需行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岁。入选病例均排除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患者。此13例患者均在术后6~8d出现并发症吻合口瘘,均瘘入胸腔。经行胸腔闭式引流,分别住院8个月~1年治愈出院。结果 出现吻合口瘘后及时进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饮食护理和呼吸道护理,患者病情有效得到遏制,有助于病情的快速恢复。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瘘经过精心的护理有助遏制病情恶化并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总结胃癌全胃切除术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8例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合并联合脏器切除的适应证、手术入路、淋巴结的清扫、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获访29例,随访率为76.3%。根治性全胃切除31例,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7.93%(11/29)和17.24%(5/29);姑息性切除7例,均于1~5年内死亡。术后并发症11例,其中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6例,吻合口瘘1例,膈下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合理掌握全胃切除术及联合脏器切除术的适应证,选择适合的重建方式,规范淋巴结清扫,是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结肠造口多用于低位直肠癌及结直肠损伤。结肠造口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技术上已经有了许多改进,治愈率、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改善。然而,排便方式的改变,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伤害,对未来生活感到焦虑,而并发症的发生会加剧这种负性反应。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务人员行结肠造口时面临的问题[1]。现对我院2006年至2010年35例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出现肛门刺激症状31例,占62.0%,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肛门下坠、便意感明显等。对症治疗后1~2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无吻合口瘘及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继续随访6个月~5年,6例患者肝、肺及腹腔广泛转移,死亡4例,5年生存率为92.0%。结论采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但必须以根治肿瘤为首要任务,并严格把握保肛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体会。方法180例胃癌患者,13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5例性姑息性全胃切除术;经腹入路161例,胸腹联合切口入路19例;应用吻合器吻合177例,手工缝合3例。结果术后发生食道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4例,吻合口出血1例,膈下、胸腔积液7例,经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12.1(8~16)d。结论适当的入路选择,合理正确的吻合器使用,酌情结合手工缝合重建消化道,既可提高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彻底性,又可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荡洗在有瘘型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反应的控制情况。方法有瘘型根尖周炎病例175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开髓、拔髓、K3扩锉,分别采用注射器与P5超声仪以2%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根管内冲洗。局麻下剪除瘘道口肉芽组织,彻底搔刮后从根尖注以一定量Vitapex糊剂,碘酚烧灼瘘口,根内封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氧化锌丁香油暂封,记录术后疼痛反应、封药次数及半年后疗效评价情况。结果超声荡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就诊次数。1周后复诊和术后半年复诊:2组疗效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荡洗结合瘘道搔刮术是有效治疗有瘘型根尖周炎的方法,能减少就诊次数和术后反应,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