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包埋镍酸锂的热稳定性和耐过充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万新华  王博  连芳  刘庆国 《电池》2004,34(1):7-9
锂离子电池在受热、过充条件下容易引起安全性问题,使其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源受到限制.用锂钴氧包埋镍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组装AA型锂离子电池,对其热稳定性、过充性和钴酸锂AA电池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包埋镍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热稳定性能和钴酸锂基本相当,过充性能远远优于钴酸锂.包埋镍酸锂正极材料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耐过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杨  李艳  连芳  钟盛文  刘庆国 《电池》2005,35(6):462-464
在电池串、并联使用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耐过充性在其正常运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述了过充电时电池内部的反应机理和提高电池耐过充性的措施.研究表明:建立内在的过充保护机制,选择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正极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耐过充性.采用适当的充电模式,避免高倍率充电,可以防止电池爆炸.  相似文献   

3.
钴酸锂正极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李建军  高剑  何向明 《电池》2012,42(6):299-301
分析了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和关键材料。通过钴酸锂(LiCoO2)表面包覆和使用电解液阻燃添加剂,研制了具有较好耐过充安全性的原型LiCoO2正极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经1C、20 V过充电,没有燃烧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及其添加剂、电池的结构以及制备工艺条件都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选择热稳定性好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及其阻燃剂,可以提高电池的热稳定性;在电解液中加入过充保护添加剂,可防止电池的过充;控制好制备工艺条件以及合理的使用,可防止电池的短路。  相似文献   

5.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电解液的基本特性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特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利用添加剂来提高电解液的防过充能力成了改善电解液性能的重要方式。常用的添加剂主要有两类:氧化还原添加剂和电聚合添加剂。选取二甲氧基硝基苯类作为防过充添加剂。研究发现,该类添加剂的防过充能力好且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能明显改善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已经严重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而过充是导致电动汽车安全问题的主要问题之一。锂离子电池过充安全性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锂离子电池安全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过充条件下的热特点,总结了现有的过充安全性研究进展,对其改善锂离子电池过充安全性的方法做了分析和总结,针对锂离子电池过充模型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为下一步工作中建立更为完备的锂离子电池过充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江  刘松涛  岳仍利 《电源技术》2021,45(12):1544-1547
对NCM811/SiOx+C体系锂离子电池进行不同倍率及不同程度的过充,充分研究了动力电池过充过程中电池和材料发生的变化.揭示了高比能量电池过充失效的根本原因为过充过程中电解液在电极界面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导致隔膜破孔,内部短路.研究成果可为高镍体系电池安全性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推广,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工作条件以及工作环境等的原因,锂离子电池可能工作在一些极端条件如高温、低温下;或者未按规定使用电池,使其工作在过充、过放、短路、冲击等极端条件下,这些可能导致电池发生意外如着火或者爆炸等。从导致锂离子电池爆炸的原因着手,分类综述研究了锂离子电池致爆机理和爆炸时间。  相似文献   

9.
骆宏钧  张校刚  陈黎 《电源技术》2012,36(2):172-174
通过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添加2,5-二叔丁基-1,4-二甲氧基苯(2,5-diterbutyl-1,4-dimethoxybenzene,简称shuttle)来提高电池的过充保护能力。对磷酸铁锂电池分别进行了循环伏安扫描、常温循环寿命、过充后循环、交流阻抗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1 mol/L LiPF6/(EC+DEC+EMC)(1∶1∶1)+1%VC电解液中添加2%(质量分数)shuttle,当电压为3.81 V(相对于Li/Li+)时,shuttle开始发生氧化反应,烷氧基发生氧化离解,消耗电池内部过充的电量,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此外,添加2%(质量分数)shuttle后电池循环性能有所提高,循环180次后,容量保持率从91.60%提高至94.70%。  相似文献   

10.
环己苯和三乙胺对锂离子蓄电池的过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红  唐致远  汪亮  谭才渊  刘强 《电源技术》2006,30(10):829-832
用循环伏安、充放电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了环己苯和三乙胺对锂离子蓄电池的过充保护作用以及对电池综合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己苯在4.7V(vs.Li/Li )发生电聚合反应,生成导电聚合物膜聚环己苯使电池自放电至安全状态,防止了电池的过充;三乙胺与氢质子反应,不但提高了电池的过充能力,而且有效地抑制了电池的膨胀;环己苯与三乙胺的联合应用可使方型锂离子蓄电池(型号:063048)耐2C-10V的过充;在正常充放电状态下,环己苯的加入不影响电池的综合电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