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贵华  陈志龙 《地下空间》2004,24(1):98-101
伴随着城市空间集聚趋势显化,如何合理利用本地区的地下空间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思想,主要运用关联耦合分析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论述了地下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渗透关系,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开发的拓扑关系,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的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宁  朱小鹿 《地下空间》1998,18(5):284-292
以日本国先进的地铁体系为出发点,结合其它地下空间利用实例,从城市规划角度探讨地下交通的开发成为大趋势后,再进行地下空间体系规划时,应综合地考虑城市运行机制,更加全面高交行扩展土地使用维度。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下空间建设的现状特点,提出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完善城市中心区的慢速交通体系,以改善城市拥堵。主张从地下空间机动车道及停车位的社会化、地下空间机动车道与地面道路有效衔接、利用地下空间开发来建设多种等级和类型的机动车道。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结合地下空间进行地块出让的要点设置等措施入手,全面完善地面、地下一体化的城市中心区慢速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4.
袁红  孟琪  崔叙  潘坤 《室内设计》2016,(1):88-94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处于岩石封闭 系统中,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在设计及表达 上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地面建筑及城市 设计方法的类比,基于凯文·林奇所提出的 城市设计五要素,研究城市中心区地下—地 面“双层”城市设计方法,旨在消除地下街的 迷途感并增强地下空间开发的系统性。提出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需要与地面城市相对应, 包括“区域:空间的分区主题设计”,“节 点:地下空间节点创造”,“标志:地下空间高 潮点及中心”,“边界:地下空间界面设计”, “路径:导向系统及导视系统”五个方面, 并形成地下、地面立体对应关系,构建完整 的“双层”城市空间系统,为整个城市系统 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筑物密集的城市各部位,为谋求对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通过占用尽可能小的地面场地,以不影响地面交通或构、建筑物的暗挖工法来完成大空间的地铁车站或地下结构。一般情况下,车站或较大的地下空间构筑物均采用明挖法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面的交通障碍和地下管线的搬迁。由此,使盾构隧道扩挖地铁车站的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地面建筑的日益增加,但地面空间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多的建筑往地下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因其处于地下,故对其设计有着比地面设计更为特殊的要求。本文着重从地下建筑防水方面探讨其设计,材料选用方面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黄晨  王娜 《建筑与环境》2010,(4):125-127
地下商业建筑是我国未来地下空间发展的趋势,是解决城市用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地下建筑由于其特殊性,交通流线设计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地下商业建筑交通空间设计进行探充,从水平、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和安全疏散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与地下建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沈志敏 《地下空间》1995,15(2):129-133
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地下建筑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现代城市建设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相结合的途径,并对地下综合管道建设、地下建筑与物资贮存、地下建筑与产品生产和地下建筑发展展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地下建筑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现代城市建设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相结合的途径,并对地下综合管道建设、地下建筑与物资贮存、地下建筑与产品生产和地下建筑发展展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城市空间集聚趋势显化 ,如何合理利用本地区的地下空间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思想 ,主要运用关联耦合分析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论述了地下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渗透关系 ,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开发的拓扑关系 ,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的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设计角度解析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形态营造,着重从系统化、立体化、人性化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提出了从地下交通组织系统化,地下交通换乘站点立体化和地下空间环境设计人性化三方面来实现地下空间一体化,从而建立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形象.最后指出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实质上是城市与地下建筑的一体化设计,让地下空间系统融于整个城市环境中,实现人、城市、建筑的三者合一.  相似文献   

12.
提高城市地下建筑空间品质对于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采用的“中庭”概念,引入到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中,改善地下空间品质。并讨论了如何避免由于“中庭”在地面开口部位的应用,对城市防护能力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崴  李莉娟 《城市建筑》2014,(27):60-60
国内大多城市出现了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以呼和浩特城市广场地下空间为例,浅析发展地下建筑空间具有的可持续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大多城市出现了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以呼和浩特城市广场地下空间为例,浅析发展地下建筑空间具有的可持续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座已成功举办G20峰会以及即将主办2022年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的城市,杭州开始大步迈向国际舞台。然而随之而来的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使得有限的城市土地不堪重负。目前城区土地利用已趋于饱和状态,现有的地面交通结构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向地下空间发展。本文通过简要阐述杭州市区地下交通设施的建设现状,对以地下交通空间为代表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其他城市地下空间的布局与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地面广场式地下大空间建筑的防火分区若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导致防火分区数和安全出口较多,破坏了地面广场的完整使用功能。为满足地面广场的使用功能和建筑防火要求,以东方红广场地下商城为例,对地面广场式大空间地下建筑防火分区划分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置连通室外的防火间隔区的防火分区划分新方案,将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由原规范最大不超过2000m2扩大到最大不超过5000m2,安全疏散出口由原来的28个缩减到16个;同时在防火间隔区部位设置了独立的防排烟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火灾报警系统三个辅助系统,保证防火间隔区的阻火功能,为地面广场式大空间地下建筑防火分区的设置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整体,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相比于地面建筑也有其先天不足的方面。空气环境是困扰地下建筑发展的一个难题。为了改善地下建筑室内空气环境,大多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这将使整个地下建筑中的运行能耗费用大幅度提高。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筑的今天,地下建筑的生态化和绿色化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文章从地下建筑的自然通风可能性方面进行探讨,并充分借鉴地面建筑生态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形成一套地下建筑生态化自然通风的基本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面交通压力逐步上升,如何通过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以改善交通压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研究浅埋暗挖法,有效解决了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问题,依托本工程通道施工工序控制,为今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质量及风险控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今亚洲乃至全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每年不断吸引着大量游客和移民的涌入。城市飞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密度增长也为新加坡的交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针对地少人多的城市发展现状,新加坡政府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来缓解其交通压力。随着地下交通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不仅可为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也带动了地下交通路网周边区域的经济快速增长。通过介绍新加坡地下交通空间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对地下交通空间布局与城市生长协同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我国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地下空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地下建筑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经过可行性研究确立的地下建筑工程项目 ,在方案设计之前应进行必要的建筑策划 ,从而为设计任务书的拟定和具体的建筑设计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 ,以确保项目开发建设的综合效益。本文针对目前地下建筑开发建设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对“建筑策划”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地下建筑策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