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分步共沉淀法制备了Ni O-Zn O/Al2O3-Si O2反应活性吸附脱硫剂,利用XRD、BET分别对制备试样的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采用固定床吸附试验对吸附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吸附剂的活性组分含量和煅烧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380℃、反应压力1 MPa、重时空速8.5 h-1的条件下,活性组分Ni O的质量分数为18%,煅烧温度为450℃时,吸附剂的脱硫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法及尿素沉淀法分别制备Ni O和ZnO,以ω(ZnO)∶ω(Ni O)∶ω(Al_2O_3)=0.3∶1∶1混涅成型制备脱硫吸附剂,考察焙烧温度对吸附剂选择性吸附脱除苯中微量噻吩硫化物的影响,并采用XRD、H_2-TPR和BET等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的焙烧温度对吸附剂晶体结构和脱硫性能影响显著,焙烧温度500℃时,吸附剂表面活性位及与载体的相互作用适中,吸附脱硫效果最好。在185℃和1.5 MPa吸附条件下,以含噻吩100 mg·L~(-1)的苯为原料,吸附剂动态饱和吸附硫容量可达18.4 mg·g~(-1),吸附后苯中噻吩浓度不高于0.010 mg·L~(-1),表明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吸附脱硫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Ni基吸附剂上催化裂化汽油反应吸附深度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干混法制备了3种反应吸附脱硫剂:Ni/ZnO-SiO_2-Al_2O_3、NiO/ZnO-SiO_2一Al_2O_3、NiS/ZnO-SiO_2-Al_2O_3,并利用小型固定床实验装置进行了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实验.研究发现,活性组分Ni处于不同化学形态时,吸附剂脱硫活性顺序为:Ni/ZnOSiO_2-Al_2O_3>NiO/ZnO-SiO_2一Al_2O>NiS/ZnO-SiO_2-Al_2O_3.还原态Ni基吸附剂Ni/ZnO-SiO_2-Al_2O_3反应吸附脱硫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70℃.总压力2.0MPa,体积空速5.0 h-1,氢/油摩尔比2.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了吸附剂的穿透曲线,并通过穿透曲线获得了吸附剂的饱和硫容.  相似文献   

4.
朱伟强  杜永杰 《广州化工》2020,48(17):44-46,85
以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容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银的燃油深度脱硫复合吸附材料。研究了Ag/Y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及其对噻吩类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剂进行了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浸渍液的浓度为0.1 mol/L,浸渍时间为6 h,并于100℃条件下干燥2 h后于550℃焙烧2 h,是制备Ag/Y复合吸附剂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声辅助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Ⅰ)Y、CeY、Cu(Ⅰ)CeY吸附剂,利用XRD、BET、ICP和FT-IR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Cu(Ⅰ)CeY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及其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Cu(Ⅰ)CeY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离子交换6 h,焙烧温度为500℃,Cu/Ce物质的量比为1∶1。常温常压下Cu(Ⅰ)CeY吸附剂与模拟油质量比为1∶30,吸附时间为6 h,Cu(Ⅰ)CeY吸附剂对噻吩的脱硫率高达95.2%。通过考察芳烃存在下竞争吸附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发现,Cu(Ⅰ)CeY吸附剂中Cu、Ce离子的协同作用使吸附剂兼具有高的吸附硫容和抗芳烃竞争吸附能力,且Cu(Ⅰ)CeY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6.
李燕藏  房德仁 《工业催化》2016,24(11):52-55
汽油脱硫一直是化工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吸附脱硫是能够达到深度脱硫和能耗较少的脱硫方法,吸附剂性能决定吸附脱硫效果。以大孔二氧化硅为载体,氯化亚铜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焙烧还原法制备CuCl/SiO_2吸附剂,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吸附剂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4 h,氯化亚铜负载质量分数为9.4%的条件下,吸附剂对乙硫醇的吸附量最高达到26.76 mg·g~(-1)。吸附剂对于不同的硫化物(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均有一定的吸附,尺寸较小的硫化物,吸附呈现尺寸越小吸附量越多的趋势,此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空间位阻效应;硫化物尺寸较大时,吸附的强弱主要来自于电子密度的强弱。  相似文献   

7.
实验制备了复合分子筛MCM-41/Y,并进行Ag+优化。常温常压下在固定床吸附器中对其吸附脱硫性能分别在噻吩和二苯并噻吩模拟汽油体系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Ag+优化后,Ag+/MCM-41/Y的脱硫性能大大增强。在实验室色谱检测条件下,对噻吩体系,吸附性能较好的Ag+/MCM-41/Y吸附剂每克可以得到约7毫升的无硫模拟汽油;对于二苯并噻吩体系,每克Ag+/MCM-41/Y吸附剂则可以得到约25毫升的无硫模拟汽油,并且吸附剂在350℃经煅烧再生多次后吸附效果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氧化铁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华  王璐  张娇静  李锋 《化工进展》2013,32(3):639-644,651
制备了负载型氧化铁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并采用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吸附床上考察了制备条件及吸附条件对吸附剂脱除硫化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载氧化铁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由580.4 m2/g提高到658.6 m2/g,氧化铁改性能有效改善活性炭对硫化氢的吸附脱除能力。氧化铁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1,真空干燥温度为70 ℃,干燥时间为36 h时得到的负载氧化铁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好。在吸附温度为60 ℃时,饱和硫容和脱硫率分别达到77.4 mg/g和99.2%。饱和硫容比未经改性的活性炭的提高了60.2 mg/g。  相似文献   

9.
李凯  赵基钢  沈本贤  凌昊 《化工学报》2017,68(8):3089-3099
对比考察了N2和H2载气下NiO/ZnO-Al2O3-SiO2吸附剂对模拟汽油的吸附脱硫效果。与H2气氛下的脱硫效果相比,N2载气下吸附剂也具有明显脱硫效果,吸附剂表面积炭导致其脱硫效率降低,从而推断出NiO可以直接进行反应吸附脱硫反应。对不同载气和还原条件下反应前后吸附剂进行XRD、H2-TPR、TOPT和XPS等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吸附条件下,吸附剂载体表面NiO难以被还原成单质Ni,说明H2气氛下反应吸附过程中吸附剂中的NiO与单质Ni可能共同参与反应,反应后吸附剂上NiSx存量极少。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NiO为活性中心的反应吸附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10.
将不同配比的活性氧化铝、硅藻土和氧化锌混合得到吸附剂载体,考察了载体的组成和扩孔剂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体中的χAl2O3,SiO2和ZnO质量比为2∶1∶2,以分子量为1 000的聚乙二醇为扩孔剂,扩孔剂的质量为载体质量的15%时,吸附剂脱硫效果较好.采用等体积超声一常规浸溃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负载活性组分Ni和Co的脱硫吸附剂,在常温常压下考察了浸溃液浓度、浸溃时间、干燥方式和还原温度等条件对吸附剂吸附脱硫效果的影响,得到合适的吸附剂制备条件为一次浸溃采用硝酸镍溶液,浓度为1.0 mol/L,二次浸溃采用硝酸钴溶液,浓度为0.4 mol/L,先超声浸渍0.5 h,然后常规浸溃5.5 h,微波干燥15 min,320℃还原2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吸附剂的穿透硫容可达4.02 mg/g.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废水排放影响,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系统中脱硫废水的物质成分与产生机理,并在明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方向,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丽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40(2):31-33,43
对焦炉煤气的干法脱硫技术及AS法、VASC法、改良ADA法、HPF法等湿法脱硫技术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介绍,对煤气脱硫工艺的选择应遵循合理、经济、高效和环保的原则,并分析了提高脱硫反应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湿法脱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石/石膏法湿法脱硫法技术,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Reactions occurring during the heating of pyrite depend on the atmosphere. Fe2O3 is formed under good oxidizing conditions; FeS is formed when the atmosphere is low in oxygen. This is shown by DTA, X-ray diffraction, and total sulfur determinations on iron sulfides, on their mixtures with illitic clays and inert materials, and particularly on shal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eam that evolves from the clay is shown. A mechanism for the reactions involving pyrite during the firing of a brick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海水脱硫国内外应用简况,工艺原理、流程、设备及防腐蚀措施,排水水质与环境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煤的微生物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中的存在形式,微生物脱硫的原理及主要的脱硫用微生物菌种,探讨了微生物脱硫和其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介绍该厂因脱硫负荷重,改用KCA和888两种催化剂混合进行变换气脱硫的情况,以及针对脱硫过程特点,设备内强化脱硫的措施,实施这些改造后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ZSM-5-MCM-4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复合型吸附剂Ni-Co/MCM-41-ZSM-5.结果表明复合型吸附剂的活性组分为Co3O4和NiO,比表面积为545m2/g.最佳制备条件为:Ni、Co的负载量10%,浸渍时间12h,450℃焙烧4h;在上述制备条件下,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为37.08mgS/g吸附剂.  相似文献   

19.
杨莉  靳鹏  李雅楠 《河南化工》2021,38(6):12-14
介绍了焦化苯脱去噻吩类有机硫化物的工艺技术方法,讨论了焦化精苯深度脱硫的必要性,分析了精苯深度脱硫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烯法生产环己醇装置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888脱硫催化剂在焦炉煤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书奎  殷凯  杨强 《煤化工》2006,34(1):58-59
针对焦炉煤气H2S含量超标问题,通过优化煤气脱硫工艺,改造脱硫设备,选用新型高效888脱硫催化剂,生产出合格城市煤气,解决了公司长期煤气H2S含量超标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