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旋流器的类型进行了简要描述,着重将分级旋流器与分选旋流器在锥角大小、矿物密度、给矿压力、给矿浓度及溢流管插入深度方面进行了对比,并指出分选旋流器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短锥旋流器的分选原理,并用人工试料研究了短锥旋流器若干结构因素和操作参数对选矿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利用人工床层强化短锥旋流器细粒分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新型水介质旋流器分选粗煤泥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型水介质旋流器的特点、大锥角单锥段水介质旋流器与改进型锥段结构新型水介质旋流器分选粗煤泥对比试验结果和新型水介质旋流器用于兴无选煤厂粗煤泥分选的工业实践。对新型水介旋流器的分选下限、调整灵活性、分选效果进行了工业测评,测评结果表明,新型水介质旋流器分选>0.5mm粒级的不完善度I=0.16,分选0.25~0.5mm粒级不完善度I=0.18,分选>0.25mm粒级数量效率94%,分选下限可达0.125mm。上述工业测评结果表明,新型水介质旋流器是一种高效的粗煤泥分选设备。  相似文献   

4.
《煤矿机械》2016,(1):110-112
采用计算机流体模拟软件Fluent对高分选密度旋流器和常规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对象包括旋流器内部流场的三维速度和零位线。从理论上对高密度分选原理给出了形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高密度矿物的分选,将传统DSM型重介旋流器的单一锥角改为渐变的两个锥角,其中上锥段采用大锥角,可使悬浮液快速浓缩,提高分选密度;下锥段采用小锥角,可增大分选区间,提高分选效率。运用Fluent软件,对双锥重介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并与传统DSM型重介旋流器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双锥重介旋流器内部流场更适合高密度矿物的分选。  相似文献   

6.
针对影响复锥式水力旋流器分选效果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复锥式水力旋流器锥角的变化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最大;在入料压力为0.10 MPa、入料浓度为100 g/L的条件下,当锥角为130°/60°、溢流口直径为24 mm、底流口直径为7 mm、溢流管插入深度为100mm时,在满足精煤灰分要求的情况下,溢流产率越高,旋流器的分选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以双锥重介质旋流器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锥角组合旋流器内流体的速度分布规律,进而找到最适合分选高密度油页岩的锥角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锥角组合旋流器的内部流场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其中当上锥角为70°、下锥角为30°时流体切向速度最大,零速包络面位置最靠近器壁,旋流器的实际分选密度最高,因此最终选择锥角组合为70°~30°。  相似文献   

8.
焦煤、肥煤是钢铁冶炼用优质焦炭的主要原料,属于稀缺资源,但目前选煤厂主选大多采用高效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分选后中煤产品中的精煤资源难以进行有效的回收。通过分析开滦集团钱家营矿选煤厂的煤质特性,针对稀缺的煤炭资源中煤再选的可行性,实施适度破碎解离后进行精细化深度再选,一段采用三锥角水介旋流器进行分选,二段采用螺旋溜槽再次分选,二段分选产物进行磨矿后进行浮选试验,得到精煤产率为47.42%,灰分为11.5%,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开发粗煤泥深度高效分选关键技术,对合理利用稀缺煤炭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吕家坨选煤厂粗煤泥含量高,原煤分级脱泥困难,以及原煤截粗系统水力分级旋流器组脱泥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采用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代替FX600×3水力分级旋流器组并配置相关辅助设备的方式对粗煤泥分选工艺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粗煤泥分选的问题,并改善了重介旋流器及浮选系统的分选效果,提高了原煤小时入选量和精煤产率,同时也为其他选煤厂的改造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末煤系统精煤产率,增加选煤厂经济效益,范各庄矿选煤厂通过对跳汰机、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超级重介质旋流器三个分选设备的研究,逐步合理优化了末原煤系统分选工艺。生产实践表明:针对现在煤质情况,超级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精度高,洗选效率明显提高,中煤带煤率得到有效降低,降低到5%以下,提高了末煤系统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1.
杜焕铜  师文虎 《选煤技术》2012,(6):42-44,48
在总结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原理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分选效果的因素,并指出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煤质情况选用合适的重介质旋流器,同时应通过优化设备各参数提高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机理,总结和分析了旋风分离器的各个部件结构设计在能耗、压降、分离性能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并对旋风分离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旋风分离器结构优化设计的趋势,对未来旋风分离器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电磁场对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重介质旋流器外部电磁场的磁场位置、强度对其分选密度的影响,以磁铁矿粉为介质,将重介质旋流器置于同轴的螺线圈磁场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磁场位于重介质旋流器柱体上端时,低磁场强度可提高其分选密度;当磁场位于重介质旋流器锥体下端时,高磁场强度可降低其分选密度。通过对重介质旋流器外部电磁场位置和强度的调节,可以达到调节其分选密度的目的,为实现其二段分选密度的在线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用于动力煤分选,可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第1段轻产物和第2段轻产物合并,即为动力精煤.以枣庄田陈煤矿选煤厂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炼焦煤的试验数据为案例,经简要计算模拟动力煤分选50 mm~0.5 mm综合粒级和各粒级的工艺效果,并对用于动力煤分选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另一角度对旋流闪这浮选进行了研究,以加入起泡剂的清水作为介质,对进行旋流分选器中的气泡进行了影响研究,观察和记录了旋 分顺中气泡的数量、大小、分布、运动轨迹以及分选水介质的液流现象,初步获得了对旋流分选器中气泡运动规律的直观认识,并观察了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作参数对旋分选器中气泡和液流现象的影响,直观地印证了旋流闪速浮选试验的结果。并为旋流分选器选择最佳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提供了另一依据。2  相似文献   

16.
李磊  邱广雷 《煤炭技术》2014,(10):245-247
介绍了LUDOWICI生产的LA1450-B型大直径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设计特点及影响分选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和实践应用确定了分选密度、入料压力、干煤泥处理量和重介质的质量是影响旋流器应用效果的关键参数,并结合斜沟煤矿选煤厂的实际应用,证明了大直径有压两段两产品重介旋流器主、再洗可获得较高的精煤产率,及密度控制简单、分选效率较高等优势,为大型重介选煤厂的兴建和大直径重介旋流器的应用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重介质旋流器结构参数调整与分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原理及结构参数的论述 ,介绍了重介质旋流器结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无压三产品旋流器重介分选工艺、自动控制系统、三产品旋流器工作原理、影响分选效果的因素。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精度一段EP值可达到0.034,二段EP值可达到0.06,中煤带煤低于7%,矸石带煤低于0.5%,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简单,工作性能可靠,与原有跳汰工艺相比,重介分选工艺数量效率提高4.24%。实践证明,通过引进重介洗选工艺,提高了对难选煤的适应能力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CFD技术在旋流器设计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小康 《煤矿机械》2011,32(12):38-40
利用CFD技术对旋流分离器进行了数值研究,探讨了适用于旋流器的计算模型,包括紊流模型,多相流模型的选取和内部空气柱的计算方法。以锥形旋流器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旋流器的内部流场细节,对于旋流器的优化设计以及分离性能预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