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城市主义是目前西方国家正在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关于城市设计的热门理论,本文着重介绍了新城市主义及其关键性社区设计理念,最后文章结合新城市主义社区建设理念,客观讨论了新城市主义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应用意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虹 《安徽建筑》2003,10(5):13-14
1"新城市主义"兴起的背景 "新城市主义"是当代美国逐渐兴起的城市设计潮流.二次大战后,美国大都市地区富裕的人们为了追求机动、私密的私有住宅空间梦想,大规模迁往郊区,从而最终导致了城市的无序蔓延,逐渐引发了诸如汽车依赖症、能源浪费、城市污染症、城市生活同质化和种族分化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新城市主义19世纪下半叶在美国产生以及在城市的无限蔓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中发展、成熟的背景,并阐述了新城市主义形成的一套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以及规划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发挥新城市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彦  张纯 《国际城市规划》2013,28(1):98-103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新城市主义规划运动,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城市物质和社会空间,达到抑制城市蔓延、促进社会多元化的目标.本文对新城市主义政策在美国实施近30年以来是否已经达到其目标进行反思与评估,发现新城市主义社区虽然改善了社区内部物质空间的设计,但并不能彻底促成城市宏观空间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和城市社会多元群体的真正融合;新城市主义设计促使房价增长更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空间分隔.这说明,即使社区物质空间按照新城市主义原则来设计,也未必能实现其所倡导的社会融合与和谐的目标.文章最后对新城市主义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背景来看,新城市主义是对城市美化运动、田园城市运动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一种发展和扬弃。1980年代以来,“公交导向发展模式”逐渐成为美国城市规划实践中实现新城市主义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全美规划实践中广泛流行。然而,虽然这种模式在局部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和推崇,但并未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与其理论相一致的实质影响力。作者认为,无论是新城市主义理论本身,对新城市主义的批判,还是对公交导向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本质上都是对现代主义规划理论,特别是对“空间决定论”思维的深刻反省。了解新城市主义理论及其局限,对于指导我国城市规划实践,避免我国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走西方的老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公交导向发展: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背景来看,新城市主义是对城市美化运动、田园城市运动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一种发展和扬弃.1980年代以来,"公交导向发展模式"逐渐成为美国城市规划实践中实现新城市主义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全美规划实践中广泛流行.然而,虽然这种模式在局部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和推崇,但并未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与其理论相一致的实质影响力.作者认为,无论是新城市主义理论本身,对新城市主义的批判,还是对公交导向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本质上都是对现代主义规划理论,特别是对"空问决定论"思维的深刻反省.了解新城市主义理论及其局限,对于指导我国城市规划实践,避免我固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走西方的老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城市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给全世界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开放空间的构建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新城市主义研究城市开放空间的构建,探讨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在构建五里亭片区开放空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北美城市设计领域兴起的一种新思潮,产生于美国大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在美国大城市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绅士化的发展历程后,作为针对郊区蔓延发展批判的“新城市主义”思想越来越受到规划专家、城市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比的手法,分析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居住区规划的影响以及在探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供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城市主义运动的城市设计方法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介绍新城市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基础上,重点分析它的两个核心的城市设计方法论体系,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体系和针对社区规划的TND体系,并概括新城市主义有别于以往的规划模式及其工作方法上的特点。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方法论无疑能为我们在大规模城市开发中预防可能产生的弊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鉴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桂丹  毛其智 《世界建筑》2000,(10):26-30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90年代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运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美当今的城市建设,本文主要介绍新城市主义产生发展以及主要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该思潮的理论来源和今后的发展前景,以及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城市设计的种种启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娜 《建筑创作》2004,(8):28-31
新城市主义是指1980年代,针对郊区的无序蔓延及城市衰落,在美国城市规划及建筑界出现的一种思潮。本文介绍了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渊源,通过对新城市主义相关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种种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城市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试图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运动,讨论其原则、方法和实践。并涉及到新城市主义运动发生前后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对二次大战后之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解和批判  相似文献   

13.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城市设计领域的重要理论,新城市主义提倡可持续发展与紧凑的规划设计,鼓励公共交通和步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主张混合功能布局以及混合收入阶层人群的聚居。文章分析新城市主义传入我国的背景,以古滇民族部落项目为例,从城市设计、建筑风格、业态特征与自然互动等方面入手,对新城市主义理论在中国古镇设计的应用进行系统的辨析。  相似文献   

14.
黄国军  陈海忠 《山西建筑》2006,32(22):15-16
分析了新城市主义兴起的背景,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设计理念,论述了新城市主义对我国社区发展的启示,指出应结合我国国情,吸取新城市主义中干我有利的内容,促进我国城市社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新城市主义”是1990年代以后西方城市设计领域中兴起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设计思想和作品已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机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城市主义”兴起的背景,然后阐述了该流派的主要设计理念、实践特征和今后的发展前景,最后总结了它带给我国社区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城市主义”是1990年代以后西方城市设计领域中兴起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设计思想和作品已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机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城市主义”兴起的背景,然后阐述了该流派的主要设计理念、实践特征和今后的发展前景,最后总结了它带给我国社区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中国当前城市建设面临许多非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忧患。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边缘城市主义和其后的新城市主义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表明了城市设计理念从科技理性向自然和人性的转变,阐述了新城市主义本质内涵是人居环境思想。启迪人们应从人本主义角度探讨城市建设,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城市环境才能走上真正健康之路,对城市开发区建设具有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邹邦涛  王思雨 《城市建筑》2023,(6):94-96+103
20世纪80年代末,新城市主义理论在美国兴起,其主张塑造紧凑型社区,解决城市无序扩张、公共空间衰落等发展问题。研究基于新城市主义及空间句法理论,通过梳理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形成背景及邻里开发模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滨海新城、温莎镇、肯特兰镇三个典型案例进行量化分析,探讨美国早期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聚居形态特征,试为国内住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城市主义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潮与运动,其规划设计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支持,对当下城市规划如何干预人群步行活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新城市主义理念及其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促进步行活动的基本理念与设计策略。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分析新城市主义发展模式的步行绩效,进而归纳出建成环境的临近性、连通性、场所性等特征对步行干预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城市和社区两个层面提出步行干预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同时进一步阐述了新城市主义的规划设计策略在我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论文梳理了近年来在北美城市设计领域兴起的"新城市主义"的发展过程及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理论。以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设计思想与中国居住区设计思想的比较为基础,总结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居住社区设计的影响和实践中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