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鳝鱼四须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死的鳝鱼不能食用鳝鱼营养价值很高,味道鲜美.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中医认为鳝鱼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肉性味甘温,具有补虚损、强筋骨、去风寒以及显著的降血糖等功效.但是,鳝鱼必须食用活的,已经死的鳝鱼是不能食用的.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散文家林清玄,是一位独特的。他的笔下,出现过很多令人回味无穷的旧美食。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林清玄小时候,家里很穷,吃不起爆炒鳝鱼。林妈妈求卖鳝鱼的妇人,把杀鳝鱼剩下的鱼骨刺,留给他们。林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中充满钙质,对于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大有营养帮助。卖鳝鱼的妇人收摊了,林妈妈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然后就丢到大锅里熬煮。热汤熬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  相似文献   

3.
清汤鳝鱼     
江苏淮安产鳝鱼,性嫩、肉纯、用鳝鱼做菜,多达100多种,本人到淮安学得鳝鱼菜,通过实验,所制清汤鳝鱼受人们欢迎.原料:生鳝鱼丝200克,香菜10克,清汤1750克,精盐5克,麻油5克,白胡椒粉0.5克,熟火腿丝25克,笋丝25克,  相似文献   

4.
鳝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它可用多种烹饪方法烹制成各种不同风味的佳肴。江南一带烹制鳝鱼的历史悠久,菜式繁多,著名的有软兜鳝鱼、叉烤鳝鱼方、红酥鳝鱼、梁溪脆鳝、炖生敲、炝虎尾、火烧马鞍桥、白煨脐门、蝴蝶烩鳝等。下面就选其中的几款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软兜鳝鱼 系选用毛笔杆粗细的小鳝鱼,经过氽、划、烫、炒等工序烹制而成。 原料:鳝鱼500克 酱油25克 香醋5克 黄酒 10克 蒜泥10克 胡椒粉2克 熟猪油100克 水豆粉15克 制法: 1.将鳝鱼放于 90℃的热水中,烫至鳝鱼不动,盖上盖再焐约15分钟捞出,取其脊…  相似文献   

5.
正台湾散文家林清玄,是一位独特的美食家。他的笔下,出现过很多令人回味无穷的旧美食。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林清玄小时候,家里很穷,吃不起爆炒鳝鱼。林妈妈求卖鳝鱼的妇人,把杀鳝鱼剩下的鱼骨刺,留给他们。林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中充满钙质,对于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大有营养帮助。卖鳝鱼的妇人收摊了,林妈妈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然后就丢到大锅里  相似文献   

6.
<正> 将鳝鱼加工成速冻鳝片,不仅可保持鳝鱼原有的营养成份和风味,而且有利于运输和贮藏。这样,既能为非鳝鱼产区的消费者食用鳝鱼提供可能和方便,又能争取打进国际市场,出口创汇。 将鳝鱼加工成速冻鳝片,技术比较简单,小型食品企业和乡、镇企业均可进行。其加工的主要过程是:  相似文献   

7.
软包装鳝鱼的加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鳝鱼属合鳃目,合鳃科,广泛分布在亚洲的日本、朝鲜、泰国、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地,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凡有水源之处都有鳝鱼生长,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鳝鱼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蓬勃发展起来,鳝鱼产量逐年增加,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鲜活产品。鳝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  相似文献   

8.
泡椒笔鳝炒粉丝 原料 小鳝鱼500克、粉丝200克、泡椒50克、盐4克、味精1克、胡椒0.5克,干辣椒3克。 制法 将小鳝鱼宰杀,取出内脏后用刀平拍,鳝鱼切粗丝段待用。鳝鱼六成油温过油,留少许底油,加干辣椒、姜丝、泡椒煸炒,再放入鳝鱼及粉丝,调味,淋少许红油即成。 特点 干爽适口,鲜酸微辣。  相似文献   

9.
庐陵小盘龙当地村民在稻田里抓来的鳝鱼,大的去骨除内脏加配料炒了吃,小的因不便去骨,成菜后吃法独特。食法:先用筷子夹住鳝鱼头,用嘴咬住鳝鱼的背脊,把筷子往外一拉,鳝鱼内脏就分开了,最后只剩下鳝鱼头和内脏。原料:活小鳝鱼500克,火腿50克,生姜10克,红辣椒50克,大蒜5克,葱5克,精盐5克,料酒10克,烹调油100克,味精、酱油、陈醋、白糖各适量。制法:1、将火腿切成粗丝,大蒜、姜、辣椒、葱分别切成小颗粒状,鳝鱼用水漂洗干净。2、炒锅置火上烧热,将鳝鱼  相似文献   

10.
皮条鳝鱼系荆州的传统名菜,因成菜后鳝段形似竹节,故又名“竹节鳝鱼”。那为什么又称它皮条鳝鱼呢?据说是因为这道菜某一年被沙市“义森酒楼”的曾友海师傅加以改进后,由原来油炸一次改为油炸两次,从而使成菜后的鳝鱼口感更加酥脆。因为曾友海的乳名叫“皮条子”,所以荆州人后来便以其乳名改呼此菜为“皮条鳝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宰杀方式对鳝鱼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方式(机械宰杀和人工宰杀)宰杀鳝鱼,分析贮藏期间两种宰杀方式鳝鱼肉片的能量代谢和理化性质变化。结果:4℃下,48 h贮藏期间机械宰杀处理的鳝鱼的糖原含量和乳酸含量整体低于人工宰杀的;7d贮藏期间,机械宰杀的鳝鱼肉样色泽和持水力优于人工宰杀的,而且其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含量均低于人工宰杀的。结论:相比于人工宰杀,机械宰杀有利于保持鳝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烧马鞍桥     
烹制鳝鱼,吃鳝鱼.这对江南水乡的主妇们来说,就如同北方大嫂子们制面食品一样寻常.特别是鳝鱼的盛产区江淮一带,主妇们精于鳝鱼作肴,她们巧手翻新,可烹制出几十种菜肴,如炒鳝糊,长鱼炒虾仁、炒软兜、白烩脐门、烧鳝段等,味美形佳,十分适口.  相似文献   

13.
原料:活鳝鱼400克干辣椒节20克花椒10克八角2枚姜片、蒜片、葱花、辣椒面、盐、料酒、白糖、味精、鸡精、香油各适量菜籽油150毫升 制法: 1.把活鳝鱼放清水盆里,滴入少许菜籽油,待鳝鱼吐净污秽后,才投入沸水锅里烫死.捞出来后洗净其外表的黏液,待用. 2.净锅上火放人菜籽油烧热,然后把烫过的鳝鱼下锅小火半煎半炸,等到鳝鱼表皮稍干且鳝身开始卷曲时,投入干辣椒节、花椒、姜片、蒜片和八角炝炒出香味,边炒边调入盐、白糖、味精和鸡精,直至鳝鱼裹匀调料且入味时,烹少许的料酒并撒入辣椒面,待炒至鳝鱼肉脆味香色浓时,撒葱花、滴香油即成.  相似文献   

14.
正"皮条鳝鱼"是荆州古城的四大名吃之一,也是湖北的一道传统名菜,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四方来客的喜爱。前些日子,路过荆州,不禁亲自去品尝了一番。"皮条鳝鱼"属于典型的鄂菜,听其名便知它是一道鳝鱼宴。鳝鱼,又称黄鳝、鳝鱼、罗鳝、蛇鱼、常鱼等,主要生活在水边泥洞和石缝里,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各地都将它视为难得的美味。可清蒸,可水煮,可爆炒,可煲汤,而"皮条鳝鱼"则采用两道不同的温度油炸而成,因其制熟后形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新鲜度(4 ℃下贮藏1、2、3、4、5 d)的鳝鱼肉为原料,研究其加热过程中蒸煮失水率、化学作用力以及蛋白结构的变化规律与差异,探讨贮藏过程中鳝鱼肉品质劣变机制。结果表明:低新鲜度鳝鱼肉在贮藏过程中蛋白发生降解,导致加热过程中蒸煮失水率更高;加热过程中,鳝鱼肉蛋白间离子键和氢键随加热进行逐渐被破坏,疏水作用和二硫键逐渐成为主要作用力;贮藏1~2 d的鳝鱼肉在加热过程中,疏水相互作用含量增加,二硫键含量在加热前期逐渐增加,后期变化不大;贮藏3~5 d的鳝鱼肉在加热后期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含量降低;蛋白结构变化分析表明,新鲜度较差的鳝鱼肉,蛋白二级结构随着加热进行展开程度增加,且疏水基团更倾向于包埋在内部,与疏水作用变化趋势一致。综上:贮藏时间较长的鳝鱼肉在加热过程中蛋白更容易降解、二级结构展开和疏水基团的包埋程度更高,导致疏水作用和二硫键含量的降低,进而造成熟化鳝鱼肉蒸煮失水率高,质构品质劣变。本研究结果为不同新鲜度鳝鱼肉熟化后品质劣变机制的阐明提供了初步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鳝鱼为主要原料,进行风味鳝鱼罐头的研制,并对影响鲜鱼罐头质量的工艺因素进行探讨,研制的鳝鱼罐头具有浓郁的自然风味,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7.
“皮条鳝鱼”是湖北沙市的传统名菜,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此菜叫“竹节鳝鱼”,因菜中的段段鳝鱼形似竹节,故名.皮条鳝鱼系选用当地水田、湖沼中的四~六月所产黄鳝为主料,经剖腹、去骨后,切成二寸多长、四分宽的鳝段,外裹湿淀粉,分两次用旺火油炸而成.此菜烹制精细,外  相似文献   

18.
在安徽合肥,流传着一个包青天用鳝鱼为民请愿的故事。 宋仁宗时,有一年江淮地区发生旱灾,河枯地裂,尸横遍野,庐州(今合肥)旱情惨重,民不聊生。包拯当时任监察御史,他满怀忧心,踏遍江淮灾区,体恤灾情,作《请赈济江淮饥民》一书,并带上庐州护城河中小鳝鱼一篓,进京面奏仁宗。朝见后,包拯先把小鳝鱼献上说:此乃臣家乡自产的鳝鱼,请皇上鉴赏。”仁宗看这鳝鱼又细又小,满脸不悦地说:“此鳝  相似文献   

19.
我是《烹调知识》杂志十多年的老读者。去年贵刊在第一期上刊登了署名为湖北余远武同志的“皮条鳝鱼”一文,拜读后,对文中加放蛋清之说不敢苟同。 “皮条鳝鱼”是荆州地区〈即荆州沙市〉的传统名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段段鳝鱼似竹节,故原名竹节鳝鱼。后来沙市义森酒楼的掌勺曾友海师傅对其烹调技术加  相似文献   

20.
黄鳝又名鳝鱼,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它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海参。小暑前后,鳝鱼正值繁殖期,这时候的鳝鱼最肥壮、营养最高。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下面介绍它的美食方法: 一、炒软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