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筛选防治黄蓟马的有效药剂及用量。[方法]选择8种杀虫剂,采用浸叶法对黄蓟马成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并结合防效试验进行效果验证。[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5%噻虫嗪WG、10%吡虫啉WP、50%噻嗪酮SC和1.80%阿维菌素EC对黄蓟马有较高的活性。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吡虫啉WP 4.14 g a.i./hm2在施药3 d后防效最好,达到92%;1.80%阿维菌素EC 1.20 g a.i./hm2和25%噻虫嗪WG 5.13 g a.i./hm2在施药7 d后防效最好。[结论]25%噻虫嗪WG和1.80%阿维菌素EC可推荐为防治黄蓟马的首选药剂,2者属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适合交替使用,防止黄蓟马快速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
徐广春  顾中言  徐德进  许小龙 《农药》2013,(11):844-845
[目的]筛选出适合设施大棚防治辣椒蚜虫的药剂。[方法]采用显微镜鉴定辣椒蚜虫种类后,将5种药剂叶面喷雾后调查其防效。[结果]设施大棚辣椒中的蚜虫包括棉蚜、桃蚜和萝卜蚜。25%吡蚜酮WP 75.0 g a.i./hm2和5%啶虫脒WP 30.0 g a.i./hm2对辣椒蚜虫防效较好,均在84.21%以上;77.5%敌敌畏EC 581.3 g a.i./hm2防效次之;18 g/L阿维菌素EC 1.5 g a.i./hm2药后7、12 d的防效显著下降和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 15.0 g a.i./hm2防效相当。[结论]吡蚜酮和啶虫脒能有效防治设施大棚辣椒蚜虫且对辣椒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3.
50%噻虫胺WG防治柑橘吹绵蚧和潜叶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噻虫胺WG 240、480、960 g a.i./hm2对柑橘吹绵蚧和潜叶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56对吹绵蚧的防效显著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25%噻虫嗪WG 240 g a.i./hm2处理和48%毒死蜱EC720 g a.i./hm2处理,埘柑橘潜叶蛾的防效显著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25%噻虫嗪WG 240 g a.i./hm2处理和18%杀虫双AS 900 g a.i./hm2处理.根据害虫发生的严重程度和从经济效益考虑,建议在生产上使用剂量为240~480 g a.i./hm2.  相似文献   

4.
几种杀虫剂防治棉花伏蚜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200 g/L吡虫啉SL、200 g/L丁硫克百威EC、50%吡蚜酮WG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开展了3种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以200 g/L吡虫啉SL15~45 g a.i./hm2、200 g/L丁硫克百威EC 90~180 g a.i./hm2和50%吡蚜酮WG 60~90 g a.i./hm2剂量叶面喷雾,药后1、7 d防效分别为82.31%~92.02%、77.23%~95.31%、76.67%~91.11%和86.30%~96.71%、86.83%~96.53%、94.87%~98.73%。[结论]200 g/L吡虫啉SL和50%吡蚜酮WG持效期均在7 d以上,200 g/L丁硫克百威EC速效性较强。200 g/L吡虫啉SL、200 g/L丁硫克百威EC和50%吡蚜酮WG的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30~45、135~180、60~75 g a.i./hm2。  相似文献   

5.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SYP-3399 SC、20%SYP-4155 EC、20%SYP-3343 SC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较为突出.20%SYP-4155 EC(150 g a.i./hm 2)、20%SYP-3343 SC(150 g a.i./hm2)、20%SYP-3399 SC(900 g a.i./hm2)的防效与25%嘧菌脂SC(100 g a.i./hm2)、72%霜脲氰·代森锰锌WP(1 440 g a.i./hm2)防效相当,高于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675 g a.i./hm2)、25%吡唑醚菌酯EC(100 g a.i./hm2)的防效.3种候选杀菌剂在试验剂最范同内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6.
王自杰  田鑫月  李文博  高宇  史树森 《农药》2020,59(7):537-540
[目的]筛选防治点蜂缘蝽的有效药剂及用量。[方法]选择5种杀虫剂,采用浸渍法对点蜂缘蝽不同发育阶段的试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并结合田间防效试验进行效果验证。[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5%噻虫嗪WG、22.4%螺虫乙酯SC和25%吡虫啉WP对点蜂缘蝽活性较高。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WG 30.84、29.13、30.58 g a.i./hm~2分别在施药3、7 d后对低龄、老龄、成虫防效均为最高,且25%噻虫嗪WG防治成本最低。[结论]供试的5种药剂中,防治点蜂缘蝽最佳药剂为25%噻虫嗪WG。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1.9%戊唑·吡虫啉FS、27%苯醚·咯·噻虫FS和25%噻虫·咯·霜灵FS 3种复合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增产效果。[方法]在漯河市2个试验点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所有处理对小麦出苗均无显著影响。对纹枯病防治效果最优的是27%苯醚·咯·噻虫FS 81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其次为25%噻虫·咯·霜灵FS 75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31.9%戊唑·吡虫啉FS 127.6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对纹枯病防效较差。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最优的是31.9%戊唑·吡虫啉FS 127.6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防效均与其他2种种衣剂处理的防效差异显著。[结论]27%苯醚·咯·噻虫FS和31.9%戊唑·吡虫啉FS可以作为主要种衣剂在河南省冬麦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5种复配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5种复配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7%阿维菌素·毒死蜱EC 204~328.5 g a.i./hm2处理保叶和杀虫效果最高,其次为21%氟虫腈·毒死蜱ME 267.75~315 g a.i./hm:和31.5%丙溴磷·氟虫腈EC189~236.25 g a.i./hm2处理,再次为55%氟虫腈·杀虫安WG 495~577.5 g a.i./hm2和3.6%阿维菌素·氟虫腈ME18.9 g a.i./hm2处理.5种复配药剂按以上推荐用量的保叶和杀虫效果均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EC 8.1 g a.i./hm2和5%氟虫腈SC 30 g a.i./hm2处理.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9,(10)
[目的]筛选黄条跳甲防治药剂新配方和防控新技术。[方法]筛选不同药剂配方,采用喷雾法、撒施法等评价田间防效。[结果]哒螨灵与啶虫脒、联苯菊酯与呋虫胺、联苯菊酯与噻虫嗪复配,均对黄条跳甲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使用60%哒螨灵·啶虫脒WP 202.5 g a.i./hm~2、20%哒螨灵·啶虫脒ME 90 g a.i./hm~2喷雾以及1.5%联苯菊酯·呋虫胺GR 450 g a.i./hm~2移栽前穴施、1%联苯菊酯·噻虫嗪GR 600 g a.i./hm~2移栽后撒施,防效均可达到80%左右。[结论]上述4组复配药剂均可有效防治黄条跳甲幼虫以及成虫,不同剂型和施药时间对防效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对褐飞虱进行6种杀虫剂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施药后5 d和10 d,22%氟啶虫胺腈SC、20%呋虫胺SG、25%噻虫嗪WG、50%吡蚜酮WG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77.9%~90.9%和77.0%~90.5%,20%异丙威EC、25%噻嗪酮WP的防效分别为40.1%~65.9%和20.6%~49.9%。22%氟啶虫胺腈SC、20%呋虫胺SG、25%噻虫嗪WG、50%吡蚜酮WG防效较好。建议在实践中,轮换使用噻虫嗪、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防治褐飞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