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武汉某湖泊底泥的机械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污泥比阻值来评价污泥的脱水性能,探讨采用机械脱水的方法处理武汉某湖泊疏浚底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底泥脱水性能良好,可以采用机械脱水的处理方法。CaO、PAC、FeCl3和PAM都可以进一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而CaO和PAC的处理效果更好,且PAC的成本更低。较佳的控制条件:温度为16~18℃,过滤压强为0.015MPa左右,PAC投加量为0.09%左右。采用机械脱水方式处理底泥,操作压强低、药剂投加量少、脱水效果好、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
查道平  黄万凌  孙淼焱  周睿哲 《建筑施工》2020,42(11):2149-2151
为有效解决传统底泥脱水效果不佳、机械脱水成本高等问题,研究了一种生态环保土工管底泥脱水技术。通过管袋的选择、泥浆管路安装、药物添加和尾水处理等程序,使得底泥顺利脱水直至固化完成。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生态环保土工管袋法处置河道底泥的经济成本可节约36.4%,土工管袋滤出水水质能满足排放限值的要求,处理后底泥质量能满足绿化种植用土的Ⅲ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一些常用的清淤设备(如挖泥船清淤、虹吸清淤以及绞吸式清淤等)、以及底泥处置技术(如自然脱水干燥法、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土工管袋法、机械脱水法、搅拌固化法等)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其优缺点、适用条件以及费用等进行了分析说明,为相关底泥处置提供参考。并通过典型清淤工程案例——浙江省温岭市太湖水库环保清淤工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从工程设计角度,对该案例中清淤厚度设计值分区选择、底泥清淤开挖设计与清淤施工以及底泥处置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本案例清淤工程清淤效益进行评估分析,认为本案例实施清淤后其效益显著;为相关清淤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及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根据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指出污泥的深度脱水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环节。因此,污泥深度脱水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介绍了污泥深度脱水性能的表征方法,指出模拟恒压压滤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能够较好地表征污泥深度脱水性能。同时,从污泥性质、调理剂预处理、过滤压力及操作、过滤介质等方面分析了污泥深度机械压力脱水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针对清淤淤泥体量大、含水率高、絮凝沉淀困难等特点,襄阳护城河清淤底泥处理工程参照武汉东湖通道湖底淤泥处理工程设计运行经验,将含水率为95%的清淤泥浆经固结压滤脱水形成含水率≤35%的脱水泥饼。固结压滤脱水改进工艺对泥浆调节池及尾水回用系统进行了适用性改造,减小了占地面积,加快了泥水分离,提高了泥浆进料浓度。泥浆进料时间由每流程55 min降至每流程40 min,每台(套)设备可多处理186.6 m3/d水下自然方底泥,每台机每流程可节省22.5 kW·h电能,实现了河湖清淤底泥的快速高效处理,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湖北十堰某污水处理厂对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机械浓缩/调理改性/高压压滤工艺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处理。深度脱水后污泥含水率由99. 5%降至60%以下,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的要求,有效解决了其污泥处理系统脱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疏浚底泥杂质多、含水量高、强度低等特点,采用调理改性工艺对泉州山美水库环保疏浚底泥进行处理,以便于后续脱水以及资源化利用。介绍了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工艺原理及质量控制措施。应用实践表明,该工艺可有效改善泥浆脱水性能和强度,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申维真 《城市建筑》2013,(22):338-338,340
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增加,污泥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安全、稳定和经济地处理处置已是紧迫的问题。经过机械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仍在75%以上,含水率较高仍不能满足后续的处置要求。污泥水热技术是一种低能耗并有效改善污泥脱水性能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方法。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的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进展,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汉沽污水库底泥中富含汞、砷、铜、镉等重金属,采用土工管袋脱水处理后进行填埋处置.填埋场地的防渗安全和渗沥液导排设计至关重要.根据场址条件和底泥的重污染特性,防渗按照严格双层复合防渗结构来设计;根据土工管袋法脱水速率快、工程周期短的特点,对渗沥液采用卵石导排层、导排管、排水沟、汇水池、排水泵等相结合的方式尽快导出填埋区.  相似文献   

10.
饶拉 《市政技术》2023,(12):194-203+223
底泥是湖泊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底泥污染情况对评估水环境质量及控制水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海沧湖是厦门市海沧新城的城市内湖,承担着排涝和景观功能。通过监测海沧湖表层底泥营养盐、有机质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了表层底泥污染物分布特征,并对表层底泥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海沧湖表层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分布差异显著,均表现为东湖含量较南湖和北湖高。根据营养盐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海沧湖表层底泥处于营养盐重度污染状态及有机污染状态,且东湖污染程度较南湖和北湖严重。海沧湖表层底泥中不同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有所差异,Cu、Zn、Cd和Hg在东湖含量较南湖和北湖高,Cr和Ni含量在全湖分布较为均匀,As和Pb则表现为全湖含量均较低,且东湖平均值低于南湖和北湖。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海沧湖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Cd和Hg在部分点位达到了中度~偏重度污染状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海沧湖表层底泥平均处于重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最主要的风险因子为Hg和Cd;东湖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均高于南湖和北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