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军  杨洁 《腐蚀与防护》2011,(8):655-657,672
为了解决石油、天然气井口装置在高含硫介质中的强腐蚀问题,以30CrMo钢作采油树的阀体或阀盖材料,在其表面堆焊两层Inconel625镍基合金。采用全浸式均匀腐蚀试验测定堆焊层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Inconel625镍基合金堆焊层的腐蚀速率约为30CrMo钢的腐蚀速率的1/8,Inconel625镍基合金具有良好的抗...  相似文献   

2.
低合金铸铁在静海海水全浸区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测试了常用几种低合金铸铁在静海海水全浸区的腐蚀数据,分析研究了低合金铸铁在全浸区的腐蚀行为与腐蚀特征。试验证明:低合金铸铁在全浸区腐蚀特征为均匀腐蚀和溃疡腐蚀与坑蚀;除Cr-Sb-P-Cu铸铁外,所列五种铸铁材质年平均腐蚀率无本质区别,所不同的是腐蚀特征不同,另外,石、墨形状对腐蚀形式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模拟飞溅区腐蚀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制造的桥梁钢在模拟海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并与模拟全浸区的腐蚀速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回火处理后的桥梁钢,组织由粒状贝氏体非平衡组织向回火索氏体平衡组织转变,晶粒细化、组织更为均匀,因此在模拟海洋飞溅区环境中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模拟飞溅区的腐蚀速率约为模拟全浸区的6~10倍,模拟飞溅区腐蚀速率高的原因除了外在的环境因素外,具有还原作用的锈层与钢基体构成的局部电池形成开路以及腐蚀坑内外的电位差也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含0.09%Bi的铁路敞车用新型耐酸钢,通过热模拟试验,绘制了动态CCT曲线,进行实验室轧制,利用全浸试验方法和电化学试验方法对其耐硫酸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速提高,显微组织由珠光体+铁素体逐渐完全转变为贝氏体,同时组织细化。在实验室热轧后水冷至622 ℃,石棉卷取保温冷至室温,得到的组织为铁素体+少量贝氏体;经全浸腐蚀试验,腐蚀后表面腐蚀产物平整,腐蚀较轻,其力学性能和耐硫酸腐蚀性能均满足Q/ASB 174—2016要求。电化学试验研究表明,试验钢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和腐蚀速率均优于Q345B钢,表面富含Cu2S的致密腐蚀产物氧化膜对耐蚀性提高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佘锋  王瑞珍  苏航 《热加工工艺》2012,41(14):102-104,107
研究了含Sb、Cu的耐硫酸腐蚀钢中,硫含量对腐蚀速率、腐蚀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进行了全浸浸泡失重实验,对宏观形貌和扫面电镜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硫含量的增加,腐蚀速率也逐渐升高;随着硫含量的增加,腐蚀形貌由致密转向疏松,腐蚀产物膜的厚度增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浸腐蚀和电化学测试方法,对水中建筑用08F碳钢的初期选择性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中建筑用08F碳钢试样在海水(p H=7.9~8.4)中全浸腐蚀过程中的初期选择性腐蚀为典型的点蚀,其质量损失率先显著增大后趋于稳定、开路电位先负移后正移、腐蚀电流逐渐减小、腐蚀速率先快后慢;其初期选择性腐蚀产物主要由Fe OOH、Fe3O4和Fe3+与C/N/O/S结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7.
吴华  黄黎明  谷坛 《腐蚀与防护》2012,(12):1095-1097
在60℃、5 MPa CO2条件下,采用高压釜试验研究了腐蚀介质的流动对X60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介质的流动导致腐蚀速率增大,但流速与腐蚀速率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随着流速的增加,腐蚀形态呈现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均匀腐蚀的特点,腐蚀产物膜的表面和截面形貌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雷诺兹指数(Ryznar)对所研究的模拟地热水溶液的类型做出判断。通过在20号碳钢上进行化学镀得到镀层均匀的镀镍磷钢,并采用体式显微镜、全浸均匀腐蚀试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镀镍磷钢、304不锈钢和20号碳钢三种常用金属管材在模拟地热水中的腐蚀结垢性能。结果表明:镀镍磷钢在模拟地热水中浸泡后所得表面垢层分散且量少,而304不锈钢表面生成的污垢较厚且集中,20号碳钢表面则生成了大量腐蚀与结垢产物。此外,镀镍磷钢和304不锈钢在全浸试验后未发生宏观腐蚀,但通过电化学试验进一步比较,镀镍磷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小于304不锈钢的,且其阻抗值明显大于304不锈钢的。因此,与304不锈钢和20号碳钢相比,镀镍磷钢具有更优良的耐蚀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明确层流冷却浊环水中Cl?质量浓度对SPHC钢板腐蚀的影响,提高SPHC钢板在潮湿环境下存放发生腐蚀后的表面质量。方法 通过全浸腐蚀试验进行模拟。已有研究表明层流冷却浊环水中Cl?的质量浓度与钢板表面Cl?的残留量呈线性正比关系,因此设置不同Cl?质量浓度对SPHC钢板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数码相机、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宏观腐蚀形貌和腐蚀坑形貌,采用失重法测量不同Cl?质量浓度下的均匀腐蚀速率,电化学测试分析不同Cl?质量浓度下覆盖腐蚀产物膜试样的电化学特征。结果 Cl?质量浓度为60、300、1 000 mg/L时,均匀腐蚀速率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是点蚀的形成扩展和腐蚀产物的缓蚀作用所致。Cl?质量浓度升高,穿过基体表面的离子增多,缩短了点蚀形成和扩展的时间,均匀腐蚀速率增大。Cl?质量浓度的升高使得基体表面钝化膜被加速破坏,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形成的锈层极易被溶解,阻抗值上下波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锈层对基体不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降低层流冷却浊环水中Cl?的质量浓度是提高潮湿环境下腐蚀后SPHC钢板表面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氯离子和直流电流密度对X65钢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兆玲  杨任继  陈浩 《表面技术》2017,46(8):254-258
目的通过浸泡实验和腐蚀图像表征方法研究氯离子和直流杂散电流共同作用下X65钢的腐蚀特征。方法通过浸泡实验,在不同氯离子浓度和直流电流密度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失重法计算X65钢的均匀腐蚀速率。通过三维显微镜对浸泡后的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确定其主要腐蚀形态和发展规律。结果在不同的氯离子浓度下,X65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基本不变,误差主要来自于腐蚀产物清洗不彻底和环氧树脂吸水的差异性。而腐蚀速率与直流电流密度成正比,氯离子主要作用是使试片形成不同的局部腐蚀特征,破坏了试片表面的均匀腐蚀,而加剧了局部腐蚀,但对整体的腐蚀速率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引起管道腐蚀失重的主要因素为流出管道的直流电流密度,而与所处环境无关。低氯离子浓度是导致局部腐蚀的主要原因,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大,腐蚀逐渐向均匀腐蚀转变。直流电流密度造成的腐蚀以均匀腐蚀为主。  相似文献   

11.
钢芯铝绞线表面斑状污黑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浸腐蚀试验,乙酸盐雾试验等和X-射线扫描电镜微观形貌对比分析说明,我国北方地区高温雨季生产的部分表面斑状污黑铝绞线与正常铝绞线,在氧化膜微观形貌和构成、腐蚀行为及腐蚀速率方面基本一致。文中认为,其与我国南方所遇到的“表面斑状污黑铝绞线”一样,为“不影响使用、仅影响商业外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N80钢模拟全浸区和干湿交替试样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国  李言涛  侯保荣 《腐蚀与防护》2012,(11):925-927,931
利用SEM和XRD对锈层的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组成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N80裸钢和模拟全浸区腐蚀试样及模拟干湿交替腐蚀试样在两种海水介质中的极化行为。结果表明,干湿交替腐蚀阴极过程溶解氧还原的极限扩散控制特征基本消失,而受腐蚀产物还原为主的电荷传递控制。N80钢干湿交替腐蚀电流不仅包括钢自身的腐蚀电流,还包括腐蚀产物的氧化还原电流,导致了N80钢模拟干湿交替的腐蚀速率远大于全浸区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3.
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室模拟流动海水腐蚀试验装置。对A3、20#、X70钢挂片和20#钢管路在流动人工海水中全浸暴露2、4、8、16、32天的腐蚀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流动海水中碳钢的腐蚀速率先降后升,然后趋于稳定;在动水试验中,锈层分为两层,底层以Fe3O4为主,表层以Fe2O3为主;在静水试验中,锈层以Fe2O3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海油气井隔水导管腐蚀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针对我国南海海域使用过的六种材质隔水导管,系统性地分析其在60、90、180 d三个腐蚀周期及在大气区、飞溅区、潮差区、全浸区四个区带的腐蚀行为与腐蚀规律,为我国南海隔水导管材质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开展室内实验模拟海洋腐蚀环境,通过SEM扫描分析隔水导管在大气区、飞溅区、潮差区及全浸区的腐蚀特点,并针对六种材质挂片在四个区带的腐蚀速率开展研究,最后基于动电位极化与电化学阻抗技术分析隔水导管的抗腐蚀性能。结果 飞溅区与潮差区的腐蚀程度相比大气区及全浸区更严重,且飞溅区、潮差区及全浸区三个区带的腐蚀产物主要为γ-FeO(OH);180 d时大气区平均腐蚀速率约0.0651~0.0976 mm/a,飞溅区约0.3924~0.4857 mm/a,潮差区约0.3482~0.4281 mm/a,全浸区约0.1714~ 0.2109 mm/a。六种材料容抗弧大小为X80< X70< X65< X60相似文献   

15.
将空冷、水淬方式热处理的X80钢与供货状态(原始组织)X80钢相比较,研究了不同组织X80钢在鹰潭土壤模拟溶液中的短期腐蚀行为。通过均匀腐蚀全浸试验和动电位交流阻抗谱对不同腐蚀周期试样表面腐蚀产物膜进行测试,利用体视显微镜和SEM对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腐蚀28 d后,经不同冷却方式处理的X80钢腐蚀速率高于供货态试样;三种组织的X80钢表面腐蚀产物膜的形成过程均表现为生长、破裂、再生长,腐蚀后期三者形成的产物膜均为内外两层,但它们的耐蚀性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其显微组织及表面腐蚀产物膜致密程度不同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海洋腐蚀-在青岛海域16年暴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不锈钢在海洋全浸区、潮汐区和飞溅区16年的暴露试验结果,在全浸区,不锈钢腐蚀严重,耐蚀性差别很大.在潮汐区,不锈钢的腐蚀较重,耐蚀性有明显差别.在飞溅区,2Cr13不能维持钝态,耐蚀性较差;含Cr大于17%的不锈钢的耐蚀性较好,它们的耐蚀性差别不明显.海生物污损能引起不锈钢的局部腐蚀,它对不锈钢在全浸区、潮汐区的腐蚀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拟油田超深超高压高温油气井腐蚀环境,研究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管材抗均匀腐蚀、点蚀及电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l-浓度的增加,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在气相腐蚀环境中逐渐增大,在液相中变化不大,且气相的均匀腐蚀速率要大于液相的腐蚀速率。但不论在液相还是在气相腐蚀条件下,均匀腐蚀速率均远小于0.1 mm/a,局部腐蚀严重。在温度为150℃的气相环境中,超级13Cr钢的最大局部腐蚀速率可达2.1379 mm/a,其7天实验的最大局部腐蚀坑深度可达41μm。在电偶腐蚀试验中,不论是小试样模拟试验还是实物试验,P110作为阳极,腐蚀加剧,腐蚀速率增大,在电偶处发生明显局部腐蚀。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作为阴极被保护,腐蚀减缓,腐蚀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18.
模拟某油田腐蚀环境,通过高温高压CO2腐蚀试验,采用SEM、EDS和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连续油管QT-900在CO2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连续油管的均匀腐蚀速率和局部腐蚀速率均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分别在40℃和100℃时出现极大值。在承受最大拉伸应力时,平均腐蚀速率和局部腐蚀速率与不受力时相比均明显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局部腐蚀严重,最大可达4.635 5mm.a-1。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FeCO3。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数据统计方法,计算了5种钢,5个周期的实海腐蚀试验数据的标准方差S和平均值X。统计分析了试验数据的数学期望,对钢在海洋全浸条件下腐蚀暴露试验的最少重复样品和数学期望置信度水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铸造Cu-Al-Be阻尼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笙  陈静  林萍华 《铸造》2002,51(9):546-549
通过黄海和东海水域 6~ 14个月的全浸挂片试验 ,显示了经过铸态时效的Cu Al Be阻尼合金腐蚀速率为 19 3~2 5 8μm /a ,其腐蚀速度随曝露时间增加而增加 ,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和一定的抗海生物污损能力。结合Neophot 2 1型光学显微镜、JSM 35C扫描电镜、DX -4型特性X射线能谱仪等手段分析讨论了合金的腐蚀特点和机理 ,Cu Al Be合金在海水中基本为单相马氏体组织 ,宏观上表现为均匀腐蚀特征 ,且无缝隙腐蚀迹象 ,但贝类海生物的吸附会造成合金局部表面发生沿晶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