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王慧珠 《中国计量》2017,(7):119-121
炼油装置生产和消耗的燃料气是一种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主要含有H2、CH4、C2H6、C2H4、C3H8、C3H6、C4H10、C4H8、C5H12、CO、CO2、H2S、空气等气体,比起单一气体的流量计量较为复杂。在石化企业中.日常的燃料气平衡采用的是质量平衡体系.所以不仅要求体积流量准确,而且要求混合密度计算准确。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超高纯乙烯(C2H4)的制备工艺,提出了通过精馏加吸附的纯化方法,将含有氧(O2)、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乙烷(C2 H6)、乙炔(C2 H2)、氢气(H2)、甲烷(CH4)、碳三及以上等杂质的粗C2 H4提纯到99.9995%以上.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分析,确定超高纯C2 H4制备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失重法、SEM、EDS、XRD和 XPS等分析方法在自主设计的动态腐蚀实验装置上研究了 CO2分压对20#钢在CO2/H2O 气液两相塞状流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对腐蚀试样进行了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特征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CO2分压的增加腐蚀速率增加,0.04 MPa、0.28 MPa下分别达到腐蚀速率最小值(1.1609 mm/a)和最大值(1.8988 mm/a);上管壁腐蚀产物随着CO2分压的增加最终形成颗粒较大的节瘤状产物,下管壁腐蚀产物由球形颗粒形成初始致密的单层膜逐渐转变为由致密的内层膜和具有网状连通裂纹的片状疏松外层膜构成;经 EDS元素分析可知上下壁面的腐蚀产物均由Fe、C、O 三种元素构成,XPS分峰图谱显示C 1 s、O 1 s和Fe 2 p均出现了三个拟合峰位,结合XRD分析可知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相有 Fe3C、FeCO3、Fe2O3、Fe3O4、FeOOH.  相似文献   

4.
《低温与特气》2010,(6):46-46
2010年9月,保定市北方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经过一年的实验,成功研发高纯乙硼烷中的O2,N2,CH4,C2H6,CO,CO2,CH3Cl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诚  孔瑛  杨金荣 《膜科学与技术》2012,32(3):48-51,58
为制备C60含量不同的乙基纤维素(EC)/C60复合膜,采用UV-可见光谱、AFM和XRD等手段对紫外光辐照前后复合膜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对气体分离及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经紫外光辐照后,C60在膜表面的分布由独立的簇状结构转变为连续平缓的丘陵状结构,膜表面更加致密光滑;复合膜分子链间距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对N2、CO2、H2的渗透性能和H2/N2、CO2/N2分离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当C60添加量达到1.6%时,未经紫外光辐照的复合膜对CO2及H2的透气系数较纯EC膜分别提高了30%和40%,分别达到61.29Barrer和78.88Barrer,对H2/N2,CO2/N2理想分离系数增至纯EC膜的1.47和1.38倍,分别达到9.979和12.84;经紫外光辐照后,高C60含量的EC/C60复合膜能够保持纯EC膜对CO2和H2的透过水平,而对H2/N2和CO2/N2的分离性能增至纯EC膜的2.30和2.43倍,分别达到17.49和25.60.  相似文献   

6.
极高真空校准室内残余气体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四极质谱计对316L不锈钢制作的极高真空(XHV)校准室在烘烤前、后的残余气体成分进行了分析。一个热阴极电离规(IE514)和一个四极质谱计(QMS200)连接在XHV校准室上。烘烤前,开、关热阴极电离规以及对其进行除气,放出的气体主要有H2O、CO、H2、CH4和CO2。烘烤后,开、关热阴极电离规以及对其进行除气,放出的气体主要有CO、H2、CO2和CH4。整个烘烤过程完成后2h,XHV校准室内的压力在室温下通过分子泵串联抽气机组抽至8.97×10-9Pa,用四极质谱计分析到的残余气体成分主要为H2和CO。整个烘烤过程完成后4h,打开非蒸散型吸气剂泵(NEGP)对XHV校准室抽气,结果表明NEGP对H2具有较大的抽速,但对碳氢类化合物(如CH4)和惰性气体几乎没有抽速。用NEGP对XHV校准室连续抽气72h后,XHV校准室内的压力从8.34×10-9Pa下降到9.12×10-10Pa。不锈钢XHV校准室内的残余气体成分中大量的CO和CO2主要来自于四极质谱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变压器油中由于变压器内部过热、放电或多点接地等多种缺陷、受外界污染均会产生烃类气体(CO、CO2、H2、CH4、C2H2、C2H4、C2H6),变压器油中混入或产生烃类气体后需要进行脱气处理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需要一种更快速、高效的处理方法,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变压器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材料在真空炉高温除气后的出气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根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真空系统(HIRFL-CSR)材料处理工艺要求,需要对所有不锈钢元件进行真空炉高温除气处理以降低材料出气率.本文通过一组实验测试数据,介绍了采用除气处理工艺和未经除气处理的不锈钢材料出气情况对比,证明采用真空炉除气处理工艺可以使材料内部的H2、CO、CO2等组分大幅度减少,从而获得较低的材料出气率.  相似文献   

9.
变压吸附脱碳双高工艺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低温与特气》2004,22(6):29-33
主要介绍了变压吸附脱碳双高工艺的最新应用。装置运行中,针对合成氨、尿素生产的所需,对原料气有效组分CO2、H2、N2加以分离回收,CO2、H2、N2收率高、纯度高,真正体现了变压吸附双高技术的特点,并且相对于传统湿法脱碳而言,此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成本低,H2、N2、CO2的收率高,便于维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具有高效、洁净、环保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结构特点及其用于H2O/CO2的共电解制备H2和CO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组成形式,以及单片电解池和电解池堆用于H2O/CO2共电解反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提高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共电解效率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超声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Ni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i(NO3)2·6H2O和(NH4)2C2O4·H2O为原料,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了纳米NiO,并利用XRD、FT-IR和TEM等分析方法对前驱体及产品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沉淀法制备的纳米NiO前驱体是二水合草酸镍.和实验制备的大颗粒Nio相比,纳米氧化镍Ni-O伸缩振动吸收峰及肩峰均发生了红移.纳米...  相似文献   

12.
分子筛吸附分离乙烯和氮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伏  曾海  张艳  王金渠 《低温与特气》2000,18(6):22-24,31
为回收利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尾气中的C2H4,测定了C2H4、N2在分子筛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筛选出对C2H4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13X分子筛吸附剂。在小型动态吸附试验装置上,评价了13X对C2H4-N2混合气的分离效果,考察吸附温度、原料气流速对穿透时间、吸附量及选择分离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3X吸附剂对C2H4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能力。在固定床吸附分离装置上进行了混合气回收C2H4试验,回收C2H4的体积分数超过95%,回收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陶瓷-Teflon AF2400复合油气分离膜组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陶瓷超滤膜管和Teflon AF2400溶液制备陶瓷管-Teflon AF2400复合膜.测试了该复合膜组件对H2,CO,CO2,CH4,C2H6,C2H4,C2H2七种故障气体的脱气性能,并与GP100聚四氟乙烯毛细管和聚酰亚胺(PI)平板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陶瓷管-Teflon AF2400复合膜组件可在10 h内实现7种故障特征气体的油气平衡,远远快于GP100和PI膜.该组件可以在500 kPa的压力下长时间正常工作,能够满足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采用物理热蒸发法制备ZnO纳米材料及不同质量分数(1%,3%,5%,wt,下同)Ag掺杂的ZnO纳米材料,制备成旁热式气敏元件,采用静态配气法对目标气体进行气敏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Ag掺杂ZnO纳米材料较纯ZnO纳米材料对目标气体(酒精、甲烷、一氧化碳)的气敏性能有所提高。其中,Ag掺杂质量分数为1%的ZnO纳米材料气敏性能最佳,提高幅度分别达215%,128%和76%(C2H5OH,CH4,CO)。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得不同比例Ag掺杂的ZnO纳米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气敏性能分析,结合势垒模型和能带理论进行气敏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结合SEM、EDS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在H2S/CO2环境中服役和未服役的碳钢弯管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H2S/CO2环境中服役后的弯管耐H2S/CO2腐蚀性能降低。在CO2体系中,电化学阻抗谱由高频容抗弧和低频感抗弧组成,金属表面局部覆盖疏松多孔且保护性差的FeCO3膜。当腐蚀体系中存在H2S时,低频感抗弧消失,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FeS膜,可以显著降低弯管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室温气敏传感器材料,以Zn(NO3)2.6H2O为锌源、尿素为沉淀剂,在制备水合碱式碳酸锌(Zn4CO3(OH)6.H2O)的过程中加入羧基化的MWCNTs(MWCNT-COOH),焙烧制备了MWCNTs/ZnO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和TEM等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MWCNTs分散均匀,ZnO呈多孔纳米片状,纳米片由多个尺寸在10~20 nm的ZnO颗粒组成;在室温、空气湿度为50%的氛围中测试复合材料对NO的气敏响应发现,复合材料对体积浓度1×10-4的NO气敏响应灵敏度大约是MWCNT-COOH的3倍,明显高于MWCNT-COOH;对比加入不同量MWCNT-COOH制备的3种复合材料对NO的气敏性可知,加入200 mg MWCNT-COOH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对低浓度(体积浓度≤50×10-6)的NO气体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7.
以FeSO4·7H2O,H3PO4,H2O2和NH3·H2O为原料合成纳米化的FePO4·1.5H2O,并将Li2CO3、FePO4·1.5H2O和葡萄糖混合球磨,在不同的温度下通过碳热还原合成LiFePO4/C.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合成的Li...  相似文献   

18.
六氟化硫气体作为迄今为止最为优良的气体绝缘介质和灭弧介质,广泛应用于GIS等电力高压电气设备中,六氟化硫气体中含有的杂质气体不仅对其绝缘性和灭弧产生影响,而且会对SF6分解产物的分析造成误判。大量的经验证明,六氟化硫新气中通常含有O2、N2、CH4、CO、CF4、CO2、C2F6、C3F8、CS2和SO2等10种气体杂质,开发对这10种杂质气体的分析方法,对判断六氟化硫新气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国家标准GB/T 12022《工业六氟化硫》中推荐的方法无法完成上述10种杂质的分析;目前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的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造价高昂。本方法仅需1个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1个十通阀和2个六通阀,即可实现上述10个杂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仪器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检出限、重复性和线性等指标均满足分析要求,因此该方法完全可以适用于SF6新气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山西屯留贫瘦煤在Mark-IV型鲁奇气化炉上试烧的全过程。试烧结果表明,山西屯留贫瘦煤作为Mark-IV型鲁奇气化的煤源是可行的,但相对义马煤其粗煤气出口温度高、炉顶法兰温度高、灰锁温度高,生产的粗煤气中CO含量提高7%,CO2降低5%,有效气(CO+H2)含量占到总气量65.9%。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r-Ce催化剂,研究活性组分Cr2O3、CeO2负载量,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对CO2氧化乙烷脱氢反应(ODE)的影响。采用XRD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实验结果表明:Cr2O3是CO2氧化乙烷脱氢反应良好的催化活性组分,CeO2有利于抑制积炭的生成。当Cr2O3、CeO2的负载量分别为12%和10%时催化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为700℃、反应气配比y(CO2):V(C2H6)=2:1时,乙烷的转化率为29.3%,乙烯的收率为2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