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建筑卫生陶瓷热稳定性的检测方法贾贞(广东省茂名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52500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室内环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而建筑卫生陶瓷被广泛用于家庭装修,如卫生洁具、釉面内墙砖、彩釉砖、玻化砖等,已成为室内装修的潮流产品。在...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转 《中国陶瓷》2006,42(5):5-6
引言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到199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和消费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出口量的增加,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我国建筑陶瓷砖产量已达3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超过1亿件。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已逐步被世界认可接受。  相似文献   

3.
《佛山陶瓷》2011,(6):I0005-I0005
从七月开始,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将有7项新国家标准被正式推行。这7项新国家标准已被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在今年四月份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4.
欧洲是当今高档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其中以意大利和西班牙为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领头羊。欧洲的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在实现自动化与机械化的同时,在坯料与釉料制备颇具技术实力与开发能力。欧洲建筑卫生陶瓷业非常注重采用先进的釉料技术,拥有一大批著名的专业性很强的陶瓷釉料和陶瓷熔炔、色料公司,诸如人们所悉知的英国魏基伍德公司与道顿公司;德国的迪高沙与凯勒公司;  相似文献   

5.
《佛山陶瓷》2011,(3):33-33
从第三届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和国家标准审议会议上传出消息,2011年下半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将有7项新国家标准被正式推行。这7项新国家标准已被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6.
伍勇峰 《陶瓷》2011,(9):71-71
近日,第三届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和国家标准审议会议上传出消息,2011年下半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将有7项新国家标准被正式推行。这7项新国家标准已被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7.
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市场竞争新趋势--文化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将眼光投向“文化”,“文化”将成为建筑卫生陶瓷市场营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营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从产品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文化营销。  相似文献   

8.
《陶瓷科学与艺术》2007,41(4):56-56
日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有关人士称,已于四月底审议完毕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单位能源消耗限额》,将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于近日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布出台。新标准将全面提高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能耗要求,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及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业内人士预计,新标准实施后,将有一些不达标的小企业被淘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陶瓷》2009,(4):63-63
据悉,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同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编制的《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4项建筑卫生陶瓷国家标准被列人制定的重点项目,分别是《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超薄陶瓷板(薄型陶瓷砖)》、《空心干挂陶瓷板》、《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环境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涉及节能、节材和清洁生产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1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能耗状况 1.1 能源消耗状况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已高速发展了20多年,建筑卫生陶瓷产量的急剧增加,虽然单耗不断下降,但是建筑卫生陶瓷的总的能耗是逐渐增加的。  相似文献   

11.
信息集锦     
建筑卫生陶瓷消费者专家援助活动简讯汇编(六)(1)建筑卫生陶瓷消费者专家援助及主办机构简介建筑卫生陶瓷消费者专家援助的主办机构是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专委会”是建筑卫生陶瓷专业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公益性社会团体,以促进学术、信息交流,科学知识普及和行业进步为宗旨。主要业务:按照中国硅酸盐学会章程组织开展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国内外学术、信息交流、科技合作、科学知识普及;技术咨询与服务;发现、推荐和培训人才;编辑、出版科技刊物等。在国内创新性设立建筑卫生陶瓷消费者专家援助公益性…  相似文献   

12.
李转 《陶瓷》2006,(9):16-17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到199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出口量的增加,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我国建筑陶瓷砖产量已达35亿h,卫生陶瓷产量超过1亿件。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已逐步被世界认可与接受。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技术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技术、工艺装备技术、产品附加功能技术、新产品开发技术和标准化技术等。笔者对这5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述如下。1生产工艺技术我国建筑陶瓷砖的生产工艺技术进步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述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现状、国内外市场状况、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及主要技术装备的发展方向,并回顾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50年来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建筑卫生陶瓷装饰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建筑卫生陶瓷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据有关统计资料,2001年全国釉面砖、墙地砖生产能力达20亿m2,实际产量两者之和为19.8亿m2,卫生陶瓷7900万件,产量均遥居世界前列,其中墙地砖占世界总产量约2/5,卫生陶瓷占世界总产量约1/4,因此,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我国大部分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还属中、低档次,高档产品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0%~15%,与国外同类产品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墙地砖产品单一,花色品种少,卫生陶瓷造型陈旧,…  相似文献   

15.
吴峻  尹胜 《陶瓷》2013,(8):32-32
卫浴圈子里的人们习惯说,全国70%上的卫生陶瓷产品出自潮州。但严格来说,应该是全国70%以上的卫生陶瓷产品出自潮州的古巷镇,这个被评定为“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的小镇才是潮州卫生陶瓷产业的心脏。  相似文献   

16.
经纬 《山东陶瓷》2006,29(4):29-29
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我国专业从事建筑卫生陶瓷及其配件检验的国家级权威机构。为便于山东地区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检验要求,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淄博设立山东工作站,本工作站负责开展山东地区各项检验业务的办理及抽样工作。  相似文献   

17.
信息锦集     
《佛山陶瓷》2004,14(6):51-52
建筑卫生陶瓷消费者专家援助活动简讯汇编(二十)促进维权与陶瓷行业互动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的工作。现代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改善和美化着人们的生活,陶瓷消费与人们息息相关,保护建筑卫生陶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广泛的受益群体,而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既要依靠法律,更与产业的健康发展、品牌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维权必须结合行业和产品的特点,不断创新,努力促进维权与陶瓷行业的互动发展。1、必须加强依法维权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降价降质、恶性竞争、以次充…  相似文献   

18.
古月 《佛山陶瓷》2009,(3):I0012-I0012
“2008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英雄榜”评选结果于2009年3月16日下午在华夏新中源大酒店隆重揭晓,在本次评选活动中科达机电获得两大奖项:科达机电KEDA品牌被评为“2008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十大领军品牌”;科达机电副总经理、陶机本部总经理吴木海先生因其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行业影响力被评为“2008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十大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对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洲 《陶瓷》2002,(1):7-9
目前,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过多,其数量堪称世界第一。然而,中小型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占总数的90%左右,其中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和陷于亏损的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二是产品严重过剩。在出口无大幅增长,国内消费依然低迷的情况下,又会过剩相当多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  相似文献   

20.
从绿色角度看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洪儒 《陶瓷》2006,(9):5-6,10
过去20年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从求数量向求质量、创品牌发展。在进入“十一五”以后,发展的主题更是“绿色环保”。所谓“绿色建筑卫生陶瓷”是指:在原料选取、产品制造、使用或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建筑卫生陶瓷。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绿色化的工作已有了很大进展。从“绿色”角度要求,我国今后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将如何发展?笔者愿与业内人士共同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