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亚甲基蓝在钠、铝和铁蒙脱土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亚甲基蓝阳离子分别在钠、铝和铁蒙脱土上的吸附反应。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在三种蒙脱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均呈现Langmuir型,但在低吸附量区域,钠蒙脱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发生了非单调变化,这反映不同变换性阳离子对蒙脱土的结构和性质有不同的影响,使粘土表面吸附分子层的分布和分子之间侧向作用力不同。由饱和吸附量计算了悬浮体中三种蒙脱土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2.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钠、铝蒙脱土吸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竟军  阎海科 《油田化学》2000,17(3):204-207
用静态法在pH2-12范围内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在钠和铝蒙脱土上的吸附反应,得到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HDTMAB在这两种蒙脱土上的吸附有离子交换和分子吸附两种机理;pH值增加时吸附量增加,Al^3 不易被交换,因而在铝蒙脱土上吸附量较钠蒙脱土上少。  相似文献   

3.
采用钠基蒙脱土,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有机改性剂分别改性后,对废水溶液中的Cu(Ⅱ)进行了吸附条件研究,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用量、改性蒙脱土投加量、搅拌温度和吸附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种改性剂改性的蒙脱土对Cu(Ⅱ)均达到了理想吸附效果,较佳吸附条件是:1 631和1227用量分别为5%和7%;改性土添加量均为2.8 g/mL,搅拌温度为80℃;吸附作用时间分别为60 min和90 min。在此条件下,对实际电镀废水中Cu(Ⅱ)去除率分别为89.5%和75.8%,均优于未改性蒙脱土。  相似文献   

4.
赖璐  梅平  郑延成  陈武  艾俊哲  刘华荣 《油田化学》2012,29(2):216-219,235
本文研究了自制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GS-2的表面活性及NaCl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液固比、吸附时间和浓度对CGS-2在砂岩表面静态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GS-2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223 mmol/L,比普通单链表面活性剂月桂酸钠低2 3个数量级,表面张力最低可降至29.49 mN/m;适量加入NaCl可降低CGS-2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GS-2在砂岩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液固比为30∶1、吸附时间为36 h,25℃下CGS-2的饱和吸附量为8.93 mg/g。图8表1参14  相似文献   

5.
利用亚甲蓝法,测量双子表面活性剂与普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在石英砂上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联接基长度对其在石英砂表面上的吸附具有很大的影响;疏水烷基链长度同样影响饱和吸附量,但是影响较小;另外,相同疏水烷基链长度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石英砂表面上的饱和吸附量接近普通阳高子表面活性剂CTAB在石英...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吸附引起的硅石润湿性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鄢捷年  王富华 《油田化学》1993,10(3):195-200
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DBS)在水湿和油湿硅石(SiO_2)上的吸附量,考察了电解质和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用Amott/USBM法测定了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引起的砂岩岩样润湿性改变。测定结果表明,阳离子活性剂比阴离子活性剂更容易吸附在水湿硅石表面,导致硅石水湿性明显减弱甚至变为油湿。无机电解质使阴离子活性剂在硅石上的吸附量显著增加,Ca~(2+)与阴离子活性剂间的络合作用有可能使硅石表面从水湿向油湿转化。pH值对CTAB和SDDBS在硅石上的吸附量有相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了解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阻垢剂羟基亚甲基二膦酸(HEDP)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表面张力考察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油藏水中的表面活性。通过正规溶液理论模型,计算了CTAB/HEDP混合表面活性剂油藏水溶液的胶束化参数。结果表明,HEDP使CTAB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大幅降低,表面活性提高,CTAB摩尔分数为0.7时的表面活性最好。计算得到CTAB/HEDP混合胶束中的相互作用参数βm为-2.2~-4.7,活度系数fCTABm〈1,表明油藏水溶液中CTAB与HEDP间的相互作用较强。当混合体系中CTAB摩尔分数为0.7时,βm达到最大值4.52。图4表1参10  相似文献   

8.
<正>第十章生物吸附分离技术(上接2005年第3期) 5生物吸附模型5.1生物吸附平衡模型生物吸附过程的平衡常用一些数学模型来拟合,最普通的数学模型是吸附等温线。它表征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量随溶液中吸附质的浓度而变化的规律。由吸附等温线计算的平衡数据,对设计吸附体系十分必要。而且,根据不同等温线对试验点的拟合情况,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生物吸附过程的机理。一般常用经典的吸附模型(Langmuir,Freun- dlich和Redlich-Peterson模型)来描述恒温条件下,单位重量生物质上的金属离子量(q_(eq))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浓度(C_(eq))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李华斌 《油田化学》2006,23(4):349-351
实验研究了作为驱油剂的疏水缔合聚合物AP在45℃下的溶液吸附特征。所有吸附等温线均不符合Langmir吸附模式,而呈开口向下、复杂程度不等的双曲线形,即随聚合物平衡浓度的增大,开始阶段吸附量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又减小,出现吸附峰。在石英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形状最简单,近似单一的吸附峰略显不对称。在高岭土、膨润土、大庆洗油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峰的起始侧出现明显的肩峰。最大吸附量(以μg/g计)分别为2335(膨润土)、1405(高岭土)、168(大庆油砂)、155(石英砂),大庆油砂上出现最大吸附量的聚合物平衡浓度在400-450 mg/L,低于在大庆油田的使用浓度1000 mg/L。高聚合物浓度区吸附量减小的原因,是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岩石或矿物表面的吸附是多分子层吸附,吸附层内的聚合物分子间发生了疏水缔合,当溶液中聚合物浓度达到并超过临界缔合浓度时,部分聚合物分子脱附进入溶液。肩峰的产生可能与分子内缔合有关。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10.
三元复合驱油各组分在大庆油砂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实验测定了ASP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区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和油藏岩心内的动态滞留量,考察了3种有机牺牲剂减少吸附量的效能,实验温度45℃,油砂由岩心制得,其岩石和粘土矿物组成已测,当溶液含12g/L碱(NaOH或Na2CO3),1200mg/L HPAM时,表面活性剂ORS41(Witco)和B(Stepan)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经过最大值,出现最大值时的平衡浓度分别为3.1和2.1mmol/L,预吸附牺牲剂生物表面活性剂RH(1.5g/L),石油羧酸钠(5g/L),木质素磺酸钠(10g/L)不改变吸附等温线的形状,但使表面活性剂吸附最大值降低60%-30%,ASP驱油液中,两种碱和HPAM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碱耗达到平衡需要20-30小时,NaOH的碱耗约为Na2CO3的2倍,HPAM的最大吸附量为0.4mg/g油砂,在不使用牺牲剂时,表面活性剂,碱(NaOH),HPAM在岩心内的滞留量分别为0.081,0.210,0.057mg/g岩心(注入0.6PV ASP驱油液,再水驱到4PV),流出液中初见HPAM,NaOH和表面活性剂时的注入量分别为0.2,0.23,0.3PV,相对浓度达到最大时的注入量分别为0.9,0.9,1.0PV,各组分在岩心内的相对滞留量大小依次为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3种牺牲剂降低组分滞留的效果,在作为前置段塞时较混入主段塞中注入时略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