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挡渣出钢是一种防止转炉内的钢渣在转炉出钢时流到钢水罐中的技术。它具有提高合金收得率、提高钢质量、提高钢水罐使用寿命、适应钢水炉外精炼处理等优点。最近十年来,国外转炉钢厂大力推广了此项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内部分转炉钢厂也已试验采用了这项新技术。目前,国外钢铁界研制成功的转炉挡渣方法大体可分为挡渣球法、挡渣塞法、挡渣盆法、喷射挡渣料法、滑动板挡渣法等五大类。它们虽各有千秋,但其使用目的只有一个,那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奥钢联林茨钢厂的两座140t 复吹转炉,为减少转炉出钢时的带渣量,提高罐内合金的收得率,在转炉出钢时应用了气动挡渣器。这种气动挡渣器可克服固体挡渣器(如挡渣球、挡渣塞等)对出钢口形状的依赖性。它不与出钢口壁直接接触,而是利用由铸铁喷嘴喷出的气体的压力将炉渣阻挡在转炉内。  相似文献   

3.
袁晓峰  王斌 《河北冶金》2023,(12):28-32+39
控制转炉出钢过程中的下渣量一直是冶金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转炉出钢挡渣技术的发展,并重点分析了三种典型的挡渣技术,即滑板挡渣法、气动挡渣法以及挡渣棒挡渣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效果。滑板挡渣技术利用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的流钢孔错位,从而达到控渣出钢的目的,具有滑板开闭迅速、不受出钢口寿命和炉渣粘度的影响、与下渣检测技术配合可以实现转炉一键式自动出钢的特点,该技术挡渣成功率可以达到99%以上,炉下钢包渣厚可以稳定控制在50 mm以下,效果最佳;气动挡渣技术可以通过插入出钢口的喷嘴喷出高压氮气射流,从而将炉渣挡回转炉内,该技术是无形挡渣技术的一种,具有运行成本低、效果佳的优点,但是其设备故障率偏高,同时会降低出钢口的使用寿命,故在国内未得到普及推广;挡渣棒挡渣主要采用导向杆导入出钢口方式,确保挡渣塞能够准确到达出钢口位置,从而达到挡渣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设备投资低、效果较好等优点,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4.
气体挡渣器可解决挡渣球,挡渣塞等固体挡渣器在转炉出钢口变形时挡堵出钢口不严密的问题,可更有效地防止炉内钢渣流入钢水罐内。它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铸铁喷嘴向转炉的出钢口内喷吹空气或氮气,借以达到挡堵炉渣从出钢口流入钢水罐内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转炉出钢过程中一种新型挡渣法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炉出钢过程中,大量的炼钢渣不可避免地随钢水流入钢包。流出的具有强氧化潜能的转炉渣有许多有害影响,例如,可以导致铝的低回收,回磷,钢水的二次氧化等等。因此,为了避免炉渣随钢水流出,在实际操作中已经提出和试用了不同的挡渣方法。POSCO公司的Kwangyang钢厂试着使用过许多种方法,例如,出钢口塞,挡渣球,气动挡渣和炉渣探测系统。本项工作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可靠的炉渣/钢水分离技术-在熔池表  相似文献   

6.
转炉出钢新技术日本一家钢铁公司发明了一种转炉出钢新技术──“密封出钢法”。密封设备主要是两个法兰盘,一个焊接在转炉出钢口上,另一个焊接在钢包盖上。法兰盘用钢板压制而成,并砌有耐火砖。出钢时两个法兰盘能密封合在一起,从而保证钢水从转炉出钢口流入钢包内。...  相似文献   

7.
转炉出钢挡渣改进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酒钢转炉改进出钢挡渣的实践,比较了挡渣塞和挡渣球的效果。挡渣塞的挡渣成功率为98.06%;比用挡渣球高34.42%;下渣量可控制在40mm以内,比用挡渣球减少30mm;平均回磷量控制在0.006%以内;硅的收得率提高2%~3%。改进挡渣方式后提高了出钢口和钢包的寿命,改善了LF炉精炼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答:随着用户对钢材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不断提高钢水质量。减少转炉出钢时的下渣量是改善钢水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转炉出钢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挡渣操作,不仅可以减少钢水回磷,提高合金收得率,还能减少钢中夹杂物,提高钢水清洁度,并可减少钢包粘渣,延长钢包使用寿命。与此同时亦可减少耐材消耗,相应提高转炉出钢口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还可为钢水精炼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虞大俊  王多刚 《炼钢》2012,28(4):10-12
介绍了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150 t转炉挡渣工艺。使用挡渣帽和挡渣塞双挡渣并配合下渣检测仪联合使用模式,可以控制钢水回磷质量分数在5×10-6左右;提高出钢口使用寿命,冶炼IF、SPHC和H-235P钢时,出钢口平均使用寿命可以分别达到98、110和117炉;减少每炉下渣量约100 kg,提高了钢水洁净度。  相似文献   

10.
转炉出钢口用挡渣棒主要采用矿渣微粉磁选后铁粒、钢渣磁选后粒钢、高温优质耐火材料等原料.采用机压制液压成型研制出适合八钢转炉炼钢出钢口使用的挡渣棒,挡渣效果好.降低了炼钢过程合金及脱氧剂的烧损,减少了后续钢水精炼的负荷.实现了钢渣和铁渣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闸述了宝钢300t转炉完善挡渣出钢技术所做的工作,开发了挡渣帽,改造了挡渣球装置,论证和改进了挡渣球参数,总结了挡渣操作诀窍,加强了出钢口管理,从而明显地改善了转炉挡渣效果。  相似文献   

12.
转炉出钢口长寿化与挡渣出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  甘国建  刘新  熊开伟 《钢铁钒钛》2001,22(3):64-67,72
在攀钢120t转炉应用整体出钢口及挡渣出钢技术,达到了提高出钢口使用次数,稳定出钢时间和出钢温降,减少下渣量和提高合金收得率的效果,为减轻劳动强度、稳定工艺操作、改善钢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转炉挡渣出钢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多种挡渣出钢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转炉挡渣的可行性、挡渣效果及挡渣装置成本进行了技术探讨。认为转炉采用挡渣塞挡渣出钢,与移动钢包车将出钢结束时流淌的炉渣浇到钢包外侧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转炉挡渣出钢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蔡飞 《河北冶金》2012,(10):43-44
介绍了宣钢150 t转炉悬挂式挡渣装置的性能、主要参数、工作方式、事故处理,对比了挡渣球出钢挡渣和挡渣塞出钢挡渣的使用效果,最终确定了挡渣塞出钢挡渣工艺。生产实践表明,150 t转炉采用挡渣塞挡渣出钢,可有效控制出钢下渣量,减少钢水回磷,提高了钢水质量和合金收得率,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几种(出钢口吹气干扰;棱角挡渣体;避渣罩;渣监测系统;棱锥形抑制器等)防止出钢产生涡流卷渣的新技术,分别可在转炉、钢包、中间包上应用,对提高钢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河北永洋特钢120 t转炉出钢过程的工艺技术优化的具体措施。实践表明:通过出钢口内孔设计的优化,出钢口耐火材料构件的优化,挡渣工艺的优化,挡渣系统耐火材料的配置优化,挡渣滑板的改进以及双挡工艺的组合应用,使得出钢时间缩短了3 min,出钢口使用寿命提高55%,滑板使用次数提高了67%。  相似文献   

17.
《昆钢科技》2001,(2):45-50
奥钢联林茨钢厂三号LD转炉炼钢厂的转炉(两座130/140吨转炉)配备了气动挡渣装置。为了具体确定挡渣器关闭的适当时间,还安装了电子钢渣指示系统(EMLI-SIO系统)。当钢指示系统发生报警信号时,出钢口自动关闭。同时,为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倒炉渣或出钢过程中夹带的钢渣,还采取了一些其它措施。其它开发项目的目标是根据质量要求将钢渣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或钢渣量恒定,而不考虑出钢口磨损率和整个出钢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转炉出钢新挡渣方法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eum.  CH 张宝基 《武钢技术》1998,36(4):19-23,38
转炉出钢新挡渣方法的开发[韩国]C·H·KEUM等1绪言众所周知,转炉出钢带渣分三个阶段。初期,开始出钢时发生带渣;中期,由于钢水涡流作用,渣随着钢水流出;后期,当转炉向上翻转时又有部分渣倒出。每一阶段流出的渣量随操作条件而变化,如转炉的倾动速度,熔...  相似文献   

19.
孙亮  赵艳宇  贾毅  付亮 《中国冶金》2018,28(9):54-57
介绍了双滑板挡渣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控制过程以及双滑板挡渣出钢技术在迁钢210 t顶底复吹转炉上的应用情况,并以X65钢种为例,与原挡渣锥挡渣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转炉出钢时间延长69 s,挡渣成功率达99.9%,下渣检测指数降低323,钢包渣厚平均降低约18 mm,钢水在LF炉精炼回磷量降低0.001 4%,硅、锰等合金收得率分别提高1.69%、1.25%;减少了出钢结束时钢渣散落烧坏电缆的发生次数,每座转炉由2次/月减少到1次/季;实现了提高钢水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直径的出钢口决定转炉出钢流场的分布,从而影响出钢过程的钢水温降,而钢水温降直接影响转炉出钢温度以及炼钢生产节奏。为掌握出钢过程中的温降规律以及设计合理的出钢口参数,利用Ansys软件包建立三维转炉及钢包模型,借助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得到200 t转炉在不同尺寸出钢口下的出钢流场数据,进而针对出钢过程中的钢水注流,研究出钢口尺寸及钢包内壁温度对注流温降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钢水注流的温降与注流比表面积成正比;另外在出钢早期,内壁温度每提升100 K,注流温降平均减小0.4~0.7 K。后续将继续开展出钢过程中钢包及合金辅料对钢水温降影响规律的研究,以期为转炉出钢工艺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