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剑宏  徐勇  黄爱琴  孙健 《治淮》2009,(12):48-50
一、系统概述 目前的水质自动监测站采用JSZ-100型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完成了自动采配水、检测、数据存储、数据传输、预警及异常报警等工作,实现了系统运行无人值守、有人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左涛  刘辉  杨旭光 《人民长江》2012,43(12):74-77
采用移动式水质在线监测新技术,在丹江口水库部分重要敏感区域开展了应用性示范监测工作,检验了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成熟性和运行稳定性。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弥补了传统人工监测和移动实验室监测时效性不足、自动化程度差等缺点,也解决了固定式自动监测站难以调整监测点位的问题,增强了水环境监测能力,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杨旭光  夏凡  左涛 《人民长江》2012,43(12):99-102
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连续获取大量的在线监测数据,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一些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站点的选择、采水系统的设置、水样预处理、水质监测参数的选择以及运行管理等。针对相应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利》2010,(6):69-70
<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自动监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系统完全实现水样的自动采集和预处理、水质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上海浦东新区太阳能小型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组成和软件框架,同时对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和对比性.太阳能小型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站体积小、功能强、投入少、维护量小,适用于不同水体的长期连续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马口水文站应用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WQMS)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所组成的综合性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控制,达到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测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自动监测站在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发挥的作用:提供与水量同步的水质监测数据,实现水质水量的综合评价,使水质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黄河水体状况,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起到很好的预警预报作用。指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和运行在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水质不超标”,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获取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数据,在水质监测中开始应用自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系统由电极法水质自动监测仪、现地控制管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中心站组成,主要是对水样中常规物理与化学指标进行实时监测。阐述电极法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南宁水文站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并就日常监测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水质自动监测仪所监测到的河流水质资料是相对可靠的。通过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对河流水质变化做到实时监控;在水体发生异常变化时,系统可自动报警,达到预警预报的目的;在线系统可同时提供各个时段的水质变化趋势图,以便进行流域水环境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科技及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在不断地恶化,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势在必行.文中以黑龙江干流中游段太平沟水质自动监测站为例,结合多年的运行、维护及管理经验,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以供广大水质自动监测站工作者及运维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质自动监测始于五十年代,美国最早建立自动监测站是在1959年对俄亥俄河进行监测,英国在1963年对特兰堤河进行监测,近几年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及引滦入津工程也都相应建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站。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扩大,实现水质监测自动化已是水资源保护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目前,淮河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利》2014,(21):74-74
<正>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预警技术组成的综合在线自动监测体系,能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目标水域的水质及变化状况,系统可实时将仪器的测量结果、系统运行状况、各台仪器的运行状况、系统故障、仪器故障等信息自动传送到远程中心管理平台,还可接受中心管理平台发来的各种指令,实时对整个系统进行远程设置、远程校准、远程清洗、远程紧急监测等控制。系统可实现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能及时掌握水源水体水质状况,预报重大流域水质污染事故,在发生重大水污染时掌控水源水质状况,做到防范、解决突发水污染事故;还可以在发生原水水质污染时及时通报政府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城市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长距离调水工程中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应用实例,介绍了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指出了该系统在河流域水域监测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组成结构着手,进行了袁河界河断面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站设计,对河流断面水位、流量自动采集,水质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以及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水体水质自动监测与评价系统以现代水质监测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载体,通过建立水质自动连续监测站、网络综合数据库、评价分析软件、预测模型、网络发布系统,来记录、查询、评价各类水体水环境监测结果,根据其变化情况分析水质变化规律,预测其趋势,并直观地反映在图形上,为上级领导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黄河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面临诸多困难,需要重点研究多泥沙河流水质自动监测水样采集、样品前处理、系统远程监控等关键技术问题.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开发了带拦污栅的采样双体船和可吊装箱体,研制了具有故障自动报警和泥沙反冲洗功能的五级可调式水样前处理装置以及自动除藻装置、水下传感器自动冲洗装置、断水断电的自动保护装置等,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成功地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在黄河水量调度、引黄济津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自动站发挥了人工监测不可取代的作用,做到了对水污染抓得住、测得准、传得快.  相似文献   

16.
多沙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的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家“948”项目建设而成的黄河花园口水质自动监测站集成了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可24小时不间断地对监测断面的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氨氮、总有机碳等进行连续测定,是世界上第一座在高含沙河流上建成的在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站建设的成功,关键是运用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解决了快速高效分离泥沙的难题,成功地消除了大量泥沙对系统测试仪器和测试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当前水质监测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水环境管理的必然需求。该文介绍了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基本情况,探索了监测站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水质状况、预警水质异常情况、计算污染物通量和研究水质变化规律等,分析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应用过程的数据质量情况,认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与常规手工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整体较好,但部分项目仍存在较大偏差;最后针对数据质量问题和常见仪器故障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系统研究水质自动监测数据与实验室人工监测数据的差异,以南京大胜关水质自动监测站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温、pH、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浊度、电导率等9个项目,分别进行了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数据的对比实验研究。监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地表水评价类别分析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的人工监测数值较自动监测数值偏小,氨氮则偏大。两种方法测得的总氮及高锰酸盐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的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结果所反映的水质类别基本一致。自动监测结果可为该断面水质评价提供定性参考,而定量判断必须基于实验室标准方法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鉴于目前国內对于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相关技术指标比较混乱,还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要求,同时也为了使多合一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快速、准确、及时地监测水质,保证监测仪器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水环境体系中正常运作,因此对多合一在线水质自动监测与自控系统仪器检测水质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探讨,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都江堰灌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灌区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对灌区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主要介绍水利部“948”项目———都江堰灌区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框架,并介绍了系统中水质预测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