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在凹印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由机械、工艺、原辅材料、工作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印刷故障,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下面,笔者将从事凹印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刀线刀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故障,多出现在非图文部分,是由刮墨刀未能将印版表面空白处的油墨刮干净所致。刀线一般分为有规则的固定刀线和不规则的间歇性刀线。固定刀线出现在印品的同一  相似文献   

2.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印刷品刀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故障.其多出现在印刷品的空白部分,是由于刮墨刀未能将版面空白处的油墨刮干净造成的,且易于检查和发现.另外,有的刀线出现在印刷品的图文部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是由于刮墨刀过多地将图文某处的油墨刮去,使该处的墨量较其他位置少,以致墨迹发虚,墨色比印刷图文略浅(以下简称暗线),印刷大实地色块时,这种刀线出现得相对多一些,而且比较明显.刀线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的、有规则的刀线;另一种是间歇性的、不规则刀线.下面就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分析纸张凹印过程中刀线故障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凹版印刷有的采用直接供墨方式,即将印版滚筒浸泡在墨斗里,与墨斗直接接触上墨,印版滚筒的受墨性较好.但目前大多数墨槽是非密封的,都留有一个加墨口,这样就容易使灰尘、纸毛、供纸粉等杂质落入油墨中,使部分油墨颗粒聚积沉淀,形成较大的颗粒.沉淀的颗粒通过墨泵打入墨斗中,最终会卡在刮墨刀与凹印版滚筒之间,导致印刷产品出现刀线故障.出现这种情况后,如果印刷工人处理不到位,轻则损坏刮墨刀,重则划伤凹印版滚筒,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油墨打入墨斗之前,进行一次过滤,出现此种现象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随着复合软包装生产的发展。塑料薄膜印刷技术越来越受到业内企业的重视。印刷刀线问题是塑料薄膜印刷常见的问题,由于涉及因素较多而不易彻底解决。本文拟就印刷刀线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做一粗浅的分析,并以此与国内同行交流。所谓刀线(目前国内名称尚未完全统一)是指版面上没有图文的部分油墨未被刮干净,转移到承印物上,在不允许有油墨的地方出现线条状脏污(产生不好看的丝路)。一般来说,要待印刷进行一段时间。印出一定印数后才会出现这种故障。印刷油墨、印版滚筒和刮刀是造成印刷刀线的三个主要因素。环境条件等对印刷…  相似文献   

5.
拉丝是凹版印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涉及到凹印机、印版滚筒、刮墨刀、印刷环境、油墨等诸多因素,如处理不当将影响生产和质量. 拉丝又叫拉线、起线,当油墨性能和油墨显色程度不同时,其表现程度也不同,一般黑、青、品红的拉丝现象比较明显,且般出现在大面积的浅网上. 常见的拉丝主要分为:浅网位置的拉丝、实地色块的刮墨刀起刀位拉丝和印刷空白处的无规则拉丝3种.  相似文献   

6.
窦翔 《今日印刷》1996,(3):21-23
何为机组式凹印机刮 墨刀的正确使用方法 刮墨刀的硬度应低于印版的硬度。印版表面铜层硬度为100~200维氏硬度,镀铬层硬度约为1100维氏硬度,故刮墨刀硬度宜在500~600维氏硬度。硬度过高易使印版滚筒产生纹路,影响产品质量,太低则耐磨性能差。 刮墨刀的形状有尖头刮刀和截面刮刀两种。常用的是截面刮刀。恒截面刮刀和印版之间接触面积保持不变,可保证前后印刷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软包装凹版印刷中易产生许多故障,如印品发花,无光泽;发生拖影,深浅不一;有刀线等.这些故障有可能来自薄膜自身,也有可能来自机械转动、操作人员技术、室内温湿度,其中大多数故障都与刮墨刀密切相关.所以说,正确选择、安装及使用刮墨刀,将会大大降低故障率.  相似文献   

8.
赛鲁迪在Drupa展出新型R960型无轴传动凹印机。该机采用印刷小推车,小推车可同时携带印版滚筒和供墨系统,更换迅速。刮墨刀组件可在滚珠轴套上滑动,还可向后翻转,便于更换刮墨刀,  相似文献   

9.
<正>四、印刷操作模块要求选手熟悉凹印生产过程及原理,掌握凹印机的特点及功能,具备正确设定印刷压力、印刷张力、烘箱温度等参数,正确操作凹印套准系统,正确判断并解决印刷故障,熟练应用印刷质量测量及控制仪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等技能。竞赛项目包括印版安装、刮墨刀安装、上机  相似文献   

10.
柔性版印刷是一种直接轮转印刷方法,使用具有弹性的凸起图像印版,印版粘固在可变重复长度的印版滚筒上;由一根雕刻了着墨孔的金属墨辊施墨;金属墨辊(网纹传墨辊)由另一根墨辊或刮墨刀控制输墨量;可将液体和脂状油墨转印到各种承印材料上。在该工艺中,印版的非印刷区不与承印物接触,绐印版上墨主要是由刮墨刀和陶瓷网纹辊协同完成的。柔印油墨与凹印油墨十分相似,粘性范围相同。对于某些承印物来说,两种油墨甚至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产过程当中,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印刷品中刮痕累累、严重影响了印刷质量,造成对包装装潢质量大打折扣,很无奈。要使问题得到解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解决。 1.刮刀的角度调整。造成墨层表面刮痕最为直接的原因就刮墨刀关系,刮墨刀的好坏与刮刀的质量有关,但最取决于刮刀的使用过程。刮刀角度一般为30°~60°度角之间为宜,角度过小刮墨点与转移点过近,刮墨刀与印版表面的接  相似文献   

12.
印刷油墨在刮墨刀的挤压作用下透过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的网孔漏印到承印材料上形成印刷图文,而透过的油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所用刮墨刀的影响(图1)。因此,全面了解刮墨刀的性能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刮墨刀对获得理想的印刷效果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本文对刮墨刀的性能和特点以及如何正确选用刮墨刀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从墨桶到印版的墨量自动调节,对保持柔印质量稳定、减少材料浪费、缩短准备时间以及提高产量都是至关重要的。腔式刮墨刀可以帮助印刷企业做到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初,腔式刮墨刀就已出现在柔印市场上,主要目的是为网纹辊提供闭环供墨,并使用反向刮墨刀精确测量辊面。由于墨斗是封闭的,因此油墨不会暴露在大气中,这样可以减少蒸发,  相似文献   

14.
刮墨刀的结构十分简单,这使得它在网版印刷中常常被忽视。但实际上刮墨刀在印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刮墨刀分为金属刀、橡塑刀和组合刀。本文将主要介绍金属刀、橡塑刀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柳剑 《印刷杂志》2004,(6):24-26
高速轮转凹版印刷的速度快、EPN纸路长,一旦出现故障,无论是停机调整或者是开机调整,造成的浪费都是惊人的。造成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受油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影响;其二,受印版与刮墨刀的润湿状况以及印版深浅变化的影响;其三,受纸张表面物理化学性能以及静电匀墨系统的  相似文献   

16.
在凹版印刷机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摩擦力中,凹版滚筒和刮墨刀之间的摩擦力对印刷效果和凹版耐印力影响很大。本研究从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分别对凹印机的振动对凹版滚筒和刮墨刀之间摩擦力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当振动发生时,凹版滚筒和刮墨刀之间摩擦力会减小,而摩擦力的减小会减少凹版的磨损,但是如果凹版滚筒和刮墨刀之间摩擦力过小,就会影响刮墨刀的刮墨效果,因此摩擦力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正印刷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合理保养是保证良好印刷质量的重要基础。比如,印版安装是否得当、操作是否规范等都会对印刷质量产生影响。下面,笔者将结合工作经验,以小森SM系列轮转机为例,浅谈凸版印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与大家共同分享。印版的固定与检查1.印版的固定固定在滚筒上的印版必须与滚筒充分接触,才能保证印刷压力均匀、印迹清晰、印版磨损减少,从而为印  相似文献   

18.
胶印过程中,印迹重影是一种常见故障,而故障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刚开始合压时印件出现重影,合压后正常印刷重影即消失,有可能是橡皮滚筒的橡皮布绷得不够紧,使印版与橡皮布产生相对位移造成的,首先绷紧橡皮布.而橡皮布对纸张或印版对橡皮布的压力过大,也容易引起橡皮布与纸张或印版与橡皮布之间的压印线滑移,这时需测量一下压力,调到适中,开机印刷即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凹版印刷的不断飞速发展,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印刷故障,已成为印刷界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笔者就印刷故障——刀线的产生以及解决对策,同读者一起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20.
塑料凹版印刷是近几年来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软包装及其他行业的印刷方式。但由于其选材的广泛性和印刷所采用的特殊方式使得在印刷过程中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而在出现的众多问题中,刀线往往是其中的“罪魁祸首”。在塑料凹版印刷过程中,若想完全避免刀线的出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于塑料凹版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但是,如果我们基本上掌握了刀线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做到预防在先,处理得当,那么就可以将其出现的几率降低到最小程度。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现将刀线出现的基本原因和解决措施分析如下,以供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