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黏合剂固化网络参数对推进剂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黏合剂预聚物分子结构,选择合适的固化剂、交联剂、扩链剂、增塑剂等固化网络结构因子,显著改善了PBT(3,3–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与四氢呋喃共聚醚)叠氮聚醚推进剂低温力学性能;–55℃时推进剂最大抗拉强度大于2.00 MPa,最大伸长率大于100.0%,T_g低于–60.00℃。  相似文献   

2.
以聚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PBAMO)为硬段,聚缩水甘油醚(GAP)为软段,采用一锅法扩链合成了含能聚氨酯黏合剂(GAP/PBAMO).实验中合成了不同硬段含量的黏合剂,并采用FT-IR、NMR、GPC、XRD、DSC和SEM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硬段质量分数为66.7%时,该热塑性黏合剂具有较好的耐热...  相似文献   

3.
BAMO/AMMO基ETPE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3-溴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BrMMO)为单体,聚合形成溴代聚醚.叠氮溴代聚醚为叠氮聚醚PAMMO;以3,3-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BAMO)为单体,直接开环聚合形成叠氮聚醚PBAMO.以四氢呋喃为溶剂,PBAMO为硬段预聚物,PAMMO为软段预聚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二异氰酸酯单体,丁二醇氨酯型齐聚醇为扩链剂,按照一步法溶液聚合工艺,制成了数均分子量在25000左右的含能热塑性弹性体(ETPE).ETPE具有可熔可溶的特点,室温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约为5MPa和400%.  相似文献   

4.
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为软段,1,4-丁二醇(BDO)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采用熔融预聚体法合成了GAP基含能热塑性弹性体(ETPE)。研究了扩链剂加料方式、催化剂用量、异氰酸酯指数、硬段含量等因素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台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表征了ETPE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恒速滴加扩链剂方法合成的ETPE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当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6‰,异氰酸酯指数(R)为0.98,硬段质量分数(Y)为35%时,热塑性弹性体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2 312,软化点为96℃,拉伸强度为14.52MPa,断裂伸长率为518.78%。  相似文献   

5.
以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均聚物(PBAMO)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为软段,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BAMO-GAP基含能热塑性弹性体(ETPE);采用FT-IR、NMR方法对ETPE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条件对ETPE的力学性能、相对分子质量、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软化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ETPE符合预期结构;异氰酸酯指数(R)大于1时生成交联体。n(PBAMO)∶n(GAP)为0.35∶0.65时,ETPE胶片的力学性能最佳;随着n(PBAMO+GAP)∶n(MDI)∶n(BDO)中BDO比例的增大,ETPE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提高,改善了胶片的力学性能,PBAMO相对含量的提高导致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软化点随n(PBAMO+GAP)∶n(MDI)∶n(BDO)中BDO所占比例、R值、n(PBAMO)∶n(GAP)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氟化硼.乙醚/1,4丁二醇作引发体系,利用阳离子开环共聚合的方法合成出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用FTIR、1HNMR和GPC对共聚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用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合成的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控、且分布窄,并具有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质。同时用Vyazovkin的非线性无模型函数方法研究其热分解动力学,得到叠氮基团的分解活化能约为150kJ/mol。三嵌段共聚物在叠氮基团分解之后形成了交联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叠氮黏合剂的力学性能及其与硝酸酯的相溶性,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法模拟计算了不同软段、硬段的叠氮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杨氏模量、内聚能密度及其与硝酸酯的溶度参数.结果表明,选用叠氮聚醚与四氢呋喃的共聚物为软段时,其力学性能明显得到改善;溶度参数的大小与力学性能优劣相反,即力学性能好的,其溶度参数值较小,叠氮黏合剂与硝酸酯的混溶性则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PDA)为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制备一系列PDA型PUR弹性体。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广角X射线衍射(WAX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分析和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等研究手段,研究硬段含量对其力学性能、微观形态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PDA型PUR弹性体的硬度、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拉伸永久变形和撕裂强度都增大,当硬段含量为40.1%时,弹性体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硬度(邵A)为88,拉伸强度为33.9 MPa,300%定伸应力为12.5 MPa,拉伸永久变形为31%,撕裂强度为90.3 k N/m;WAXD分析表明,弹性体为无定型结构;FTIR分析表明,硬段含量的增加使弹性体总的氢键化程度增加,微相分离程度改善;DSC测试表明,硬段含量的增加使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程度提高;TG和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表明,弹性体的热性能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硬段含量为40.1%时,弹性体的初始分解温度(失重5%的温度)和维卡软化点温度分别达到324.5℃和144.1℃,具有较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聚己内酯二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1,4-丁二醇(BDO)为原料,选取硬段(HDI+BDO)含量为30%~37%,合成一系列不同硬段含量的脂肪族热塑性聚氨酯(PUR-T)弹性体,将PUR-T与PVC进行共混,研究了PUR-T的硬段含量以及用量对PVC/PUR-T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共混物的耐低温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提高,PUR-T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而硬度和撕裂强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不同硬段含量的PUR-T与PVC共混后,其力学性能变化趋势基本与PUR-T的相同,当PUR-T硬段含量为32%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PUR-T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逐渐提升,其中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的变化最为明显。PUR-T与PVC共混后,损耗因子–温度曲线只存在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峰,说明两者有较好的相容性;PUR-T的加入使T_g峰向低温移动,并降低了共混物在低温下的储能和损耗模量,显著改善了PVC的耐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
TODI类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3'-二甲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与聚四氢呋喃(PTMG)、聚己内酯多元醇(PCL)合成了一系列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考察了不同聚合物多元醇、扩链剂以及硬段含量对弹性体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L体系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优于PTMG体系,其拉伸强度在120℃下保有率>90%;用3,3'...  相似文献   

11.
以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低聚物二元醇和1,4-丁二醇为原料合成PPDI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考察了软段种类和相对分子质量、硬段含量、R值(n(NCO)∶n(OH))等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与MDI型TPU的动态力学性能作比较.结果表明,聚ε-己内酯(PCL)体系TPU具有良好的性能,硬段含量和R值的提高均可...  相似文献   

12.
以环氧小桐子油(EJCO)、蔗糖、甘油、环氧丙烷(PO)为原料,三甲胺为催化剂,合成硬质聚氨酯(PU)泡沫用的聚醚多元醇(PPG);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EJCO和PO用量对PPG指标及Pu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的最佳合成条件为EJCO、蔗糖、甘油、三甲胺、PO质量分数分别为13.9%、14.0%、11.9%、0.4%和59.8%,第一步反应温度130~140℃,第二步反应温度110~120℃;合成的PPG在PU泡沫中进行应用,替代SP-4110A聚醚多元醇的质量从10份增加到40份,PU硬泡各项性能均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了TODI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合成工艺、软段种类、硬段含量、R值等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与MDI型TPU的动态力学性能作对比.结果表明,使用预聚体法工艺制备的聚ε-己内酯(PCL)型TPU具有良好性能,硬段含量和R值在一定范围内的提高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与MDI型TPU相比,高温下TODI型TPU储能...  相似文献   

14.
尚晓英  张洪伟 《工业催化》2014,22(9):715-718
在Al2O3载体上涂覆活性组分DMC11,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ZnO-Al2O3催化剂,采用间歇式催化剂评价装置考察催化剂活性组分涂覆量、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和n(甲醇)∶n(尿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焙烧温度700 ℃和活性组分涂覆质量分数50%~60%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堆积密度1.15 g·mL-1,比表面积85.3 m2·g-1,孔体积0.20 m3·g-1,孔径10 nm。在反应温度175 ℃、反应压力0.8 MPa和n(甲醇)∶n(尿素)≈35∶1条件下,碳酸二甲酯单程收率为15%。  相似文献   

15.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干法改性高岭土,配成母液,用此母液乳化中和后的聚氨酯预聚体,制得改性高岭土/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WPU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乳液粒径、胶膜力学性能、结晶性和热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乳液粒径随着改性高岭土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改性高岭土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水性聚氨酯胶膜的力学性能,当改性高岭土质量分数为1.6%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与纯聚氨酯胶膜相比提高了13%;X射线衍射法(XRD)分析结果显示,改性高岭土促进了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热重分析法(TG)、差示热重法(DTG)分析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胶膜热分解的起始温度无变化,硬段最高热失重温度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硬脂酸和油酸为改性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湿化学法对硬硼钙石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温度、改性时间、液固比及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硬硼钙石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RD、热重分析、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硬硼钙石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硬脂酸用量为5%(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75 min、改性温度为75 ℃、液固比(mL/g)为2∶1的条件下,改性产物性能最佳,活化指数达到99.45%;在油酸用量为5%(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50 min、改性温度为60 ℃、液固比(mL/g)为1∶1的条件下,改性硬硼钙石的活化指数达到68.30%。  相似文献   

17.
用碳酸氢钠(NaHCO3)、偶氮二甲酰胺(AC)及硬脂酸铅(PbSt)为原料制备吸放热复合发泡剂,通过差热与热重分析研究了发泡剂的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NaHCO3与AC之质量比为100∶20的发泡剂分解温度在170~188℃之间,且分解平稳,适合硬质PVC发泡材料加工。PbSt含量超过10%会影响发泡剂的分解率。用自制的吸-放热复合发泡剂用于硬质PVC挤出制备发泡材料,其密度可达约0.8g/cm3,且发泡材料泡孔细密均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包结络合法以β-环糊精为壁材,对茉莉香精进行微胶囊化工艺处理,赋予其缓释性,经试验获得最佳包结条件为:β-CD与茉莉香精的质量比为10∶3,β-CD的溶解温度80℃,包结温度为50℃,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w(β-CD)、20%,pH值7.0。采用此工艺条件,可制得包埋率较高的微胶囊香精、  相似文献   

19.
以四氟硼酸锂和无水草酸在助剂四氯化硅作用下制备LiBF2(C2O4),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比及析晶溶剂二氯甲烷与浓缩产品质量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产品结果利用FTIR和TG进行了确认。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0 ℃、反应时间为4 h、反应物料比为1∶0.9、析晶溶剂与浓缩产品质量比为50∶1、析晶溶剂为二氯甲烷时,反应收率为98.3%。电解液体系中添加LiBF2(C2O4)后能有效改善电池的常温循环性能和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20.
无溶剂加成型有机硅耐高温树脂的合成及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在适量的无水乙醇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共水解、缩聚的方法合成了性能优异的无溶剂加成型有机硅耐高温树脂,并用自制的活性稀释剂乙烯基硅油调节固含量,优化了工艺条件,控制有机基团与硅原子的物质的量比和苯基基团与有机基团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3和0.4,当水解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 h时可合成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硅树脂。采用热重分析表征了硅树脂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无溶剂甲基苯基硅树脂在N2气氛下的热失重主要是由主链降解引起的,当温度达到350℃时热失重仅为2.4%,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