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0Cr12Mn5Ni4Mo3Al不锈钢自锁螺母在服役过程中出现开裂。对开裂螺母进行了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观察、表面能谱分析、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与测试等。结果表明:该螺母开裂原因为应力腐蚀开裂(SCC)。裂纹起源于法兰面与螺母体交接处,螺母体与法兰面呈直角此处易积液,螺母表面处理方式为钝化和涂MoS2,其耐蚀能较差。在腐蚀性潮湿大气环境中,干湿交替作用下螺母产生局部腐蚀点,在腐蚀点处萌生裂纹,裂纹在螺母圆周切向拉应力作用下扩展直至螺母开裂。  相似文献   

2.
采用宏观、微观断口、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手段,对液压油缸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压油缸的开裂形式为早期疲劳开裂,疲劳源位于油缸表面焊点处,由于焊点的冷却速度过快,局部形成了马氏体。裂纹源处经过反复摩擦形成白亮区,裂纹从焊点白亮区处沿油缸纵向迅速向两侧扩展。由于母材原始组织不均匀,呈现混晶、带状组织,促进了裂纹的快速扩展,最后造成液压油缸开裂。  相似文献   

3.
溴化锂中央空调换热管泄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详细研究了中央空调机组吸收器使用TP2磷脱氧紫铜换热管开裂泄漏的原因.结果表明,紫铜管上的裂纹是应力腐蚀裂纹.裂纹是在紫铜管表面的残余应力和含氧溴化锂溶液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含氧条件下,溴离子会引起点蚀而促进应力腐蚀开裂.验证试验再现了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根据美国NACE标准研究了17-4PH钢在酸性H2S水溶液中的抗氢致开裂(HIC)和应力腐蚀开裂(SCC)的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裂纹及组织形貌,并结合理论分析了材料的氢致开裂与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结果表明:17-4PH钢在标准NACE试验溶液中会产生氢致裂纹,试样内部微裂纹主要在晶界、夹杂等缺陷处成核并扩展;标准C型环试样在0.8σs的恒应力作用下,浸泡于饱和硫化氢溶液中,720h内3组试样均发生断裂,表明其SCC敏感性较大,试样的宏观裂纹由边缘向内部扩展;扫描电镜结果显示,SCC断口有明显的脆性断裂(解理断口)特征,应力腐蚀开裂是由HIC引起,且裂纹扩展形式多为穿晶型。  相似文献   

5.
飞机水平安定面后梁裂纹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飞机在500h定检时发现水平安定面后梁中段左下部存在裂纹。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检测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后梁的裂纹性质及萌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梁裂纹性质为应力腐蚀裂纹,裂纹断口上存在大量呈泥纹花样的氧化物和氯化物腐蚀产物;后梁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阳极氧化膜受到破坏,LD5铝合金基体在海洋性气候中的Cl-以及工作拉应力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应力腐蚀开裂;对铝合金应力腐蚀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讨论,为预防同类材料发生应力腐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H62制紧固座在装配线上发现裂纹,为研究裂纹产生的原因和机理,采用金相、化学、断口扫描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裂纹及其断口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调查发现:零件生产时正值南方高温闷热潮湿的季节,零件冲压成型后放置了3个月时间,应力未得到及时消除。零件在残余应力及南方潮湿的大气环境共同作用下产生应力腐蚀开裂。本研究通过对裂纹宏观现象及微观机理的分析,得出了裂纹产生的原因:零件在残余拉应力及潮湿的大气、O2及CO2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应力腐蚀。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悬臂弯曲预裂纹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和紧凑拉伸试样恒载荷法测定了50Mn18Cr40WN奥氏体钢在含C1-和NO3-的水溶液中应力腐蚀以及电解充氢条件下氢致开裂的门槛值,并对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的裂纹走向与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50Mn18Cr4WN钢在含C1-和NO3-的水溶液中均能产生应力腐蚀开裂,且在含NO3-的水溶液中比在含C1-的水溶液中应力腐蚀敏感性大.在电解充氢条件下,50Mn18Cr4WN钢也能产生氢致开裂.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宏微观形貌观察以及金相组织检验等方法,对液压壳体的开裂性质和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液压壳体的开裂性质为应力腐蚀开裂。液压壳体的开裂原因是开裂处孔壁设计不符合堵头安装标准,导致堵头压入后,孔壁较薄处发生应力集中,薄壁处产生较大拉应力。同时,液压壳体在海洋环境中工作,受到氯、硫等腐蚀性元素的腐蚀作用,从而导致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9.
通过裂纹形貌、相邻碳钢管腐蚀形态的宏观检查、材料理化分析、金相分析、断口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能谱分析、冷却水腐蚀性阴离子分析等方法,对立式换热器不锈钢换热管环向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裂纹源于换热管外壁,裂纹形貌和断口形貌有应力腐蚀特征,而管外冷却水有较高浓度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且开裂区局部氧含量较高。分析认为该换热管开裂的原因是应力腐蚀。  相似文献   

10.
对Inconel718合金件在使用过程中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件在服役过程中主要受冷热应力与O、S元素的影响,过渡区域的棱边为应力集中区域,在热应力作用下为最容易破坏的位置。合金在服役过程中O和S扩散进基体,产生了氧化及硫化作用,使基体产生了氧化物和硫化物产物的的U型凹坑,加剧了应力集中区域的缺口敏感性,从而在冷热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纹。裂纹的产生更易于O、S等有害元素向基体扩散,在应力作用下促使裂纹进一步扩展。在腐蚀、动态应力开裂、再腐蚀、冷热应力的作用下裂纹进一步扩展,是导致合金件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分析,对5083铝合金焊缝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出预防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母材质量不稳定,造成部分母材及焊接接头熔合线部位在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下,出现腐蚀现象,产生腐蚀坑;熔合线处腐蚀坑在拉应力作用下发生裂纹,产生非过载的损伤型断口。提高母材质量后,将接头进行焊后去应力处理,未发生腐蚀现象,未发现接头裂纹。  相似文献   

12.
飞机氧气导管2A12铝合金外套螺母在服役过程中出现裂纹。通过外观观察、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组织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外套螺母裂纹的产生环节和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套螺母裂纹为应力腐蚀所致,裂纹呈分叉状,断口具有泥纹花样的腐蚀产物;应力腐蚀裂纹主要应力来源为外套螺母在装配连接过程中产生的周向应力;应力腐蚀裂纹源头主要出现在外套螺母的螺纹前几扣和端面部位;端面变形磨损或螺纹配合磨损引起局部膜层损伤和抗腐蚀能力下降,是导致该处成为应力腐蚀裂纹源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镜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镀锌钢板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锌钢板开裂是由于钢板折弯区较厚的镀锌层,在钢板残余应力及潮湿空气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早期产生应力腐蚀开裂,并且裂纹向基材内延伸扩展。  相似文献   

14.
微动开关的弹簧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对弹簧片进行了裂纹形貌观察、能谱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和硬度检测,并对完好弹簧片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弹簧片裂纹为应力腐蚀开裂;造成弹簧片应力腐蚀开裂的腐蚀介质来源于微动开关长接触片及传感器插座焊点部位残留的氯化铵钎剂。通过采用氯化锌+甘油替代含氯化铵的钎剂,弹簧片的应力腐蚀开裂得到了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飞机水平安定面后梁中段裂纹和腐蚀问题,结合产品设计及制造工艺,采用断口显微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检测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该段裂纹形成的原因。结果发现:后梁中段裂纹性质为应力腐蚀裂纹,裂纹断口上存在的氯化物和硫化物为主的腐蚀产物;后梁中段在制造过程中表面防护层均有不同程度破损,LD5合金在富含Cl-的环境中经残余应力及工作应力的综合作用产生了应力腐蚀开裂。针对产生裂纹和腐蚀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使该型飞机水平安定面后梁中段连接和防护状态更趋完善,保障机体寿命。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堵头经使用5年后出现严重的穿透性裂纹,通过裂纹面断口分析、裂纹剖面金相检验、显微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堵头裂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堵头裂纹属于应力腐蚀裂纹,堵头外表面介质环境存在较多含硫酸根等应力腐蚀敏感的离子是导致不锈钢堵头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堵头经使用5年后出现严重的穿透性裂纹,通过裂纹面断口分析、裂纹剖面金相检验、显微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堵头裂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堵头裂纹属于应力腐蚀裂纹,堵头外表面介质环境存在较多含硫酸根等应力腐蚀敏感的离子是导致不锈钢堵头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研究新型含钪2124铝合金两种不同取向试样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并对裂纹尖端形貌和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铝合金在应力腐蚀时首先发生阳极溶解,裂纹尖端晶界处大量聚集的腐蚀产物产生的楔入力和外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促使预制裂纹在腐蚀介质中进一步沿晶界向纵深方向扩展;两种取向试样在全浸腐蚀时均发生明显的晶间腐蚀,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得到了不同取向试样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规律及应力腐蚀强度因子门槛值,并探讨取向对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某石化公司化肥厂尿素装置的CO2汽提塔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其衬里、分布管及换热列管上均发现有大量的裂纹和腐蚀坑缺陷。该设备材质为Safurex双相钢,通过宏观检查、金相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硬度测试及腐蚀产物成分分析等方法,确定导致该设备产生大量裂纹性缺陷的原因是双相钢材料在局部无氧条件下,受介质中含有的MDEA、硫离子、氰酸根离子的作用产生的具有选择性腐蚀特征的氢致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20.
不锈钢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倍受重视,在众多工业领域内被广泛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腐蚀环境和应力的共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点蚀或裂纹,导致服役性能下降,甚至引发各类安全事故.所以,应力条件下不锈钢的腐蚀行为一直是不锈钢材料腐蚀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部分代表性的不锈钢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局部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主要总结与讨论了弹性应力、塑性应力以及残余应力对不锈钢点蚀及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规律.弹性应力如何影响不锈钢点蚀与腐蚀开裂还不是特别清楚,一般认为弹性拉应力会促进点蚀的萌生,使点蚀坑内产生应力集中,促进腐蚀扩展,但也发现了较小弹性拉应力会抑制点蚀的情况,而且机理也尚不明确,并且弹性压应力到底是促进还是抑制点蚀萌生也尚未达成一致.塑性应力对不锈钢局部腐蚀的影响机理已经比较明确,塑性应力会导致位错的产生,从而促进点蚀和裂纹的生长.残余拉应力会促进不锈钢点蚀和裂纹的生长,但残余压应力却能够有效抑制不锈钢点蚀和裂纹的生长.因此,在较低至中等弹性应力下的不锈钢局部腐蚀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应该加强研究,而对于塑性应力与残余应力,则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下不锈钢局部腐蚀行为的各阶段特征和断裂临期特征,以期精确进行腐蚀断裂风险的评估和解决寿命评估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