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lanning》2014,(5)
为了控制系统短路电流,上海电网实施500kV/220kV电网解环运行,并形成以围绕500kV变电站为中心的若干个分区电网。分析了影响分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从分区电网规模、分区电网动态无功配置和分区联络等角度,提出了提高分区电网供电安全的3条措施:一是根据上海500kV电网短路电流水平,合理控制分区电网规模以及分区电网内电源装机容量,以适应上海电网发展需要;二是加强现有设备运行管理的同时,有计划地配置动态无功电源,提高电网电压稳定水平;三是加快分区联络通道的建设,增强事故支援能力,合理安排相邻供电分区的重叠供电范围,提升上海电网的双电源供电级别,提高分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431-433
针对电网双侧电源双T接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双侧电源链式接线作为66 kV电网新的目标网架型式。以长春地区66 kV电网网架为例,考虑到已建成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T"和"链-T"两种过渡方案,以缓解目前电网运行中的压力。所提方案具备良好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在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能显著提升网架供电能力,可供电网规划及发展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的供电需求以及质量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系统的供电难度。电力的有效调度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电网安全运行能力。在实际的电力调度过程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很可能出现许多安全性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结合当前电力调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安全问题,探索如何有效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10千伏配电网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供电能力不足、网架结构薄弱、电网建设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开展配电网的各项工作,保证电网改造建设的合理性以及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供电质量。本文通过对电网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说明,充分阐述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模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住宅小区用电水平及变压器容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树蘅 《建筑电气》1999,18(3):18-21
概述南钢生活区供电网络的改造,目前生活区电网的运行现状,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居民小区供电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6):701-706
目前,国内对农村网架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接线模式,不能体现农村不同区域属性条件下变电站的供电结构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型的设计经验,提出了农村中压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对农网供电模型进行定义并分析其构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分区加权Voronoi图对农网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实现农网的分区供电;采用最小生成树(MST)生成农村中压配电网的供电架构和结合接线模式,构建适合农村地区的、系列化、差异化供电模型。通过对农网供电模型扩展的进一步研究,为农村电网建设与配电网改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3)
针对现行《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称《导则》)中给出的容载比计算公式并未指明式中各参数的取值依据,且对于负荷分散且发展不平衡地区也未给出分区容载比计算具体方法的问题,提出了1种分区计算容载比的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区电网按照实际负荷地理分布图进行区域划分,在其基础上,对已划分区域再按电压等级分为多个小区。各小区的容载比按修正的电网整体容载比计算方法获得,并依据变压器标准容量对其进行修正,最后采用专家系统对各小区容载比进行综合,以确定整个地区各个电压等级的容载比。以北京市怀柔区35~110kV配电网为例,说明了结合地区典型特点对容载比实施分区计算的必要性。分区计算结果表明:与当地的电网现状相吻合,可以更好地指导配电网规划建设,对负荷分散且负荷发展不平衡地区电网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城市暴雨洪涝灾害日益严重,设计良好的排水管网则是缓解城市洪涝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但目前排水管网一般采用经验方法进行设计,不仅设计成本较高,而且管网排水能力有限。基于此,利用程序将SWMM模型嵌入粒子群算法寻优过程,以管道溢流量最小为目标,并以经济成本和水力特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同时,为了克服粒子群算法最优解波动较大和计算效率较低问题,通过耦合Kriging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代理模型辅助粒子群算法的排水管网优化设计方法。以西安市某排水分区为例进行验证,并与常规的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实现洪涝缓解效果的最大化,相比于规划设计方法,管道溢流量降低了33.35%。此外,与标准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果相比,平均计算时间减少了27.56%,且优化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邓邠 《云南建材》2011,(17):188-189
10kV城市配电网是整个电网中规模最大、涉及面积最广的部分,10kV配电网已成为电力系统供电能力、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等重要指标的最终体现。随着配电网建设的逐步升级和加强,其结构日趋成熟,但也愈加庞大复杂。电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故障的影响而导致停电,影响社会生活生产,甚至可导致危害国家安全的重大事故。本文对影响10kV配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4):407-409
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保障用户供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的终端部分。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大配电网规划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广大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县城电网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域支撑和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亟需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县城电网。分析了县域电网供电可靠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措施,归纳总结了分析结论,可为各地电网建设与改造,提升县城电网供电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9):40-45
目的:比较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外周白细胞(WBC)在吸入性肺炎患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的124例患者,根据入院情况分为有误吸组(72例)与无误吸组(52例),全部检测其入院时的PCT、CRP及外周WBC水平。有误吸组全部做痰细菌培养,连续3 d,根据药敏结果将72例患者分为有误吸痰培养阳性组及有误吸痰培养阴性组。另选取有误吸组中确诊为吸入性肺炎50例,在其抗菌治疗过程中动态(抗菌治疗1、3、5、7 d后)检测其PCT、CRP及外周WBC水平并比较。结果:有误吸组的PCT、CRP水平分别为(14.30±2.30)ng/mL、(96.20±35.70)mg/L,均明显高于无误吸组的(0.56±0.23)ng/mL、(40.70±18.6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外周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误吸痰培养阳性组及有误吸组痰培养阴性组的PCT、CRP及外周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确诊吸入性肺炎患者,在治疗第3天PCT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RP、外周WBC在治疗的第5天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较CRP、外周WBC在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早期发现、及时评价疗效中更有优势,更能指导临床医师及早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232-234
目的:观察参桂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9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参桂胶囊大剂量组(15只)、中剂量组(15只)、小剂量组(15只),阿司匹林组(15只),阿司匹林与参桂胶囊联合用药组(15只)。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各组血栓中蛋白质含量。结果:空白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参桂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之间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参桂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蛋白质含量与阿司匹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阿司匹林组与参桂胶囊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参桂胶囊具有明确的抑制体内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最大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临床常用量的抗栓作用相当。参桂胶囊与阿司匹林之间无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5):35-37
目的:探讨胆清胶囊中牛胆汁和凤尾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胆清胶囊中牛胆汁和凤尾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6):24-26
目的:建立扶正平消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基于药典中单味药材的薄层方法进行优化,对组方中2味君药黄芪、龙胆,1味臣药浙贝母,1味毒性药材狼毒进行鉴别。结果:组方中4味药材的薄层鉴别显示,供试品斑点清晰,与对照品位置一致,可纳入新的质量标准。结论:研究建立的扶正平消胶囊薄层鉴别方法,简便可行,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110-111
新疆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发育一类特殊的薄层底水型油藏,其特点是油层厚度薄,构造幅度低,底水能量大,利用水平井开采,表现出无水采油期短、含水率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大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水平井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摩擦压力损失的水平井井筒模型,明确了摩擦压力损失对水平井的压力分布以及水平段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水平井底水锥进的水脊特征,判断了水平井出水位置,提出了封堵出水井段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确定了水平井合理产液量,从而达到抑制底水快速锥进,减小压力损失,降低含水率上升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8):1099-1101
目的:探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为36.8%,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3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39.47%,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47.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5.26%,对照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8.95%,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52.6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体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2)
目的制定慢支胶囊中柚皮苷的含量测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慢支胶囊中柚皮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4.6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为283 nm。并对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等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柚皮苷在0.1952~1.95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466×106X+8.342×103,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8%,柚皮苷含量为15.05 mg/g。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可作为慢支胶囊中柚皮苷的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8):70-73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治疗颅内结核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科收治的临床诊断明确的脑结核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3HRZEV/15HRE)抗结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各脑脊液指标水平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葡萄糖含量、蛋白定量和白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葡萄糖含量均高于治疗前,蛋白定量和白细胞数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葡萄糖含量较对照组更高,蛋白定量和白细胞数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INF-γ、IL-1、IL-6水平以及蛋白定量和白细胞数,提高葡萄糖含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14):44-46
作业的趣味化设计不仅要紧跟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体来说,作业设计不仅要把握好度,以减轻负担,体现其趣味性,还要注重设计的人文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要注重设计的多样化、层次化、综合化、生活化和策略化,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5)
目的建立安神解郁胶囊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酸枣仁、丹参、黄连、石菖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 nertsil ODS-SP(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漂移管温度为40℃,空气压力为340 kPa,检测器为蒸发光检测器。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HPLC法测得酸枣仁皂苷A和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6~10.320μg/mL(r=0.999 6)、0.248~4.970μg/mL(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40%(RSD=1.20%)、95.97%(RSD=1.70%)。结论 TLC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