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双王金矿床含金角砾岩带赋存于秦岭泥盆系星红铺组地层中,地质特征独特,金矿化主要产于角砾岩的含铁白云石-黄铁矿胶结物中。通过对双王金矿床角砾岩带外围进行地质勘查,在角砾岩带南部发现了新类型微细浸染型KT8-1金矿体,金矿化与石英脉、黄铁矿关系密切。为了进一步分析双王金矿床的找矿前景,对矿床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等综合研究,对比分析凤太金、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带内超大型的典型金矿床为八卦庙金矿床、双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提出双王金矿床成矿(分带)模式,总结了矿床成因,建立了找矿模型,初步确认角砾岩上下盘围岩中,尤其是KT8-1金矿体深边部具有非常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自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山东省在金矿深部找矿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山东省新增查明金资源量2080t,其中90%以上分布于莱州—招远整装勘查区,主要位于500m以下的深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3年来,莱州—招远整装勘查区新发现5个世界级金矿床,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区,累计查明金矿资源量3400t,实现了整装勘查  相似文献   

3.
付贵平  张亚超  宋军 《甘肃冶金》2022,44(1):112-115
甘肃省文县边地坪金矿位于阳山-石鸡坝金矿成矿带的西延部位,是金矿矿区.通过地质勘查已发现2条金矿体,其中Ⅰ号金矿体初具规模.总结了边地坪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前景,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潜力较大,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4.
汶博  张革利  刘萍 《甘肃冶金》2014,(1):74-76,85
陕西省太白县东沟金-多金属矿区位于凤太矿田东南部,双王大型金矿床之南东约6 km处,是金铅锌多金属矿矿区。经地质勘查已发现PbZn、Cu、Au矿(化)体共5条,其中Ⅱ号金矿体、Ⅲ号铅锌矿(化)体、Ⅴ号铜铅锌矿(化蚀变)体初具规模。本文总结了东沟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前景,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潜力较大,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集安市米架子金矿区,自20世纪70年代~2012年前多家地勘单位在该区进行地质勘查工作,但一直处于找矿"无果"的状况。2013年秋季,我队派项目组在区内进行地质找矿工作,发现了Ⅲ-1号金矿体,为米架子金矿床的发现打开了"突破口",截止2019年末,区内共发现21条金银及多金属矿体,估算黄金金属量10余吨,尚有多条金矿积极线索未经工程验证,该区远景储量有望达到大型金矿。  相似文献   

6.
唐家湾金矿位于南秦岭晚古生代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的八方山-八卦庙矿集区东部的沈家湾-唐家湾金成矿带东端,经过近年来的地质找矿勘查,发现了三条含金蚀变带,3条编号的金矿体,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在总结研究金矿化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地层岩性、构造、围岩蚀变等方面总结了金矿的成矿规律,供下一步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平 《黄金》2002,23(10):6-9
八卦庙金矿是产于秦岭泥盆系地层中的超大型金矿床,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晚泥盆世的热水沉积作用形成初始层状矿体或矿源层;海西-印支期的脆-韧性剪切作用控制着金的成矿过程并形成金矿体的主体;燕山期的岩浆气液对金矿的再次叠加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因而具有多期次复合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8.
吴文堂 《甘肃冶金》2014,(6):97-102
在成因上,八卦庙金矿床是一受封闭构造环境控制的NWW向脆-韧性剪切带与NE向节理密集带相交控制的特大型金矿床,并与二元热力事件密切相关的热水沉积-岩浆再造型金矿。本文详细从沉积环境、构造、成矿热液和岩浆活动等几方面作了综述,并结合野外工作实践,总结了"八卦庙式"金矿的成因类型和找矿标志,提出金矿预测的原则和靶区。  相似文献   

9.
胶东金矿集区深部找矿重要进展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4 500余吨。通过全面梳理并总结胶东矿集区深部找矿成果,从典型矿床空间分布、控矿要素、矿床类型及规模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胶东金矿集中区的主要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该区深部找矿工作。研究表明,三山岛和焦家金矿均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巨型金矿床,近年来在三山岛北部海域一次性提交金资源量470 t,在焦家成矿带的曲家、东季-南吕、南吕-欣木、朱郭李家、焦家深部和新城深部等矿段提交的金资源量均超过100 t,在纱岭矿段提交金资源量389 t。焦家和三山岛2个巨型金矿床分别沿2条大致平行的焦家和三山岛断裂的对应位置分布,相向而倾,金矿体表现为“阶梯式”分布规律,现已揭露2个成矿台阶,断裂走向的拐弯部位和菱形格状断裂交会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在玲珑金矿田,近年来主要沿破头青断裂和九曲断裂探明破碎带蚀变岩型深部金资源储量逾500 t,致使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明显超过了石英脉型金矿,从而改变了该矿田的矿床类型格局,矿化分布总体表现为“上有蚀变岩(主断裂带中)、下有石英脉(主断裂下盘)”的特征。在栖霞金矿田,拓展了沿主要断裂带开展深部找矿的新方向,在台前-陡崖断裂的栖霞笏山村探明了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在蓬家夼金矿田开展的深部找矿发现了资源量近70 t的牟平辽上深部金矿床,控矿断裂呈铲式阶梯状和舒缓波状展布,矿体产于断裂深部倾角明显变缓处,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与胶东其他金矿床不同,主要为碳酸盐脉型金矿石,被命名为“辽上式”金矿。胶东地区深部找矿成果表明,其深部找矿潜力依然巨大,重点找矿方向有胶西北3条主要成矿带深部、栖霞金矿田和蓬家夼金矿田深部及三山岛北部海域,而在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的深部空间找矿潜力不大。经初步推测,胶东3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不少于6 000 t,5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将会超过10 000 t。  相似文献   

10.
沈家湾金矿位于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的陕西凤太矿田之八方山-八卦庙矿集区南部,区内褶皱、断裂发育,且已发现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具有良好的形成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沈家湾金矿的主要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其找矿标志,为本区开展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陕西凤县柴蚂金矿1、2号金矿的矿体特征,归纳了金矿体的产出规律,认为在八卦庙外围如果仍然按照以前的大间距、大网度探矿方法控制矿体、矿化体,很可能会漏掉矿体,并对该类金矿探矿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礼县大埝下金矿是礼(县)-岷(县)金矿集中区东段新发现的金矿床,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对于陇南-天水地区或其他具有类似地质情况地区的找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矿床与中川花岗杂岩体的空间距离、控矿断裂特征、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和现有勘查程度进行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与中川花岗岩体有关,将中川岩体的成矿范围向外拓展了3 km。现有矿体在走向(平面)和倾向(剖面)上都有发展前景,特别是矿体的南西端,矿体厚度大,深部揭露很不充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投入较大工作量,采用钻探与硐探相结合的手段,扩大现有矿床规模。现有矿体属于品位低、规模大的氧化矿体,适合采用大规模机械化露天开采。  相似文献   

13.
羊里尾沟金矿位于西倾山—南秦岭陆缘裂谷带西段的白龙江复背斜北翼,尖尼—刀扎—洛大—憨班区域断裂带上,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勘查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区内出露古—中生代地层,金矿体主要赋存于石炭纪益哇沟组地层中。勘查区构造复杂,矿体受断裂控制明显。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成分、控矿因素等的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位于滇黔桂“金三角”灰家堡矿集区东段的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是成矿预测的成功范例,二度空间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从成矿构造背景、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地质特征、同位素组成、包裹体特征、矿石矿物组合、热液蚀变、矿床(体)空间分带等方面建立了水银洞层控卡林型金矿矿床模型,总结了找矿标志,对于此类金矿找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姚家岭锌多金属矿床是在铜陵矿集区内大型铅锌银金铜多金属矿床,矿床特征非常复杂。已完成的勘探工作对整个矿床的构造格架和已发现矿体的赋存规律尚未厘定清楚,对成矿模式的研究程度不够,矿体的圈连方式存在多解性。本文利用对普查、详查、勘探阶段的岩心复查及资料梳理结果,结合目前开展的姚家岭矿体坑探验证成果,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因素的分析,提出姚家岭矿床为三位一体和多层楼模式矽卡岩矿床。  相似文献   

16.
砂宝斯金矿床位于额尔古纳隆起的北东端,上黑龙江断陷盆地的边缘,为得尔布干成矿带东北段的老沟一二根河成矿带。砂宝斯金矿床圈定工业矿体5条,金矿化体均赋存于侏罗系中统二十二站组(J2er)地层中,受SN和NNW 向断裂控制。矿石自然类型为蚀变砂岩型金矿石,蚀变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金品位1.00×10-6-19.57×10-6。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Ⅱ一1号矿体的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7.
白云金矿是辽东青城子矿田的一处大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辽河群盖县组碎屑岩中,受白云EW向断裂控制。构建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总结找矿预测标志,有助于开展深部及矿区外围的找矿预测。通过对白云金矿床不同中段微量元素与烃类组分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矿体周围的异常展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该矿床原生晕分带序列为:Hg、烃类(前缘晕)→As、Sb(矿头晕)→Au、Ag、Cu、Pb、Zn(近矿晕)→Co、Ni、Mo、Bi、Mn(尾晕)。研究表明,白云金矿床向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空间,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对区域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